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14:36:0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伟 朱文辰
“破解生殖奥秘,揭示病疫玄妙,渔业护平湖……”该诗句出自“鱼院士”桂建芳写的《水调歌头·水经新注》,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有人认为“30年研究一条鱼,该有多枯燥”,桂建芳院士却说“做科研,静不下来,便深不下去”。从小在千湖之省湖北长大,谈起与鲫鱼的渊源,桂建芳院士坦言,心里一直怀有一个朴素梦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人吃上鲜美的鱼。
架起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通道
桂建芳院士1985年从武汉大学获得遗传学专业硕士学位,进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从事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研究已有30年。
30年间,他把人人都能吃上鱼的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如今在湖北人餐桌上已是司空见惯的喜头鱼(学名鲫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这正得益于桂建芳院士的研究成果——异育银鲫“中科3号”。
“中科3号”由于具有优良养殖性状,被确定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推介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以及农业部近5年来推介的渔业主导品种之一。目前,在主要的渔产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占有率达到70%,为我国人口提供了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
这些数据,可能普通百姓感受不深,但发生在我们餐桌上的实际变化,是真真切切的。桂建芳院士回忆说,30年前,月工资60元就已经算是高收入的年代,当时市面上的鲫鱼每斤卖8元到10元,显然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种奢侈。而如今市场上,鲫鱼依旧是那个价,几乎所有家庭都能消费得起。
“我们的研究架起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通道。”桂建芳院士说,30年间他坚持运用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鱼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通过提升鲫鱼产量,保证了鲫鱼的价格适中,使其成为家庭餐桌上重要的营养蛋白供给。
育种,是社会需要,更是科研使命
每年四五月份,是桂建芳院士和他的同事们最兴奋的季节。桂建芳对此深有感触:“这是鱼类繁殖的季节,各种实验都在这个时间展开。”在这个时候他会亲自上手给研究生演示实验操作。
从1985年起,29岁的桂建芳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50多个样点调研取样,取样四五千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不辞辛苦,默默无闻。
在长期的育种过程中,桂建芳积累了很多具有潜在价值的遗传资源,带领团队针对鲫鱼养殖区域广、养殖总量大,但同时出现品种混杂、养殖急需品种更新的严峻现状,开展新品种选育。
桂建芳院士团队通过雄核发育产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跟普通鲫鱼相比,不仅吃起来口感好,而且生长速度快20%,出肉率高6%,遗传性状稳定;整条鱼呈瘦长形,体型更好看;加上鱼鳞不易脱落,售卖时卖相也好。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桂建芳院士团队培育出的“中科3号”银鲫,不单单是开发了一个鲫鱼新品种,更重要的是其原创银鲫育种技术路线,开拓出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开创了一种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不懈的研究,广阔的视野
桂建芳在银鲫上作出巨大贡献,但他的贡献却不仅仅是“中科3号”。他的研究团队还通过艰苦努力,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改进了我国土著优质食用鱼黄颡鱼的制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他们不但研究新品种,还要着力解决淡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届主任,桂建芳院士创作的《水调歌头·水经新注》中写道:“既饮健康水,又食改良鱼。江河湖海苍茫,踏浪好心舒。不管豚鱼虾蟹,无论草虫菌藻,何者是多余……添植被,铺湿地,展蓝图。六湖一脉环绕,碧水还通途……”
这首词形象地展现了解决淡水养殖与水环境保护这一矛盾问题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技术集成,形成以水生植物恢复和重建为核心的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为最终解决我国受损淡水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
桂建芳院士说,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技术性研究,重要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这,便是他“30年研究一条鱼”的科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