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法治在线

外卖小哥为何疯狂抢时间?送餐超时半小时这单白干

2017-10-10 11:58:44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有报道显示,送餐员交通事故频发,今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送餐员因交通事故伤亡——

  外卖小哥为何疯狂抢时间?

  最近,外卖小哥交通违法事故频发让大众有些揪心。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送餐员日益成为一支庞大的就业群体。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卖送餐员交通违法行为高发。除却个别交通守法意识淡薄,到底是谁是什么在催促这一群体玩命抢时间?

  资料图:外卖小哥冒雨送餐。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工人日报》记者通过走访送餐员以及相关专家、律师发现:外卖平台的薪酬和用工制度设计在“催促”这一群体疯狂抢时间。记者同时发现,送餐员这一群体面临多方面的劳动用工风险,亟待政府加强监管并予以规范。

  送餐员:没法不着急

  有关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送餐员因交通事故伤亡,南京平均每天发生与外卖送餐员有关的交通事故18起。而在深圳,交警10天就查处送餐员1781宗交通违法行为。

  造成这种局面,送餐员交通守法意识淡薄固然是因素之一,但记者调查发现,企业不合理劳动用工制度,尤其是薪酬制度,也是原因之一。

  首先备受送餐员“吐槽”的是送餐用时。虽然不止一家外卖平台宣布进入智能派单时代,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派单,但送餐员们告诉记者,系统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提高送餐效率,却很少考虑到送餐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商家出餐时间、道路交通以及未知突发情况等。

  “只要有一单‘掉了链子’,后面就很难完成,不得不跑快点。”来自黑龙江的付师傅说。9月24日下午5时,手里压着5个单子的他急匆匆地跑在北京交道口一家写字楼楼梯间。按规定,5个单子都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

  送餐员们没法不“赶急”。送餐超时了,不只报酬减少,还可能被客户投诉,再被公司扣钱。像付师傅所在的公司规定,超时15分钟,只能拿到一半的送餐费,超时半小时,这一单白干。

  另一个加速送餐员车轮的动力是送单量。送餐员实行的是“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工资制度,必须跑够一定单量才能拿到底薪,按送单量分成一级级阶梯,级别越高,单价越高,还会有相应补贴。比如,在北京送餐的孟师傅所在的公司,当月送餐量达到500单以上时,单价就从之前的1元、2元、4元上升到6元。

  送单量有限制吗?“没有!”

  休息时间有保证吗?“全职要在线至少8小时,不能拒单。但没有加班费。”孟师傅说。

  记者了解到,相当部分的送餐员从上午10点干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精神状态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在交通行驶中判断能力将极大下降,甚至造成判断失误,交通事故。

  多劳多得应不应该有法限制?

  近期实施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作为唯一的行业规范,只对送餐员服务做出规定,并未对平台、商家、送餐员三方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并没有对送餐行业普遍实行的多劳多得薪酬制度以及相关奖惩机制是否合理进行规范。

  上海锦维律师事务所沈振佳律师认为,多劳多得的薪酬设计体系,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但部分送餐企业却忽略了保护劳动者的休息与安全。他建议,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规范和保障送餐员的劳动权益。

  首先,计件工时制的劳动定额问题。劳动定额应当是绝大多数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的劳动都能够完成的劳动量。“如果大部分劳动者需要靠超时劳动才能完成劳动定额,或挣得相对体面的收入,说明该劳动定额或计件单价不合理,应予以调整。”沈振佳说。

  其次,工时制度问题。外卖送餐行业实行的是标准工时制,还是综合工时制或不定时工时制?无论适用哪种制度,都应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第三,对劳动者经济处罚问题。我国仅规定对于劳动者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者追偿,原则上不得采取经济处罚,否则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

  “制定有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劳动者的声音不应该被忽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指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他建议,外卖送餐业应由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企业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以共同约定的形式建立起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以维护送餐员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之争

  记者了解到,目前送餐员的用工形式有3种:外卖平台自营配送员、代理商配送员和众包配送员。

  平台自营配送员跟平台签约,属于合同用工,一般有“五险一金”。代理商配送员也称为“分包模式”,即平台将配送业务分包给代理商,配送员跟代理商签订劳动合同。众包配送员则是平台通过APP在网上向不特定对象发布任务,由配送员抢单完成。

  一位业内人士说,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现在平台越来越多地采用后两种用工方式。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用工形式下,送餐员与平台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以情况类似的网约车司机、网约厨师等为例,在司法判例中,法院以从属性作为判断劳动关系的标准,对这类案件依实际情况而定,判定劳动关系的有之,判定劳务关系的也有之。

  苏海南认为,“众包”作为一种非标准、非传统的用工形式,简单套用原先传统的、规范的用工方式下的劳动保障不合实际。他认为,对于这一新兴行业的新的用工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对其进行积极引导,维护好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司长聂生奎在日前的一场论坛上对新业态下的劳动关系发表看法。他表示,新时期,劳动关系的认定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还有企业利用所谓的新业态挑战劳动法律。“政府现阶段实行包容监管,但包容监管不表明不作为。”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