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基层干部

开拓 创新 为民——记河南省汝阳县救助管理站站长刘红杰

2019-09-12 14:04:3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卢新松、陶 军/文图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反复流浪的难题,他深入乡村、社区找原因,查苗头,大胆开拓创新,创立了源头预防模式。精神病人、重度边缘性贫困人的救助服务一直是救助领域的困境,他勇于探索,协调精神病专科医院给予适当优惠和民政部门的政策保障,协同家属劝其住院治疗,让部分重度边缘性贫困和流浪精神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和安置,不仅解决了因精神病人导致贫困的家庭实现脱贫,还减少了他们外出流浪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一件件,一例例……这个开拓创新为民的人就是河南省汝阳县救助管理站站长刘红杰。

  知难而进谋发展

  2012年10月,刘红杰怀着对救助事业无限执着、对弱势群体无限慈爱之心,来到在流浪乞讨救助保护工作岗位上。当时的救助管理工作没有阵地,办公用房是租来的,没有人员,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当三个人用。没有救助车辆,只能租车。街面上时不时有流浪乞讨的身影,这个救助了,那边又有了。刘红杰就不知道什么叫下班,他不是在救助受困人员,就是在去救助的路上……

  上任之初,刘红杰就开始谋划,针对救助管理站实施落后的现状,他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县财政先后投资180万元,抓站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办公场所,达到“四有”标准,有办公场所、有安置房、有救治医疗点、有救助办公用具。设立了办公室、值班室、处置室、心理疏导室、文化活动学习室、入站观察室等,配有办公桌、档案柜、沙发、空调等办公设施,保证救助工作正常开展;站内设安置房16间,床位48张,安置房中央空调全覆盖,有专业的洗浴配套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专业的医疗机构驻站,站内有专业的医疗人员,站内门诊医疗点,实现救助对象在站内就能得到基本诊治和用药;购买了摄像机、照相机、电脑、打印机、救助用车等救助办公用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拓创新助力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反复流浪是救助的困境,不仅牵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带来诸多社会治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刘红杰一直在探索,建立边缘性流浪乞讨群体信息网,搭建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信息比对平台。为使救助处置工作有效开展,刘红杰带领工作人员将全县重点人员和外地流入的人员分类建立了个人信息库,确保救助对象能及时处置。建立全县边缘性流浪群体档案。对边缘性流浪群体的个人基本信息、图片信息和监护人信息逐人进行采集,建立纸质及电子档案,村(社区)救助服务点、乡(镇)救助管理所、县救助管理站各一份。建立信息比对平台。县救助管理站根据全县边缘性群体信息,将流浪情况分类整理,按照精神病、智障、孤儿、单亲等类建立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信息比对平台,该平台实行县乡村信息共享。若辖区内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即可通过信息比对确认找到住址,使其得到最快的安置或返乡,从而提高处置效率;对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该信息平台定期更新,由村级核对,乡(镇)汇总上报,县站更新。尤其是对县外流入人员逐一建立档案,纳入信息平台,建立了与周边市县的联动处置机制,使县外流入人员能及时得到安置。

  建立城区求助网,完善流入人员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城区面积大、流入流浪乞讨人员多、不易及时发现的特点,刘红杰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将县城9个社区划分为211个网格,通过“一牌两卡三员”的形式,做到早发现、早救助。设立求助引导牌。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立16个固定的求助引导牌,公布县救助管理站、城关镇救助管理所位置、求助电话,提醒城区居民履行劝导义务,报告救助信息,当好义务信息员;将县城298名保洁员、65名治安巡防队员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汝阳神鹰救援大队参与流浪乞讨救助的30人聘请为兼职信息员,并分别为他们每人发放一张温馨提示卡,提醒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后及时劝导、及时报告;明确网格员。在城区9个社区211个网格各选配1名网格管理员作为专职信息员,负责本网格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劝导、报告工作,并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达到了县城每个区域的全方位监控。

  建立爱心监护网,完善本地人员外流防控机制。救助工作重点是防止本地重点人员外流。为此,刘红杰的团队对有流浪乞讨史的边缘性群体建立了“四级爱心监护网”,即家属的亲情监护、邻居的爱心监护、村信息员的随机监护、乡镇救助管理所月回访监护。同时给每名监护人发放一张亲情监护卡,给左右邻居、村信息员发放一张爱心监护卡,提醒履行监护责任和义务。当县救助站和乡救助管理所接到监护人的求助信息后,县站向县内各乡(镇)和兄弟市县发布协查信息,并在电视台、报纸刊登录寻人启事,力争及时、就近使流浪对象受助回家。

  关怀帮扶筑牢流浪人员幸福家园

  刘红杰根据流浪群体的特点,因人施策,分类施助,确保最大限度控制流浪。结对帮扶,他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将全县每名边缘性流浪人员分别确定1-2党员干部进行帮扶,解决其生活困难,教育其自食其力;分类帮扶,根据边缘流浪人员自身情况,对全县191名无劳动能力且法定监护人无抚养、扶养、赡养能力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病、灾和突发事故引起生活特别困难的进行临时救助;对47名具有劳动能力者,由乡(镇)、村适当安排保洁、门岗等公益性岗位;对留守儿童、困境未成年人,落实监护人,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建立心理咨询室6个,及时为留守儿童和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同时根据边缘性群体重点人群档案,对冬季经常流浪的精神病患者,落实定点医院,协同家属劝其住院治疗,最大限度地保证重点人群安全。通过多途径的解困措施,稳定了流浪群体,减少了流浪机会,避免了流浪群体恶性事件的发生,筑牢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幸福家园。

  有人将救助管理工作比喻为一盏灯,一盏照亮所有黑夜中孤独灵魂的明灯。刘红杰就是这盏灯的提灯人,提着灯,去寻找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提着灯,去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他深知,这盏灯,会给流浪人员带来温暖,这盏灯,会给想家的人指明方向,这盏灯,会给困境儿童带去未来的希望……在救助路上,刘红杰是想别人所想,急别人只所急,积极转换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使流浪乞讨人员“有裹腹之食、御寒之衣、娱教之所、返程之资、医疗之需、就业之岗”。刘红杰用双肩为流浪乞讨人员撑起了一片蓝天。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