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4 08:57:3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于林波,张树永
红艳欲滴的西红柿、顶花带刺的黄瓜、圆滚滚的紫皮圆葱……盛夏的清晨,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源丰国际物流园内,各地的新鲜果蔬经过分拣、检验、报关,装上大货车,“朝发午至”进入俄罗斯市场。
近年来,牡丹江市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做强做精外向型农业,果菜出口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成为东北亚最大的果蔬生产出口基地,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7万元,连续15年在省内领跑。
种啥看市场,高标准种出好产品
“我们的菜品质好,不愁销,每天光西红柿就能走六七车,一车有15吨。”宁安市明君瓜类合作社负责人高波说,现在农民不能光埋头种地,也要看市场。自从开拓俄罗斯远东市场以来,一年能销售蔬菜3000吨,仅西红柿就让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
牡丹江的黑土地属于世界三大黑土之一,休耕期长,易于防治病虫害。牡丹江是“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占到耕地一半。与此同时,这里拥有四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对俄贸易占全省“半壁江山”。农业方式怎么转?牡丹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优势,内建基地,外辟市场,带动传统农业转型。
政策给力。市里对设施农业园区、科技化示范基地给予扶持,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扶持技术创新。西安区大莫村农民郭永福,牵头成立兴农蔬菜合作社,在村里建起1200栋温室大棚,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到云南建立了种植基地,实现南北种植优势互补。郭永福说:“市场缺啥,我们种啥,俄罗斯人喜欢的法香、塔花、蒜、葱等蔬菜,都是我们的主打品种,错季生产、南菜北运,才有竞争力。”
坚持绿色标准,牡丹江对出口基地实行最严格管理。高波说,种哪种菜,怎么种,都有技术规程,必须照章办事。客商一扫二维码,信息一目了然,有问题谁也跑不了。
“绿色有机产品是牡丹江的金字招牌,全市目前农产品驰名著名品牌达37个,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达473个。”市农委主任吴永奎说,目前牡丹江出口基地面积达到39万亩,其中连片专业化蔬菜种植出口基地9处,水果出口基地3处。农业部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将蔬菜出口基地进行备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技术引导,蔬菜先进技术普及率达到95%,全市种菜能手5500人,从事瓜果、蔬菜生产的农户达到2.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4。
龙头连产销,绿色产品不愁卖
走近宁安市渤海镇双庙子村,一阵韭菜清香扑面而来。村民李恒军说:“大米地里种韭菜,过去还真不敢想。跟着合作社干了几年,还真行,一亩韭菜能挣两万元。”
他说的合作社,是新农韭菜合作社。理事长鲁继新被称为“韭菜大王”,合作社有1100多户农民,年产韭菜2500多万公斤。鲁继新说:“国内韭菜卖1元一斤,出口能卖到2.75元,市场潜力大。韭菜出口要求严,在韩国要进行54种检测,我们全部通过。现在我们产的速冻韭菜摆上了韩国、日本、俄罗斯人的餐桌。”
破解一家一户销售难题,牡丹江市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农产品出口市场体系。全市培育22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64个家庭农场、215个龙头企业。
宁安市海浪镇盘岭村的青刀豆深受日本客户青睐。盘岭村党支部书记关强说:“不少专家来鉴定过,我们的绿色产品,品质硬邦邦的。今年可就地加工青刀豆、南瓜等蔬菜60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穆棱市凯飞食品公司依托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公司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大豆深加工制品出口德国、瑞典等国家,去年出口1000吨。
为实现产销有效对接,牡丹江市推进大物流建设。培育了宁安源丰、牡达、天翼、蓝洋等一批大型农产品出口物流企业。在宁安源丰国际物流园内,一派忙碌景象。“出口的大部分是地产菜,每天都能运走二三百吨,最快4小时就能摆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菜店。”园区负责人张广斌介绍说,园区自运营以来,已累计出口果蔬35万吨,拉动宁安市出口蔬菜面积达到20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40%。
打造开放平台。目前牡丹江市创建了国家级东宁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成了国家级宁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新型主体带动下,去年农产品出口量突破20万吨,出口额达12亿元,外向农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