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5 10:40: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林凡诗、吴思思、郭轶凡
▲广西第一代女火车司机在柳州机务段再聚首,在内燃机车模型前合影(3月7日摄)。
“我们当时上课多么认真啊,大家都好年轻。”“看着那个年代的火车,再看现在的,科技发展真是太快了。”在广西柳州市柳州机务段内,吕莎和她许久未见的同事们看着手里的老照片,满是感慨。
吕莎和她的10名同事,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广西第一代女火车司机。
过五关斩六将的女子包乘组
1977年,吕莎和其他10位女同志从柳州铁路司机学校毕业,进入金城江机务段内燃机车班实习培训,几个月后,二十出头的她们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组建柳州铁路局女子“三八”包乘组。
做火车司机在那个年代可是个苦活累活,要熟悉火车的各种操作和紧急应对措施,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当时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11名女生都义无反顾地签下了同意书。”吕莎说,她们都相信,男同志能做的事情,女同志也一样可以。
这股不服输的劲让“三八”包乘组的女同志更加刻苦努力,在正式上岗之前的集中教育培训中,她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苦活累活抢着干。“为了学习一些故障处理方法,在机车里摸爬滚打,脏与累是家常便饭,整个学习节奏就像打仗一样。”“三八”包乘组成员杨玉珍说,这也让小组的学员们对每一根电路、每一个线号都倒背如流,造就了她们过硬的技术能力。
1978年1月,女子“三八”包乘组的姑娘们顺利通过实习考核,被分成两组进入运用车间。一组登上红旗车1745机车,另一组登上1436机车,正式开始了跑车生活。
千锤百炼造就“黑玫瑰”
吕莎和杨玉珍小组负责的是1436机车,这趟车在金城江和柳州之间运行。1978年7月,她们正式当上副司机。副司机的工作除了在机车行驶的时候跟司机进行标准作业和信号应答以外,还经常要进到火车机器间,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机器间噪音大,也很热,夏天进去一下全身就湿透了。”杨玉珍说,女司机心细,还爱干净,每次跑完车,都要进行机车保养,“拿着棉纱柴油,从车顶到底盘,包括底下的发动机和轮毂,我们都要擦得干干净净。”车是擦干净了,女司机们身上却蹭满了机油和泥沙,个个灰头土脸,也因此被大家称为“黑玫瑰”。大家都说,每当看到特别干净的车,就知道是女子“三八”包乘组的车。
每跟一趟车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都要随时保持清醒,长时间的工作难免会疲惫,“有时感到困了我们就吃辣椒。”吕莎说,火车司机随时会备着辣椒,用来提神。
杨玉珍说:“换闸瓦、单手接路牌这些男司机能做到的,我们也丝毫不差。”她们在调车作业中练就了飞乘飞降的功夫,学会了单手提重物上机车、单手成弧线下车的本领,“最后我们把臂力都给练出来了。”
再聚首,为铁路发展点赞
1979年1月,柳州铁路局综合考虑,取消女子“三八”包乘组。11位女司机带着光荣的使命继续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这段经历让我今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认真细心,特别有责任感,再苦再累都不怕。”杨玉珍说。
近日,女子“三八”包乘组的同事们从全国各地赶到柳州再聚首。“黑玫瑰”们虽都已年过花甲,依旧精神饱满。在柳州铁路局动车模拟操作间里,“黑玫瑰”们体验了一把动车的操作,切身感受到这些年铁路的变化。
“以前我们列车所有区间的路线,哪里是下坡,什么时候加速减速,都要背下来。现在都由电脑控制,更准确,司机轻松多了。”吕莎说,现在动车运行也很平稳,她出门交通工具都首选动车。
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自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历经六次大提速。随着“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建成,风驰电掣的高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现在我跟孙子说,以前奶奶当过火车司机,孙子会很崇拜地看着我,这时候我感到很自豪。”杨玉珍说,“更自豪的是铁路的变迁发展,它折射出我们祖国各方面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的变化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