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8 11:18:0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胡玉梅 金凤 严君臣 宋体佳 俞月花
昨天,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官网分别发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工程院新增的70名院士中,江苏共有4人在列,分别是东南大学王建国、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扬州大学张洪程和南通大学顾晓松。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中,江苏3人当选,分别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南京大学邹志刚,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
通讯员 刘成 陈妍 许启彬 王伟 方彦蘅 张继华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金凤 严君臣 宋体佳 俞月花 (本版图片由校方或本人提供)
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 泥腿子教授,水稻亩产量曾超袁隆平
张洪程:扬州大学教授
泥腿子教授,水稻亩产量曾超袁隆平
1951年出生的张洪程是江苏南通人,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曾任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洪程教授40年来潜心作物栽培学研究,在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种出高产“超级稻”,是张洪程教授的一个愿望。2011年9月19日下午,袁隆平院士辅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在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926.6公斤。张洪程教授的水稻亩产量曾达937.2公斤的超高产,亩产量超过了“杂交水稻之父”。
扬州大学农学院一位老师透露,尽管身为教授,但张洪程却把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当成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一年365天,除了教学科研,其他时间都泡在田间地头,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省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
而据扬州大学一位负责人透露,当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来时,张洪程正在他的实验室里,和平常一样,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地和学生做实验,“和以往没有任何差别”。
揭秘壁虎断尾,推动断肢再生研究
顾晓松:南通大学教授
揭秘壁虎断尾,推动断肢再生研究
今年62岁的顾晓松教授长期致力于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曾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上,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榜上有名,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院士,他也是南通大学首位院士。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顾晓松教授提出的“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作为新理念载入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顾晓松发明的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操作肢体功能明显恢复。
此外,顾晓松等专家对壁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壁虎可以爬上光滑表面、重生尾巴,以及在夜晚视物等不同寻常的能力相关的基因。所获得的多疣壁虎的基因组序列,是首个获得的壁虎科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该研究有助于“仿生粘合技术”的开发,模仿壁虎“粘附”在任何物体表面。同时,壁虎断尾再生相关基因的深入探讨,对于断肢再生和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破解“城市病”;大学室友也当选为院士
王建国:东南大学教授
破解“城市病”;大学室友也当选为院士
王建国1957年出生,1978年就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后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读研;1989年获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王建国的主要贡献是,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技术层面初步破解了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紊乱、建筑开发强度失控及景观科学优化等方面的科学难题,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
有意思的是,他当年的大学室友、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设计师孟建民也同时获选为院士。而东大建筑学院此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齐康、钟训正也是其同班同学。截至目前,东大已经有13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当选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的宣益民、常青,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黄如,也都是东大校友。
让银杏叶变成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
曹福亮: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让银杏叶变成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
曹福亮1957年出生,老家在江苏姜堰,是南林大森林培育学和经济林栽培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科普书《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的作者。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吗……有一种树,植物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很多家长都给孩子看过一本科普书《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作者曹福亮,是南京林业大学校长。
南林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银杏研究团队成员汪贵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曹福亮主要从事银杏产业发展领域的良种选育、资源培育以及资源加工研究。“他是让我国银杏整体产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的人。”
“比如开发银杏叶子,提取一些药用成分,然后提供给制药公司去制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运用七八年。”
此外,曹福亮从七八年前开始,还带领他们用银杏叶做成饲料添加剂。目前这一新产品正在申报中,如果成功将会推向市场。
中科院院士3名
“光分解水制氢”的新能源梦
邹志刚:南京大学教授
“光分解水制氢”的新能源梦
邹志刚,男,1955年出生,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9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光化学及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总装备部“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所供给光和热的强度是煤炭所无法达到的,水将是未来的煤炭。”这是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的一个预言。邹志刚教授长期从事光催化材料研究,致力于让这个预言从梦想走进现实。
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二氧化钛单晶电极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此,“光分解水制氢”成为科学研究热点。而后三十多年,尽管各国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尝试和努力,但仅占太阳光4%的紫外光,让光分解水制氢的转化率低得可怜。
针对这一挑战,邹志刚带领的课题组发展出新一代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和环境中大规模应用的科学问题。
在2014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邹志刚领头的团队一举夺得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研究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为国际翘楚,在国际光催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预计到第二期973项目结题时,我们的光催化水解制氢转化率将达到8%,接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10%商业化利用目标,中国人有望率先实现人类百年前的梦想。”
邹志刚小时候曾把记者作为理想职业。可是上大学时被父母要求“靠技术吃饭”学习理工科。
邹志刚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科前沿问题。他说:“你们跟着我的课题做研究,肯定超越不了我,只有找到了新的可能有突破的研究方向,你们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宣益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宣益民教授是我国热能工程领域著名专家,1956年9月生于安徽省无为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1991年于德国汉堡国防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宣益民教授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他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近场热辐射模型,提出了表面热辐射特性调控和太阳能吸收增强方法,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他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发现生物灭绝奥秘,进美国教材
沈树忠: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发现生物灭绝奥秘,进美国教材
沈树忠1961年出生,1989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1996-2000年分别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工作。近20年来,沈树忠在华南、西藏、伊朗、美国等地开展大量生物地层学研究。
地球上,曾经发生过5次大灭绝。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最为惨烈。沈树忠与团队成员,和国际同行关于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发表在《科学》的成果曾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教材等。
2.5亿年前,死亡气息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臭气。绝大部分的生物都没逃过那场劫难。近95%海洋生物被“灭门”,近75%陆地生物“绝种”。通过研究,沈树忠得出最新数字:大灭绝被精确卡定在6万年左右。
沈树忠提醒说,地球环境很脆弱,有些危机可能没有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