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0:52:2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卢新松
“我会不会也感染了?”“感染了会不会死?”“我失去亲人怎么办?”……每天,蔡海丽都在电话中面对这些问题,一个电话一打就是个把小时,有时可能会需要更长时间。
这是河南省义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师蔡海丽每天的工作状态。她也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是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者。
从一个一个带着焦急的心情打来求助电话,到一个一个充满信心而归,是蔡海丽把阳光播撒到她们心间的使然。
在特殊时期,医学救助已在前线,守好“后方”成为心理援助最重要的任务。蔡海丽说,她力所能及的就是要用专业为大家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温暖的阳光驱散疫情下的阴霾。
爱助他人 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
2020是庚子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疫情使不少人陷入了生存恐惧的危机中。自1月27日农历初三,蔡海丽接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社会公益部的邀请通知后,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接受前方对接一线武汉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助援任务。
当时,是蔡海丽负责前台接诊的,初步对来电者进行需求咨询,之后把求助者转介到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专家手上,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服务,更能“对症下药”。
蔡海丽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到,医务人员面对疫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失眠、噩梦、便秘等无时无刻不缠绕着她们。适应期过后,医务人员又开始出现其他心理反应,比如自责、无奈。尤其是接触过死亡病人的医务人员,当用尽全身力气还是救不回患者生命的时候,其内心则忍受着极大煎熬。医生不是神,只是普通人,要看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医疗处置都是有价值的,不能随便否定自己。此外,还要注意精力耗竭问题。医务人员长期白班夜班来回倒,身心俱疲。他们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去恢复精力。她会鼓励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示弱,并及时向领导倾诉,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
有人问:“心理素质不好怎么当医生?”的确,有的同学学医后害怕上解剖课,怕打针输液,怕接触患者,像这样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是无法走上临床岗位的。但我们不能保证一个人永远没有心理问题。因此,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援助很有必要,目的是确保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打好每一场硬仗。
咨询热线正式开通后,蔡海丽全力以赴,宁愿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会儿觉,也要守住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理防线。因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四班倒制度,导致全天休息时间无法固定,于是她决定24小时无休在线接诊,仅仅用了48小时就打通了与前线医务工作者及后方心理援助专家导诊团队顺利对接的绿色通道。她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的热线,给她打来电话,解决倾诉者面临的心理问题。
疫情以来,蔡海丽陆续接到了从各地打来的心理咨询电话。人们向她诉说着自己的恐慌、无助、绝望、愤怒等情绪。
蔡海丽用倾听的方式,收集着这段时间难以启齿的故事。从倾听到记录从分析再到开导,蔡海丽超负荷的运转着,与病毒带来的负面情绪对抗。
“人的心理恐慌是在身体之后,面对疫情人们第一时间关注的是身体健康,确认无恙后才会转入心理恐慌部分,随着疫情时间的拉长,对疫情的恐慌和焦虑,则会越来越多。”蔡海丽告诉记者,这些天每天都会接到四、五个来电,看似数量不多却涵盖了有社区工作者、个体经营户、普通群众等,每个电话基本时间是25分钟至45分钟左右,有时还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会选择音乐疏导、心理测试等不同的疏导方式,疫情之下做好情绪的安抚特别重要。
隐藏自己的痛 笑着为他人卸包袱
在做好广大服务对象心理咨询的同时,蔡海丽的痛苦却无人能够替她分解,她隐藏着自己痛苦的一面,每天笑着为他人卸包袱,这种甘愿为他人奉献的敬业精神让熟悉她的人都暗生敬佩。
蔡海丽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再婚后她倍加珍惜这次姻缘,一边照顾两个孩子,操持家务;一边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努力为他人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2017年底,蔡海丽发现丈夫对自己感情不忠,转移家庭财产,并逼她同意过一夫两妻生活,否则就离婚。听到丈夫荒谬的想法,她断然拒绝。
天塌下来了。丈夫的背叛让蔡海丽十分的无奈无助,生活的艰辛可以克服,心灵的创伤却无法愈合。她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监督学习的同时,还要不分昼夜的为咨询人员解答心理困惑。屋漏偏逢连雨天——家里的暖气爆裂,照明灯坏掉,疫情时期又找不到人来修理;没有了暖气,她只好让孩子们穿得厚一点,强忍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痛继续为他人服务。
不久后,蔡海丽接到法院送达的离婚判决书。看到判决书内容的那一刻,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与她共同生活过的丈夫对她的“关爱”,顿感天地旋转,大痛难以言表。当时如果不是两个孩子在身边搀扶,她会一头栽倒在地。她说,如今她不再记恨丈夫,不在记恨一个没有人性的 “人”了,因为不值得。她痛恨的是法律对她的不公!
蔡海丽继续为一线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在简短的交流中,服务对象不停地重复“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来的”这句话。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他担心与对方接触是否安全的直接表现。他又重复说道,“这也没办法,这是我的任务!”
蔡海丽对他说:“这个村人员成分相对复杂,这是你最担心的事情对吧?但你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村里人口密度比城市的居民小区小得多,多数人家都有自己的院子,这对疫情防控来说是好事啊!“几句简单的分析,让服务对象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
蔡海丽在心理服务过程中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不讲大道理,要给出适当的、简单的建议。她给这位社区工作者的建议是:“边工作边唱一唱,边走路边吼一吼!”一番沟通后,电话里蔡海丽听到对方舒心的笑声,这才放心的放下电话离开。
期到待春暖花开 繁花共安全同在
日子要向前走。蔡海丽擦干眼泪,强忍着痛,继续投入到为他人服务中去。她在日常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又接收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护研社推荐32人次。其中接受助援8人。接受临床问答5例。接受护研社提灯讲堂专家讲座10个问卷反馈表,临床问答2例,28人接受助援。由于此次心理疏导服务工作比较突出,专委会给了她特别嘉许和认可,并函告义马市有关部门给与嘉奖。
除了热线电话的咨询服务,蔡海丽还针对医疗单位、社区、学校等一些人员急需专业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她针对疫期居家的学生和家长,分别录制了学生版、家长版两版网络课程,告诉大家特殊时期一些亲子间的沟通技巧、如何科学地做好每天的计划安排等等,帮助学生和家长们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好居家时间,不让光阴虚度。
“从心理专业角度而言,疫情过后,当公众心理突然放松下来,很多问题反而会涌现出来。我们在接受现阶段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在抓紧安排咨询者的回访工作,加强学习和团队建设,为后续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做好准备。”记者见到蔡海丽时,她谈得最多的是心里一直在想如何为她人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大爱、坚强、包容、无私的品格溶于蔡海丽,走进蔡海丽的人生历程,记者了解到,她祖籍江苏启东,父亲是位军人,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带着家眷去了青海高原。父母退休后带着当时不满十岁的她回到故乡。在她十六岁那年父亲病逝。十多年里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影响,她知道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包容,她继承了父母优秀的素养。
父亲去世没多久,母亲为了蔡海丽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带她来到河南省义马市的亲戚家里生活。她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生活上处处帮助亲戚料理家务,学习上勤奋刻苦,付出终有回报,蔡海丽从一个初中生走进了心理学研究生的殿堂。
蔡海丽平凡却温暖,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主动站出来,充分发挥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技能服务她人。她说这是心理咨询师应有的责任,哪怕再危险、再困难,也要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尽快控制疫情,期待春暖花开时,繁花共安全同在。
现在虽然已是五月中旬,疫情防控级别已经降至最低级,但蔡海丽每天仍然不停地在为人们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和医务人员尽早从疫情的阴影里走出来。大爱无疆,蔡海丽通过话筒传递的声音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