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 10:31: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潘俊强 杨文明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农技人员(左)在指导菜农使用“农保姆”APP。
崔立来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都说农民种菜辛苦,如今,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农民种菜却变了个样。标准化大棚里通着轨道“小火车”,施肥、换风都实现了自动化;装上农业服务管理APP,不仅能随时查看种植管理计划,更有技术人员在线指导。
智能的种菜好帮手让年轻人种起菜来都能得心应手,用好新技术,农业成了更多人的新事业。
车辆穿行在郑辛这个位于山东淄博临淄区皇城镇的普通农村,蔬菜大棚如同一个个面包,夹道相迎。
都说农民辛苦,农民种菜更要吃得苦中苦。久未至郑辛,竟发现农民家家都“聘”了“农保姆”。有了“农保姆”,年轻人种菜也靠谱。
回忆里越苦,现在就越甜
但凡外乡人到郑辛,郑辛村人保准得请你到棚里转转。这不,郑凤林拉起记者的手,非要带着到蔬菜大棚里转转。
56岁的郑凤林,是个种了二三十年菜的老把式。岁月似刻刀,全镌刻在了他的手上。
别看手糙,老郑的嘴里新词可不少。“村里的菜,不少都是‘农超对接’,直供北京超市。”
前几年的老郑,语言风格可不是这样。你不问,他也不主动谈。“以前‘泥腿子’种菜,那叫一个辛苦。这两年各地客商都来咱村,见得多了,聊得多了,种植技术、蔬菜市场多少也知道了点。”
老郑说得没错,前些年种菜确实辛苦。一个棚,起码要盖四五十个草苫子。天一亮,要一个一个拉起来;太阳一落,又得一个一个放下去。一个草苫子上百斤,单就这一个活,没俩人管不过来。赶上大雪天,更要全家人爬上大棚清雪,雪下多久,就要在棚上清多久。“雪攒得太多,大棚薄膜压坏了说不定就要绝收。”
棚内干活也不轻松。最初为了省建设费用,大棚建的高度普遍不够,猫腰干活,浇水、打药都是苦差事。
地种好了也愁。前些年田里路差,运菜累人。赶上阴雨天大车进不来,只能靠小车推,甚至背扛肩挑。累还不是大事,老郑最怕把菜磕了、碰了。“新摘的蔬菜磕了碰了,就没人愿意要,卖不上好价钱。那时候进大棚的路坑坑洼洼,拉着菜揪着心,‘咯噔’一颠,三五毛钱就没了。”老郑说。
回忆里越苦,现在就越甜。老郑告诉记者,现在这一切都变了样。有了自动卷帘机,拉草苫子放草苫子,一个按钮搞定。大棚更新换代,都按7米高的新标准建设。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路越修越好,大棚边的生产路硬化,收购蔬菜的大货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再也没有了雨天车进不去、蔬菜运不出的尴尬。
进城打工,不如回村种棚
“以前两口人管一个棚就累得够呛,现在轻轻松松管理两三个大棚。俺镇有1.5万多大棚,几乎家家都开着自己的‘绿色加工厂’。”老郑说这话,不无炫耀。记者故意将他:“上了岁数,还种得了棚?”
“俺家小郑回来了,我再干几年,他接着种!”老郑口中的小郑叫郑宏凯,1987年生。前些年耐不住种地的苦,跑到了城里打工。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6000多元。可随着山东转型升级淘汰旧动能,活不好找,收入还减少了。
有回跟同事喝酒,大家跟着一起抱怨,有人说:“还不如回家种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郑仔细一琢磨,决定回家:“爹娘能种,咱咋就不能种?”
小郑兴冲冲回家跟老郑一说,老郑却冷静:“你以为地那么好种?你知道现在建一个棚得多少钱?种不种尊重你意见,可你得考虑清楚。”
试着干了几天,小郑心里慢慢有了点谱。拿出积蓄、东拼西凑,花了50万,建了俩150米长、15米宽的高标准蔬菜大棚,棚里通着轨道“小火车”,施肥有水肥一体化设备,保持温度湿度还有自动换风机。
最初那段时间,老郑天天“巡视”,生怕小郑把本赔进去。如今俩棚7亩地,平时小两口自己管,只有忙不过来了老郑才来搭把手。
“这两年西红柿、西葫芦价格还行,一年能有个20多万的收入。”小郑说,之所以选择西红柿、西葫芦,是因为这俩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愁销路。
“进城打工,不如回村种棚。出去是给别人干,回来是给自个儿干。”小郑说,像他这样回家种菜的年轻人不是个例。
不过因为是给自己干,小郑春节格外忙活。春节恰逢西葫芦采摘期,要三天两摘。“明天给长辈们拜完年,我就得到棚里摘菜。”
下载“农保姆”,有问题找手机
我问老郑、小郑,谁种得更好点?小郑谦虚:“论经验、比技术,还是一个师傅一个徒弟。”老郑憨笑:“栽秧摘果,他保准没我利索。但是咋种,他现在比我厉害,主要是他比俺懂手机。”
“会玩手机,就会种菜。”在小郑心里,父母虽然是种菜的老把式,种植经验丰富,但是遇到新问题,有时候也不灵。碰到个病虫害,身边的老把式们说法不一,都说自己的办法好,但蔬菜季节不等人,总不能一个一个办法做试验。
“特别是常年种大棚,土壤板结的问题、测土配方和科学喷药标准,这些就没有什么传统经验。”小郑说,现在村里种大棚的几乎都下了“农保姆”APP,上面不仅有326门标准化种植学习课程,还能根据作物生长进度每天更新技术要点。
“啥时候需要浇水施肥,手机上都有提示。遇到病虫害,拿出手机拍个照,就有技术人员教你怎么解决。有特殊情况一个电话打过去,技术员就会上门指导。”自打用了“农保姆”,小郑的种植技术就渐渐超过了老郑。
去年连续阴天,老郑和小郑大棚里的西红柿都出现叶面发黄、落果现象,惊慌失措的小郑拍下照片、上传“农保姆”,不到20分钟小郑就接到了乡土专家电话,当天专家就上门指导解决。
如今,没事打开思远农业有限公司“农保姆”成了郑宏凯的习惯,“随时随地都能查看种植管理计划,还能学技术知识。”实际上,这个由临淄“土专家”主持研发的APP,已经在山东、山西、陕西等12个省份发展近百个加盟分社,建成2600余个村级服务站,为全国10万多农户提供标准化服务。
“新时代有新办法!”小郑说,年轻人不能简单地子承父业,得用好新技术,把产业干成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