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家长里短

幼儿园有“多危险”你知道吗

2015-11-03 08:19:51       来源:东方出版社    作者:郎咸平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然而政策放开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养娃”成本高,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短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让许多想生二胎的家庭忧虑重重。对此我在2015年最新出版的《我们离幸福还有多远》一书中,对此话题进行了相近的分析,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二胎你还“养得起吗”

  早在2013年开放“单独二胎”的政策时,就有八成网友表示希望“生二孩”又恐“养不起”。以广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养育一个孩子,出生前需花费2-3.5万;孩子0-3岁阶段需花费9-27万;幼儿阶段需花费10-20万;小学阶段,如果就读公办小学,加上辅导班、兴趣班的费用至少要9万元,如果读民办小学,将约有20万开支;中学阶段需花费8-45万;大学阶段需花费约15万,如果供孩子出国留学则需花费80万甚至更多。一共68-230万左右的开支还未考虑通货膨胀和学区房购买。所以说,虽然全面开放了二胎,但面对如此高昂的“养娃”成本,许多家庭难以付诸行动。

  二、幼儿园有“多危险”你知道吗

  不仅有教育成本高,还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有失公平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学前教育。同样以数据来说话,到底我们的学前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根据教育部2012年数据,全国共有幼儿园18万所,我把它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权人的子女读的,第二类是有钱人的子女读的,第三类是没权没钱的人的子女读的。

 

  上图是民营、公立幼儿园比重。在18万所幼儿园当中,民营幼儿园12.5万所,约占70%,剩下约30% 是公立的。有哪些公立幼儿园呢,比如市委、市政府的幼儿园,区委、区政府的幼儿园,各部委的幼儿园,等等。这些公立幼儿园招生都是以公务员的子女为主体。当然如果你不是公务员又想去上的话,那就要看家长自己的本事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9年义务教育,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是不属于义务教育的,所以我们老百姓的孩子上幼儿园是要交学费的。但这30% 的公立幼儿园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的拨款只拨到这30% 的公立幼儿园身上。因此它们经费充足,各方面条件都是第一流的,有的幼儿园连马桶都是进口的。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这么多幼儿园安全事故或丑闻,没有一个是公立幼儿园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数量很少的贵族幼儿园,或者叫做高档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每个月学费上万元,宫廷式建筑,五星级厨师,请老外来教英语,各种兴趣班等等,搞得非常豪华。当然我对这类幼儿园没有任何的批评,因为有钱的父母愿意花这个钱,市场有这个需求,当然也有人愿意提供这个供给,因此也是无可厚非的。

  出事的幼儿园既不是公立幼儿园,也不是这种高端的贵族幼儿园,而是中低端的民营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现状是怎样的呢?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幼儿园招收学生人数不足,陷入恶劣竞争。我以深圳地区为例,不少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纷纷扩大班级、减少师资、压低教师薪水,幼儿园老师的平均薪水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你想想在深圳地区怎么生活呢?这样一来,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不住,更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加入,所以师资水平也是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各种丑闻、事故被曝光的100% 全是这类幼儿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幼儿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公平问题。说到公平问题,我想给各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香港地区,一个是日本。

  香港的幼儿园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属于非盈利性质的,通常附属于学校或者教会组织。另外一类是盈利性质的,叫国际学校或者双语学校,学费非常贵,是有钱人的孩子上的,政府不会给补贴。政府的补贴集中在非盈利性的幼儿园,比如说地租退还、学费减免、分配宿舍、教师培训等等,来帮助这些幼儿园运营。为了儿童学前教育尽量公平,政府为每一个有孩子的香港公民发放学前教育补贴券,每年17000多港元,用这个券可以去非盈利性质的幼儿园就读,不够的部分由家庭承担,家庭有困难还可以申请政府减免。所有公务员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待遇。

  再来看日本。日本的情况和中国内地极为类似,它的幼儿园一半是公立的,一半是民营的。但日本和我们不同的是,不论你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幼儿园,它的补贴是一视同仁的。它的补贴分为“机构补助”和“幼儿津贴”两部分。机构补助用于学校设备的采购以及事务性的支出,由日本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双重补贴,一般是国家负担1/2 或1/3,都、道、府、县负担1/3 或1/4 ;幼儿津贴和香港地区一样,以福利形式发放给有儿童的家庭,政府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进行补助、减免其子女进入私立幼儿园的入园费。公立和私立的差别不大,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对公务员也没有特殊优惠。

  还记得去年曝出的幼儿园喂药事件吗?政府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严打。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不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去研究这类事件的根源所在。在这里我想告诉政府,这些年发生在幼儿园的喂药事件、虐童事件、安全事件、中毒事件等等,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我们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幼儿园教育的毒瘤,不要又是以严打开始,以严打结束。

  三、高等教育,还有“公平”吗?

  说完了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我们来说说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存在两种不公平, 即“入口歧视”和“出口歧视”。

  教育改革的第一步,不是搞教育产业化,而是要实现教育公平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985”高校是国内名校的代称,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名校都在其中,这39 所学校拿走了全国高校经费的52.7%,我们就以985 高校为例,看看他们的招生是否公平。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首先来看“985”高校在全国的分布情况,39 所“985”学校中,北京8 所,上海4 所,两个地方占了31%。另外有8个省一所也没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都没有。当然了,名校建在哪里,有历史原因,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保证高校分布在地理上是平均的。比如说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地区和马萨诸塞州地区就是名校扎堆。

  但问题在于,这些高校到底是如何招收学生的。我们调查发现,“985”高校中竟然36.18% 的学生都是本地户籍,请看上表。你会发现,清华大学近25% 的学生是北京户籍,同济大学近40% 的学生是上海户籍,复旦大学约49% 的学生是上海户籍,浙江大学近62% 的学生是浙江户籍。这种情况下,北京、上海这些高校多的地方自然占很大便宜,这非常不公平!

 

      我们再来看录取率,更有意思,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种不公平有多大。请看上图。河南学生进入“985”高校的录取率是全国倒数第一,0.7%。也就是说,100 个人参加高考,只有0.7 个人有可能进入“985”高校。而录取率最高的上海,录取比例为4.57%,两者相差6.5 倍,这表示上海学生进“985”高校的机会是河南学生的6.5 倍。显然,这个制度设计毫无公平可言。对上海、北京的学生来说,你不需要太聪明,也不需要太用功,因为你先天就占了很大优势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方的户口特别值钱的原因。反过来说,如果你户籍不对的话,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可能有人反驳我说,“985”学校是特例,“211”学校就是每个省都有啊,你不能挑起地域矛盾!那我就用数据告诉大家,“211”学校同样不公平。如果以“211”学校占当地高校数量的比例为指标,北京有84 所普通高校,其中24 所“211”高校,占比高达28.57% ;而河南和河北普通高校数量均超过100 所,可是“211”学校均仅有1 所,占比分别为0.83% 和0.99%,排在最后两位。而如果我们按照每百万人拥有的211 学校数量来做比较,发现差距更大!河南省共有1 亿人,只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平均下来每100 万人只有0.01 所;而北京每100 万人拥有1.83 所。换句话讲,北京的人均“211”大学数量是河南的183倍。

  大家知道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吗?那就是非中心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因为制度限制不能进入好的大学,导致精英的逆淘汰,造成人才与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由于生活成本、教育成本的攀升,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及分布不均,即使在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下,生育率可能也不会上升很快。因此,想要解决中国当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未来几十年劳动力短缺的危机,仅仅开放生育政策是不够的。解决投向基础教育的经费短缺和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w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