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 13:44:21 来源:中国畜牧网 作者:
近期,国内猪价持续处于低位状态,眼看已经到达7.5元/斤的触底价格,关于养猪利润的问题又被重复讨论。之前,在民间流传着一种猪价高于玉米价格的7.2倍,养猪就有利润可赚的说法,按照这样的理论,目前,猪价即使触底7.5元/斤,养猪依旧有1元左右的利润空间。
农业部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生猪出栏和母猪存栏虽比上个月有所增长,但整体数量依旧处于低位。按理说,生猪存栏处于地位,猪价触底回升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和周期,可目前,猪价为何迟迟没有动静呢?
全国生猪存栏止跌回暖,意味着在2016年开始着手扩张的各大养殖企业和中小养殖场已经进入了正常的生产周期。虽然由于环保提高了新进养殖户的入行门槛儿,拆迁也使得更多的养殖户退出舞台,但整个行业补栏的速度,已经可以均衡并超越退出的速度。
有数据显示,3月11日开始,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就跌至15.5元/公斤左右,一直在这一水平位附近震荡至今。20天来最高涨至15.8元/公斤,最低跌至15.4元/公斤。期间出现过连续一周左右的小幅上涨,和不到一周的小幅下跌,均未持续10天以上。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猪价基本处于一路狂跌状态,养猪红利时代依旧走远。按照近期行情分析,近期猪价迅速反弹可能性不大,而猪价迅速下跌的可能也不大。去年同期猪价则是刚刚开始大涨,在之后的三个月内突破了10元大关,而今年同期水平即使增长,也将是小幅度的变动。
今年,也有不少养殖户期待,猪价行情能出现类似于2016年的增长拐点,期盼大幅上涨。作为行业媒体,我们也希望行情能上涨,但是更想提醒大家能理性看待行情变化,切莫赌市压栏。
在行情低迷时期,大家所期待的生猪存栏却开始回暖,不少人会认为猪市将面临新的低价冲击。那么,在相对较低的价格线上,养猪人怎么守住自己的利润率空间呢?
国内的养猪行业上下游分工明确,而联系却不紧密。4月12日,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3月27日- 4月2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6.69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24,较去年同期下降15.02。而同期的生猪价格全国平均为15.6元/公斤,这就意味着有1元左右的差价被第三方掠走。
这样看来,我们将屠企压价作为猪价不增长的主要原因,似乎有点强行甩锅的嫌疑。就农业部数据来看,近期屠宰企业愿意以9元左右的价格收购生猪,而养殖户出售生猪的价格却达不到这个水平。
据小编了解, 丹麦和日本早就已经取缔了收猪这个环节,屠宰企业和养殖企业之间签订买卖合同,在养殖企业计划出栏时,由屠宰企业直接到养殖公司进行生猪收购。类似于减少中间环节的手段,将会使更多的利润被分配到上下游企业。
当然,规模化猪场做到这一点就相对容易,其体量可以让屠宰企业愿意前去收购,但国内绝大多数生猪是在中小企业的手中,而中小企业在和屠宰场谈判时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甚至会出现单次出栏不满一车的情况。因此,中小企业若能进行同地区散养户联合,无论以什么方式整合地区资源,或许能提升与屠宰企业直接对接的底气。
近些年,各个行业都在强调减少中间环节,除了可以增强产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之外,也可以促使上下游企业能在生产中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在养猪行情好的时期,利润空间可以保证上下游企业均能获得不菲的生产回报,但在行情不好的时期呢?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直接与下游企业对接,撇开中间商的二次获利,这也不失为获取更多利润的方式。
生猪价格触底7.5元/斤,国内生猪存栏首次出现回升势头,这也更加使得此轮猪周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市场的套路越发让人捉摸不透。在这种情况下,养猪人除了踏踏实实养猪之外,积极创新交易模式也将是一种获取利润的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