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科技专家

张存胜:研发生态水稻的“土博士”

2018-12-10 11:22:1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卢新松 张鸿基

  

  在12月9日召开的范县农产品郑州博览会上,张存胜种植的洁田牌范县大米展台前人头攒动,顾客盈门,大米十分紧俏抢手。

  参会的范县县委书记王秋芳说:范县大米有七好,一是黄河自然水质好,二是碱土育秧土质好,三是天然氧吧生态好,四是优选栽培品种好,五是稻穗粒满品质好,六是软筋香甜口感好,七是稻鸭稻鳅工作好,绿色有机不可少。

  

  隆冬季节,冒着刺骨寒风,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范县王楼镇东张庄村的张存胜水稻种植基地,探访大米紧俏抢手的原因。

  种养复合,早育直播

  在近千亩的基地上,现在是种植的是小麦。“我是小麦和水稻一年两熟轮作”,张存胜介绍说。

  今年59岁的张存胜是范县王楼镇东张庄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从2006年开始,他流转土地从刚开始的几十亩到现在的近千亩,用自己研发的、独特的鸭稻共作技术种植水稻取得很大成功。

  从2006年至今,张存胜和他的黄河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濮阳市科协评选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村科普带头人,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获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优质产品奖,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奖。洁田牌有机大米先后获得二十多种荣誉国家、省级奖牌、奖章。他本人被称为 “范县水稻的袁隆平”。

  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朱保存说,张存胜在科技攻关方面有三个创新,一是他把日本借鉴过来的五亩一方的网格技术发展到大兵团作战,将上千只鸭子放入稻田中,这是他因地制宜的一个发明。

  第二个是近三年来,他2015年开始试种直播,2017年在全县推广,周边市县20多个大户跟他一起种。

  水稻旱育直播就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水稻直播可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对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

  化、规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但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着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难题。因此,在生产上应特别注意掌握好“全苗早发、除草

  防害、增肥防早衰、健壮栽培防倒伏"等技术。

  直播有以下优点:一是节水、省工、省时,省力。每亩节约成本300元,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并节省田,使水稻生产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直播水稻较传统移栽

  水稻一般增产5%。三是生育期缩短。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因而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一般比同期移栽的水稻缩短5-7天。四是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产。

  第三个是提高一棵稻苗的产量。关于水稻直播,播量每亩11~~20斤为合理密植,也就是说每年6月10日播种按照11斤每推迟1天增加1斤,到6月20日播量增加到20斤。20日后不能及时播种的本年度不能再播,过了施播期。在洁田生态大米水稻种植基地30公分内,有一棵稻苗和八棵稻苗生长对照图,8棵没有1棵产量高,合理密植,科学种田。

 

  稻鸭共作,“兵团作战”

  “‘稻鸭共作’就是把鸭子养在稻田里,鸭子吃浮萍和稻飞虱作为早午餐,晚上只需再给鸭子辅助喂食一些稻谷就可以了。” 张存胜介绍,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松土,而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源、丰富的食物,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

  当时,“稻鸭共作”的模式刚兴起,谁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张存胜就一块区域一块区域地尝试,“水稻植株高度在30公分以下时,鸭子不愿意进去,即使进去了鸭子也会乱跑,踩死水稻。只有水稻长高到了50公分以上,鸭子才能够进入水稻田,” 张存胜在摸索成功的路径上失败了几次,并总结了经验。

  该如何让鸭子“听话”呢?从不捧书的他借来书籍,再请教的县里科协、镇里农办,结合实践经验,张存胜为鸭子开辟出了“步行道”和休息池。一条窄窄的小路,鸭子们会排成队走进去,然后再各自分散到水稻田中,开启鸭子们的“护稻”工作。

  “多次训练后,鸭子很听话,现在每天早上放进去,下午喊一声,就都会乖乖回到栅栏里。” 张存胜说。

  经过几年的试验,张存胜的“稻鸭共作”模式越来越成熟,“很多村民都很支持我,他们把自己家不种的地给我了,所以才有了现在1000多亩地的规模。” 张存胜说,正因如此,他希望自己种出来的米不仅模式新,品质更安全。

  常规的水稻种植一般需要打四次农药用于除虫除草,而且多次使用化肥后,土壤会板结,影响米的质量。“稻鸭共作”模式后,除虫除草的活儿全部交给了百余只鸭子。鸭粪排泄物用于水稻的肥料投入,化肥使用量比传统模式少了30%。经常在田地里“自由奔跑”的鸭子,肌肉很发达,张存胜也收到了不少回头客的连连好评。

  为了保持耕地地力,张存胜的水稻田就只种一季,而且不种其他农作物,因为“稻鸭共作”模式的需要,水稻全部采用直播的模式,这也为村里不少人提供了就业的岗位。“我们聘请了十多个人来一起种植水稻,一般按天结算,160到200一天。” 张存胜说,在包装环节,因为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为了照顾村里的残障人士,他也会喊上他们一起来帮忙包装,并给他们发工资。

 

  绿色有机 , 永恒主题

  “范县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在生产有机水稻过程中,不施用化肥,为能保证水稻生长所需要的碳、磷、钾含量要求而采用每亩施农家肥牛粪三方,为照顾到小麦的原因,此操作应在大寒季节完成。”

  “范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调研水稻生产,我介绍了水稻旱育直播枝术,省工、省地、节水,品种‘闰农253’预计亩产1200斤以上,‘黄金睛香稻’预计亩产近千斤,比传统方式亩增收300元,合作社己试种5年,技术成熟,可以大面积推广,是范县稻农增收致富的好方法。”

  这是张存胜水稻日记的两段话。

  稻鸭共作是一项复合种植养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农牧新技术,它主要利用稻与鸭的互患共生关系,构建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实现稻鸭双收益的最佳效果,在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情况下,生产出有机生态、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野性麻鸭。

  张存胜与世界有机稻米生产著名专家岸田芳郎博士、中国有机稻米生产著名专家沈晓坤先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洁田”牌有机大米以发展有机农业为目标,利用稻鸭共作模式,施用优质农家肥,生产有机大米。洁田有机大米产品曾参加上海、北京、广州等有机农产品博览会。洁田大米及野性麻鸭已被国家权威机构认证为“有机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现已建成规范化生产基地1000亩,可生产有机大米30万公斤,野性麻鸭3万只。

  据介绍,“洁田”牌有机大米市场热销、优质好吃。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有机种植,稻田禁止施用化肥、农药,洁田大米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

  春季栽培,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稻鸭共作有机大米种植基地,采用每年一水稻的种植模式。4月15日育秧,5月10日大田机械插秧,比传统麦茬水稻插秧提前30天左右,积温多260度。春米生长期长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及条件,自然成熟有利于曹养成分的积累,加工出的大米口感醇香、筋道。

  品种优质,株高85公分抽穗,页面宽长是黄绿色,糖型散装,每穗120粒左右,米质外观光滑通亮,米粒形状较短,比普通大米含量高,营养丰富。

  就这样,通过“全自然耕作”模式,这里的生态稻米和“鸭护卫”特别畅销。王楼镇周边不少村民都过来预定麻鸭,这些鸭子每只1.5公斤左右,售价85元一只,对于无公害、散养的麻鸭来说,这价格不算高。

  等鸭子处理完,层层环节都精心“呵护”的生态稻鸭米也将面市,经过真空包装,市场价格为12.5元每斤,价格是一般大米的3倍多。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米价格比一般的米高这么多,其实我们的利润并不高。” 张存胜说,一般我们的稻鸭田为了给鸭子留出活动的空间,水稻栽培的密度要比传统栽培低上很多,因此每亩地大概要减少300多斤的稻谷产量,另外,田间日常管理看护的费用相对于传统栽培也是增加了许多。

  他粗略算了下,生态种植虽然产量比普通水稻产量低,但价格相对较高,受市场欢迎,因此效益还不错。前两年,靠着口口相传,张存胜的大米基本都能销售完。

  品牌做亮,毕生追求

  采访张存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没有一般商人的急功近利,满脑子装的都是真心实意振兴范县大米品牌,提高大米品质。

  他自己的大米展销平台打经常打着范县大米的牌子。他已经连续四年给南方航空提供有机大米,赔钱赚吆喝。他还带领周围村民致富,自己带了周围大赵村、赵海村十二户农户。有人说他有神经病,他满脑子都是研究稻米。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了一套严密的科学理论,十二年如一日,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进行。

  从2008年开始,张存胜注册资金达225万元、有办公场地及加工车间2600方米的稻鸭共作有机大米种植基地100亩开始运营。基地滨临黄河,土层深厚,引用优良的黄河水种植水稻,注重优质农家肥的施用,周边无工业污染,适宜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近年来,基地在省、市、县有关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合作社获得了新智力、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合作社现有精米加工生产线1套;仓库700平方米,精米包装车间620平方米,建有独立完备的检测化验室,年产有机大米3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

  2017年10月,“范县大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洁田”大米等近20个产品被评为有机产品,先后荣获“国家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017年,范具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企业代码:202954,为范具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作社插上腾飞的翅膀。

  范县人民将白茫茫的盐碱地,改造成了绿油油的稻田。结出了金灿灿的稻穗。范县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范县也因此赢得了“中原米乡,北国江南”的称赞。

  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日期正式授牌,标志着范县有机产业、生态品牌迈上了新台阶。张存胜认为,他努力把范县有机农业规模做大、管理做优、品牌做亮。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