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5 12:07:4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原标题:7名刑事特困被害人得到救助
2015年,河南省淇县检察院通过多元救治化解矛盾,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据统计,该院2015年共救助刑事特困被害人7人,其中未成年人2人,发放救助金3余万元。
救助从被动到主动
刑事案件被害人普遍对司法救助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淇县检察院改变以往“申请才救助”的做法,由控申科牵头,建立起刑事案件被害人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各业务部门在日常办案工作中,发现需要救助的刑事案件被害人,直接把信息提供给该院控申科。控申科则定期对全院办理的刑事案件进行排查。
为方便群众申请司法救助,该院还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宣传司法救助的范围、条件和程序,受理救助申请。
李某是淇县检察院近日办理的一起强奸案件的被害人。得知女儿出事,李某母亲因悲伤过度离世,其父亲也因气愤不过,与犯罪嫌疑人家属发生冲突,结果因致人轻伤而获刑。李某只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案件承办人遂将李某家的情况转告控申科。通过实地走访后,告知李某可以申请司法救助。
“输血”救急十“造血”救穷
在救助工作中,淇县检察院视被害人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有的通过“输血”发放救助金,帮助当事人一解燃眉之急,有的则与有关部门配合,通过“造血”扭转家庭生活面貌。该院还主动加强与民政、社保、教育、医疗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帮助被救助对象解决就医、入学等困难;联系劳动技能培训部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015年2月,淇县检察院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小李高中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其父有残疾,这让原本不富余的家庭生活变得有些紧张。在对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环节,该院启动救助程序,与当地劳动技能培训部门联系,免费给小李培训了汽车修理技术,帮助他掌握了就业技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淇县检察院通过与劳动技能培训部门配合,已经帮助5个家庭生活困难的被害人联系了培训机构,5人经过培训都找到了工作。
多元救治化解矛盾
及时的司法救助还可以防止矛盾激化,有效减缓或消除犯罪行为造成的伤害。
淇县检察院采取物质救助与心理救助双管齐下的方法,在发放救助金的同时,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方式,帮助和引导被害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
2015年1月,程某被张某砸成重伤。经鉴定,张某作案时患精神分裂症,无刑事责任能力。得知此事后,淇县检察院向该县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并为程某申请了救助金。该院干警会同村干部和专业心理疏导人员,多次到程某家中登门拜访,对其和家人进行释法说理以及情绪疏导,详细讲解有关法律知识,打消了程某再度伺机报复的念头。
在此基础上,淇县检察院还设立了未成年人专业心理疏导室,建立专业疏导机制。在办理未检案件中,该院利用“12355”心理疏导平台,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尽快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