中国农村网 > 家长里短

脑瘫男生获美国名校全奖 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018-03-05 09:42: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莫天池还在等待其他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春天对他而言,格外温暖。

  几天前,去年从中南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小莫,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全额奖学金。此前,他还获得新泽西理工学院信息系统专业的博士全额奖学金,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因出生时医疗事故罹患脑性瘫痪,莫天池先天性运动神经受损,不能独立站立行走,有肢体动作时就会发生痉挛,包括吞咽和说话。从小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并最终赢得多所世界名校的橄榄枝。

  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凡。

  第59个“学生”

  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莫天池,出生第7天,便成了脑瘫儿。医生曾断言,他很可能有智力障碍。母亲祁彦只好全职照顾他。

  可祸不单行,莫天池的父亲莫小红因公司破产,也没了工作,一家三口只靠低保度日。最难的时候,一个星期全家的伙食只有一棵大白菜,吃完这顿愁下顿。

  虽然有亲戚接济,夫妻俩仍把全部的收入和精力都投入到莫天池身上,一有钱就拿去做治疗。作为母亲的祁彦几乎很少能离开孩子,没有自我时间,日日操劳。

  为了启发孩子的智力,莫小红找了一些汉字,尝试教8个月大的莫天池认字。“从医院回家,我就教了他工人、农民之类的几个字,认了一个星期。他不会说,但会指。我找个别的字考他,这是‘工人’的‘工’吗?他摇摇头,就自己把‘工’字找出来。那时候,我就觉得孩子脑子没问题。”在父母悉心的教导下,一岁半的莫天池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认识了2500个汉字。

  莫天池告诉记者,儿时父母对他讲的那些故事,带他认字看书,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至今仍历历在目,给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鼓励。

  到了上学年纪,父亲莫小红又犹豫了,他怕孩子被欺负,怕同学听不懂莫天池说话而无法交流。

  然而,童年的莫天池却极其渴望朋友。夫妻俩作出决定,“他必须上学。希望他和外界能有接触,能有朋友”。7岁的莫天池,便被爸爸妈妈或抱或背,带进了小学课堂。而祁彦也开始了她漫长的陪读生涯。

  上学早晚接送、课间还要管儿子上厕所的祁彦也成了儿子班上的一员。祁彦说,儿子班上有58个学生,加上自己就是59个,“他们毕业照上都有我”。

  让父母意外的是,莫天池在学校收获了无数的善意:“一开始上学的时候,其他同学对莫天池就像对一个小宠物一样,摸摸他的头,摸摸他的脸,亲亲他。”

  上了初高中,莫天池感受到的也都是身边人的帮助。“一开始考完试,大家说,哎呀这孩子成绩还挺好的,都很尊重他,老师对他特别好。”祁彦说,“上天是公平的,关了所有的门,开了一扇窗,而且这扇窗是面朝阳光的。”

  天才?其实只比别人少睡一点

  莫天池说话书写甚至连吞咽等简单的机体功能都有严重的障碍,每一次书写,由于手指痉挛,指甲嵌入和手指挤压,手指间会渗出淡淡的血迹;书写速度更不及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与他的天生劣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超乎常人的“学业成绩”。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初中毕业,他以10A的成绩被保送湖南师大附中;高考,他又以604分的成绩被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录取;而在中南大学的本科阶段,他的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列,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内的各级各项奖学金多达9次;本科毕业,他被保送至本院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复试中排名年级第一。

  “他是个普通的孩子,他的成绩来自他加倍的努力。”父亲莫小红一路伴随儿子成长,最清楚外人称赞的“天才”儿子所付出的努力——他每晚都会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由于行走受限,他需要花更多时间在上课路上,但不管有多苦多累,他都会按时到校上课。在他的宿舍墙壁上,最显眼的就是各种单词词汇表。

  “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学习。”祁彦说,从2015年年初准备托福考试开始,儿子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1~12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让他落下颈椎病。

  为方便父母照顾莫天池,中南大学特意给他们一家安排了单独的寝室。寝室里有一辆位置固定的单车,莫天池几乎每天都要骑上单车锻炼身体。

  从大二起,他以组长的身份开始带领同学搞科研,一共完成3个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大学生”。他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入选2014、2015年度的亚太服务计算大会(APSCC);是唯一一位获得与“互联网之父”图灵奖得主温顿·瑟夫先生交流机会的获奖学生。

  对于别人的赞叹,莫天池谦虚地否认“天才”和“奇迹”的说法:“我觉得这不是奇迹,我对任何事情都很认真,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所以需要加倍努力。”

  杀死 GRE

  “我是个很普通的人,每一个学生需要经历的痛苦我都需要经历,只是我的身体和别人不太一样,需要经历的痛苦更多。”对外界议论的“脑瘫天才”称呼,莫天池不以为然。他认为学业的成功是以勤奋为基础,“我刚备考托福的时候,听力是30分,我只有17分。老师就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严格按老师说的做了3个月。除非有朋友叫我出去玩,否则我每天都练习。”坚持了3个月之后,由于每天戴着耳机,莫天池的耳朵都被刮伤了,但他最终拿到了想要的满分。

  莫天池说,他如此努力是不想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也是他性格使然,“长沙话里有个词叫‘霸蛮’,我就是这样,即使知道这事可能做不成,也要走到底,我觉得做人应该这样。”

  父亲莫小红记得,莫天池在大学本科二年级主笔撰写、后来发表于CSCD核心源刊的论文《基于树状语料库的中文短语相似度计算》,付出了多少心血。

  “选择这一题材时,他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不全面,为此,他花费大量的时间钻研资料,反复论证,这篇论文前后几乎花了他1年多时间。”莫小红说,莫天池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他只要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去。

  这也成为莫天池的同学朋友们最钦佩他的地方。陈力是中南大学软件学院研二的学生,他评价:“莫天池是一个始终对学业有坚持有目标的行动派。”

  随着AlphaGo的成功,人工智能技术焕发出了无限的魅力,也让莫天池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他说:“我想去美国学习人工智能与医疗系统的融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生活便利。”“虽然我知道准备出国留学的过程会特别的辛苦。书写的时候,我的手指痉挛经常被笔磨到红肿,但总觉得不能一辈子待在自己的安全区,要去接触一些更有挑战的任务。”

  2015年,毕业在即的莫天池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并在爸爸的陪同下赴香港参加特殊安排的托福考试。

  莫天池知道,自己参加一次考试特别不容易,所以必须全身心投入准备。“听力是最难的,我每天花5个小时反复听抄,长时间戴耳机导致耳朵脱皮、出血。托福搞定了,就要马上开始准备GRE考试,感觉跟高考的学习强度差不多了,长沙新东方和前途出国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指导。”莫天池说。

  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莫天池为自己刻了一个学习专用章,印着“KILL GRE(杀死 GRE)”字样。

  艰苦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2017年9月,莫天池参加带口语的全套托福考试,获得113分。其中口语23分,阅读、听力、写作均为30分满分。

  GRE考试成绩为329分。“他的英语词汇量已经达到1.5万个,看英语电影、美剧都不需要字幕了。”祁彦满脸喜悦,那个曾被预言极有可能是痴呆的孩子,如今成了她最大的骄傲。

  有爱的人生

  提起莫天池,他的老师和同学都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因为热心肠和性格开朗,读大学期间,莫天池被选为班级团支书。读书交流会、邀记者讲座、策划班级活动……因为有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小莫”。

  虽然只能局限在小小的轮椅上,但莫天池却尽己之力传播温暖。他曾主动组织学习小组,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不吝奉献自己的“学习诀窍”,将自己记录的重点难点做成复习大纲,抽出时间为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答疑解难。

  读大一时,他得知本校信息工程学院也有个因病致残的女同学。为了鼓励她,莫天池连夜策划发起了一场“一句话,温暖一颗心”的团日活动,为这名女生送上激励。通过该活动,他在全校为这名女同学征集到了近千条爱心留言。

  “谢谢这么多年来,大家给予我的温暖和关爱,我会尽己所能,传递这些爱。”收获了同学们各种帮助的莫天池也希望能回报大家。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