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家长里短

季节十二帖

2016-06-20 14:19:3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一月大寒

  冷也到了顶点了。

  高也高到极限了。

  日光下的寒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遥远的故乡。

  再给我一点绿色吧,阳光对山说。

  再给我一点温暖吧,山对太阳说。

  再给我一朵云,再给我一把相思吧,空气对山岗说。

  我们互相依偎取暖,毕竟,冷也冷到顶点,高也高到极限了。

  二月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三月惊蛰

  “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那以为是地震的蛰虫都沙沙地奔跑,互相走告:雷在春天,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打到地下来了。蚱蜢都笑起来,其实年年雷都震动地底,只是蛰虫生命短暂,不知道去年的事吧!

  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们喜欢春天到草原去钓蛰虫,一株草伸入洞里,蛰虫就紧紧咬住,有如咬住春天。

  童年老树下的回忆,在三月里想起来,有春阳一般的温馨。

  四月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这一次让我们去看四月里碧绿的草与洁白的云吧!

  但是,别忘了出发前让心沉静下来,用一种清明的心情去观照天空与花树的对话。

  我走出去,感觉被和风包围,我对着一朵含苞的小黄花说:“亲爱的,四月的时候不要睡着了。”

  五月小满

  天空突然下起雨来。

  站在屋檐下避雨,我竟有一些愉快的心情,好像心也被雨湿润了。痴痴地想起,某一年,也是这样的五月,也是这样突然的初夏之雨,与一个心爱的人奔过落雨的大街。

  冲进屋檐下的骑楼,抬头正与一个厢壁的石雕相遇,那石雕今日仍在,一起走过雨路的人,却远了。

  五月的雨,总是突然就停了。

  阳光笑着,从天上跌落下来。

  六月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

  七月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八月立秋

  “秋训:禾谷熟也。”

  梦里醒来的时候,推窗,发现天上还洒着月光。

  我努力回想梦境,所有的情节竟然都隐没了,只剩下一个古老、优雅、安静的回廊,回廊里有轻浅的步声,好像一声一声的从我的心头踩过。

  让我再继续这个梦吧!躺下时我这样许着愿。

  我果然又走进那个回廊,脚步声是我自己的,千回百转才走到出口,出口的地方满天红叶,阳光落了一地。

  原来是秋天了,我在回廊里轻轻叹口气。

  九月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月霜降

  这一次我离开你,大概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暮色过后,我会真正离开,就让天上温柔的晚霞做最后见证,有一天再看见同样美丽的晚霞,不管在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你来。

  霜已经开始降了。我走的时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凉意自我的心头掠过。

  十一月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十二月冬至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了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边。(林清玄)

  摘自《林清玄散文选·青少卷》

  ​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