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09:40:3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陆家木 黎素红 贾建新
苏小军,男,回族,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兰州大学,甘肃天水人。省中医院派驻临夏市人民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蜂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由于苏小军所在的省中医院派驻临夏市健康扶贫队取得了优异成绩,被临夏市委、市政府授予健康扶贫先进集体。2019年4月,被共青团临夏州委、临夏州青年联合会评为“临夏州助力脱贫攻坚好青年”。
践行大医精诚,全心全意谋专科发展
(与村民亲切交谈病情)
2018年3月,他作为健康帮扶队员,赴临夏市人民医院开始了健康帮扶的征程,初到临夏市人民医院,苏小军面临的是一个底子非常薄弱的风湿骨病科,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床位使用率常年不足20%。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凭借着一股狠吃苦、不服输的劲头,先从科室建设和管理入手,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按照省级医院科室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明确奖罚制度;针对医护人员业务能力问题,通过每周2次科内理论授课、2次业务查房、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等传、帮、带形式,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工作之余,他和科室医护人员经常谈心,了解他们的所盼和对工作的建议,并根据每个人的专业专长,确定各自的业务方向,有效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去年底,苏小军带领的风湿骨病科被临夏州卫健委确定为临夏州中医药重点专科,成为该院唯一的“州级”重点专科。
在健康帮扶队队长、省中医院副院长邱连利的领导和支持下,苏小军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使风湿骨病这个科室从无到有,从有至优,在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医院里多个“第一”:第一次诊断出系统性硬化病病人;第一次将督脉铺灸技术用于强直性脊柱患者的治疗;第一次联合省级专家开展“冬病夏治”活动……科室由原来没有独立门诊,到专科帮扶开设门诊以来,累计诊治门诊患者1500人次,收治住院患者600余人次,针刀、脑针治疗患者1800余人次。
(联系救护车免费送人就医)
作为健康帮扶队员,苏小军还多次协调省中医院与临夏市人民医院合作,由临夏市医院派出救护车免费护送病人到省级医院,省级医院为贫困建档立卡病人开通绿色就诊通道,让他们免费享受到大医院更好的诊疗服务。省运会在临夏比赛期间,他与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顶着酷暑轮流值班,默默肩负起了运动员们的医疗保障工作。由于业务发展迅速,患者口碑良好,苏小军带领的风湿骨病科荣获临夏市人民医院2018年先进集体,他本人荣获优秀科主任,康磊、祁玉霞荣获先进个人,赵卓海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践行医者仁心,聚精会神抓一户一策
健康扶贫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入户建档立卡,为广大贫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苏小军和其他队员一起,在繁忙的医院工作之余,多次深入临夏市4个乡镇的37个行政村,前往大病患者家中,入户制定切实可行的“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措施,指导村级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督促乡、村两级签约医生配合重大疾病“一户一策”健康帮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义诊现场)
2018年8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国家级贫困县永靖县主办了“乡村E康工程---中恒乡村医生培训”项目,苏小军应邀与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一起参与了医务人员培训活动,现场义诊、远程会诊、科普讲座、入户慰问,不仅为永靖200余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免费培训,还为1000余名群众进行义诊,这使他深深感受到群众的质朴,让他以更博大的胸怀、更真诚善良的爱心去服务群众、温暖群众。
赵奶奶是临夏市折桥镇祁牟村的普通群众,家中条件极为贫困。她长期患有严重颈椎病、脑梗塞,因为顾虑治疗费用高而一直没有治疗。苏小军了解到这一情况,首先为她讲解了国家健康帮扶的政策,同时为她讲解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和预期疗效,帮她联系住院。不仅如此,为了使赵奶奶消除后顾之忧,他还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和社会力量为她捐款,在极短的时间内筹措了所有费用,老人家还获得了优质医疗资源。出院之前,她流着感激的泪水,紧紧地握着苏小军的手久久舍不得松开:“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苏主任及医护人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有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入户开展“一户一策”工作)
临夏州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常常会有病人随身只带着几十块钱来看病,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也会为病人免费扎针治疗。有一次下乡到城郊镇肖家村,在村民马某某的家里遇到了一个脑瘫患儿,3岁了还只能瘫坐在婴儿车里,他的父母因为孩子的医疗费用常年在外打工,了解到这个情况,苏小军立即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200元塞给患儿的奶奶:“这点钱帮不了什么忙,给孩子买点保健品吧!”
“行医一时,鞠躬一世;不求闻达,但求利人”。为临夏市贫困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苏小军心中最大的心愿,而他,也一直在这条惠民利民路上坚定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