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新农人

农科城里的“新农人”

2020-08-03 09:39:42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记者 毛浓曦

  在陕西杨凌,有一个正在壮大的新生群体,从事农业却不是农民——

  农科城里的“新农人”

  盛夏,被称为关中平原“白菜心”的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片大片的白色大棚里,各种各样新奇的农作物,在农业高新技术的“襁褓”中疯长。

  “传统情况每亩土地1年仅几百元的纯收入,在这里随便都是七八万元。”一位棚主告诉记者。

  走近采访这些棚主及其合作者,记者深感这是一个新生群体:从事农业却不见田野、传统庄稼,宽敞整齐的大棚更像“工厂”;身在农村却绝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靓车鲜衣、科技金融、时尚文化更像大城市白领。

  陕西杨凌把正在壮大的这群年龄轻、学历高、技术强、观念新的新型农业从业者叫“新农人”。

  博士创业,给土地“看病”

  数年前,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土壤学博士的姜义亮就感觉沉重——太多太多的土地“生病”了;与此同时,他时常被农民追问其土地“能不能种啥、最适合种啥。”

  “盐碱化、风沙化,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很多地方的土地都存在许多问题,但依然盲目施肥,加重污染。”姜义亮说。

  2016年8月,姜义亮拉来了1名博士后、2名博士、5名硕士以及10余位专家教授等一干人,成立了一家专注土壤改良与修复的企业——西安锦华生态技术公司。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土地‘看病’,为土壤‘疗伤’,给农民种地‘开方’。”今年32岁的公司董事长姜义亮说。

  33岁的公司总经理沈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后,他举例说:“比如猕猴桃是否适合在你的土地上种?不用去试种1年,只要收集数据分析,就可以很快给出结论;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具有滞后性,不易发现,而我们可以直接检测出来。”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初始,这群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地下室开会,在教室里办公,东挪西借,想方设法积累土壤资料。初创的艰难甚至让他们怀疑初衷:土壤能创业吗?

  但急迫的社会需求仿佛长了“狗鼻子”,哪怕拐弯抹角,也总能找过来。

  农民来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上,农民拿着两杯土,“你们给检测一下,能不能种中药材?”

  公司来了。当地一个农庄请锦华生态去给土地做个全面体检。结果显示,氮元素超标80%。农庄老板立刻叫停了氮肥计划。

  政府机构也来了。某农林水利局电话咨询土地问题。“也许是他们觉得还行吧,又邀请我们去讲讲,后来就说有个项目邀我们去做,就这样慢慢做起来了。”姜义亮说。

  3年来,姜义亮团队的足迹遍布我国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完成了多处土壤的改良与修复,公司服务内容发展到土壤检测、土壤改良、土壤修复以及生态规划等。

  现在,姜义亮和团队声名鹊起。他们的《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服务》等多个项目获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姜义亮也获得了“2017CCTV 中国创业榜样”等多项荣誉。

  姜义亮他们认为,脚下的路才刚刚展开。他举起一杯“可以吃的土壤”说:“就像这杯高岭土食材,我们未来的一些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千千万万农民的土地问题,然后让这块土地生产出更安全的食品。我们年轻一代更加有责任和担当去成就中国农业的未来。”

  “专家+教授+老板”型职业农民

  “嘀——嘀——”一辆沾满泥土的电动车驶来。骑车的是一位戴草帽、两腿泥、面色黑红、胡子拉碴的关中农民。

  “农业复杂,从种子开始,就是一个生命,一直到果实、商品的过程,农民比工人的要求高。”他摘掉草帽,打开话匣子,见地深广,活像大学课堂上的教授。

  钻进大棚,一个个“营养枕”被管子连成一排排,每个枕上长出两根藤,甜瓜就在上面结了一层又一层。“营养枕解决了植物吸收营养的阻碍机制,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70%,双膜大棚解决了空间问题。”每一个东西,他都能讲出一串故事,就像一个专家。

  这就是陕西省农业厅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省职业农民协会会长马新世,一个怀揣“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滚烫理想,培养新生代农民的“新农人”。

  2017年,58岁的老马将5家农业合作社整合,筹资1.5亿元,建成了518亩的集生产种植、休闲观光、技术示范于一体的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

  通过示范园这个平台,老马推广新技术无数,其中核心是他创新的5大技术:营养枕、水肥一体化滴灌、双膜大棚、碳集营养、植物源农业综合防治。

  老马的园子在入口处有个“陕西省职业农民田间课堂”,这是他实践“教会农民干”的地方。在这里,老马把一个现代农民真正应该具备的理念、技术、方法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渴盼农业知识的新老农民,至今累计培训1520人次。

  老马的理想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就是“帮助农民赚钱”。他的园子,每年3月~6月种甜瓜,7月~11月种西红柿,每亩毛收入轻轻松松七八万元。这让农民眼热心跳。所以,参观完园子,他们就会来“田间课堂”,回家就能“照猫画虎”。老马已带动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者150多人走上了“农创”之路。

  最近,老马又有了一个发现,“我们合作社的年轻人做了一个农业技术的抖音,点击量超过一亿啊!”

  卖苗卖果卖技术卖理念

  在陕西杨凌,“新农人”正以群体的规模浮出水面。方瑜、王艳就是其中的代表。

  33岁的方瑜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他在杨凌打造了一个400亩的棚栽无花果产业示范推广基地——菲格庄园。

  “无花果还是一个小众水果,但它的特性与功用适宜作鲜果、果干、冻干、果茶、果酒、汤料,还能提炼无花果酵素,都是高品质的特色鲜明的消费品;1月种苗、7月就可摘果,是打造新生态农业模式的理想选项。”方瑜介绍说。

  无花果在西北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鲜果、干果还是深加工产品均供不应求,大棚种植半年见效,解决了农业普遍存在的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

  在菲格庄园的中心棚区,方瑜衣着光鲜,皮鞋一尘不染,一边带人参观一排排修剪科学的有着古怪名字的无花果树,一边介绍无花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庄园的商业模式。

  方瑜认为,“我们并不是纯粹自己种果卖果,而是要成为无花果产业高技术生产、高标准发展的全套服务推广商,从种苗提供、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到鲜果收购、加工、销售,包括设施大棚的建设、园区管理、人才输出等均可提供。”

  目前,菲格庄园已带动周边六个省份20个农业项目,面积达1000多亩。

  距离菲格庄园不远,是宋军刚、王艳夫妇的“青皮她园”火龙果产业园。今年40岁的王艳夫妻是在马新世的指导下,通过设施大棚在杨凌这片北方的黄土地上,成功种出了高品质、高产量的南方水果——火龙果,而且供不应求。

  最初,王艳夫妻到杨凌尝试土棚种红心火龙果。种植成果了,好吃但没销路。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人们发现,王艳的北方火龙果没有一点土腥味,不但好看好吃,而且放多少天都不坏、不变味。客户就慢慢多了起来。

  2018年,他们的双拱双膜大棚扩大到155亩。也逐步发展成推广火龙果大棚种植技术、苗木和管理服务的提供商。

  “火龙果利润高、投入少、省人工,苗子插活了,不用怎么管,可以产果几十年,亩产可达6000公斤,我把它控制在4000公斤,这样品质更好。”

  每年1月~5月,夫妻俩领着4位员工整理园子,剪下的种苗卖给不断扩产和加入的创业者;5月~12月卖鲜果,一年四季忙不停。今年从4月开始到现在仅卖种苗就收入140多万元。

  对于销出的种苗,王艳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服务,为周边种植户还提供销售方案。“每次出发前都发朋友圈,然后从陕西商洛、湖北、河南、安徽、山东,一站一站往前走,一圈7天,每站只停2小时,有什么问题就讲什么课。”

  目前,“青皮她园”火龙果种苗已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区市,培育出200多位职业农民。

  在杨凌,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科技人员、大学生和职业农民三大创业主体,累计引进培育的大学生企业有400多家;有14469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涉及全国22个省区市;区域内已有240名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并带动5000多人就业。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