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09:48: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逢年过节少不了遇上一些婚宴、满月宴、乔迁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宴席档次提高,份子钱也水涨船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随份子”压力大,不少人直呼“钱包受不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45.4%的受访者最近两个月随了3~5次份子钱,84.8%的受访者坦言份子钱让自己有压力,47.5%的受访者将“随份子”看成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43.6%的受访者认为不能凭礼金多少定关系亲疏。
45.4%受访者最近两个月随了3~5次份子钱
湖北武汉姑娘王清(化名)在北京工作,春节前两周,老家的发小结婚,她请了年假回去,随了2000元份子钱。“加上来回机票,参加这次婚礼一共花了我4000多元钱。”王清感叹,这个月要“吃土”(网络用语,夸张地描述连饭都没钱吃只能吃土——编者注)了。
聂英是一名博士研究生,有一次过节回老家,恰好遇到两名同学结婚,就各随了500元份子钱。“我在家就住几天,不想被婚礼占用时间,又抹不开面子,只好托人带了礼金过去。一个周末就开支了1000元。”聂英坦言,他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这两名同学了。
调查显示,45.4%的受访者最近两个月随了3~5次份子钱,49.4%的受访者随了2次及以下,5.2%的受访者随了5次以上。59.4%的受访者随过金额最高的份子钱为500元~1500元,19.8%的受访者为1500元~3000元,15.6%的受访者为500元以下,5.2%的受访者为3000元以上。
刚刚参加工作的王明(化名)曾一个月收到8份来自同事和同学的请帖,他去了5场宴会,“随份子”总共花了3000多元。“一个月的奖金都不够这些份子钱。”王明说,“当时最好的哥们儿结婚时,我和同学保持一致,给了1314元,是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份子钱。之后,我节衣缩食了好长时间”。
“金额很高的份子钱会给生活带来压力,尤其是对于还没有正式工作的学生来说,随一次份子可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垫进去。”聂英感叹。
调查中,84.8%的受访者坦言份子钱让自己有压力,23.7%的受访者直言有很大压力,仅11.3%的受访者表示没压力。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现在份子钱水涨船高,一些人会感觉压力大,可如果出得少,又会觉得没面子,就形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有时候参加喜宴反而成了负担。
43.6%受访者认为不能凭礼金多少定关系亲疏
“如今,‘随份子’成为人们在忙碌生活中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简单手段。”某国企单位行政人员周小衡(化名)对记者说,平时比较忙的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与普通朋友的关系,而喜宴为大家提供了聚会的机会。
调查中,47.5%的受访者将“随份子”看成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46.5%的受访者认为是一种传统习俗,40.7%的受访者借此表达美好祝愿,40.0%的受访者坦言随礼太多,盼望有一天能补回来,18.7%的受访者认为能免除送礼物的麻烦,15.7%的受访者认为“随份子”可以减轻对方办酒宴的负担,是一种经济支持。
“现在份子钱大都是500元起,上不封顶。”聂英举例说,“同学结婚,大家随礼前都会互相沟通,有人主张多给,平均金额就被抬高了。”
“有些几年没联系的同学,会突然发来一张请帖,或直接把我拉到婚礼筹备群中。有的婚礼我不能去参加,最后礼貌性地发了红包,却总感觉不那么开心。”王明直言。
调查中,70.7%的受访者直言如今份子钱有些变味了,数额越来越高,喜事反而惹人忧,26.0%的受访者则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份子钱增加很自然。
“‘随份子’的初衷是让大家都高兴,随多随少一要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二要看你对对方的心意。”周小衡认为,如果经济压力大就没必要为了面子多随钱,如果正好宽裕,与对方关系好,多随点也没什么。“也可以再送一些小礼物,我曾给同学满月的小孩买金镯子,这比直接给钱更能表达心意”。
调查中,58.1%的受访者希望随份子能根据个人经济能力来,40.1%的受访者则认为应与他人横向比较后定数额。
43.6%的受访者认为不能凭礼金多少定关系亲疏,19.9%的受访者则认为数额代表了双方关系亲密度。
“如今婚宴、满月宴等往往很隆重,场馆租金也屡创新高,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元,主办人也有压力。”张宝义指出,“随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但当下一些过于隆重、过于攀比的现象并不值得提倡。“主办人应本着节俭、不铺张浪费的初衷来办喜宴,人们也应该用平常心对待‘随份子’这件事。送小礼物这种淳朴、真诚的祝福方式就很好,能让更多亲朋好友参与,而且可比性弱,受邀者可以愉悦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受访者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9.4%,二线城市的占44.1%,三四线城市的占20.9%,县城、城镇的占4.5%,农村的占1.0%。00后占1.3%,90后占24.0%,80后占52.7%,70后占17.2%,60后占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