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10:1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89.2%的城乡居民对反腐败有信心
“96.7%的领导干部、96.5%的普通干部、93.4%的专业人员、90.9%的企业管理人员、89.2%的城乡居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这组数据出自《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7》一书。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承办的《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7》(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状况进行全面跟踪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展示了课题组问卷调查、国情调研等研究成果。
《蓝皮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及成效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社会认同和期待,并针对金融与社会组织领域腐败、微腐败、不作为和慢作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四风”问题反弹危险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1.正风反腐成效显著,惩处力度大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7年10月,经党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18.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其中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
《蓝皮书》指出,正风反腐成效显著,惩处力度大增。打“虎”不停歇、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树立典范,纪律的发条越拧越紧;制度执行力明显增强,问责制度更加健全,监督执纪更加严格;社会廉洁意识提高,公职人员纪律意识、廉洁观念增强,公私不分的现象大大减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各地制定乡规民约,对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的歪风习俗等作出新规定;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的反腐败,到中国来学习反腐败经验的国家和人员越来越多。
“八项规定给干部送来了健康和幸福。”《蓝皮书》指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干部的工作业态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干部不用忙于应酬喝酒,锻炼身体、读书、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参与健步、读书会等活动越来越多。
党员干部逐步习惯在受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崇廉尚洁的社会文化土壤更为深厚,党员、群众的信心度和满意度大幅上升。《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99.3%的普通干部、99.6%的专业人员、95.1%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腐败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或‘腐败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比2012年分别提高11.3、29.4、34.1个百分点”。
2.加大金融、社会组织、扶贫等领域腐败行为查处力度
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另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消除存量、遏制增量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蓝皮书》指出,“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遏制住的问题和势头仍有反弹的危险。
一些藏在暗处的腐败值得关注。社会组织中已查处的腐败行为与群众期盼有更大查处力度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金融领域的腐败隐蔽性强,危害性高,行业协会监管不够容易导致腐败;有的领导干部退休后利用原来的职务影响、人脉资源等打招呼、当说客,牟取不正当利益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私营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作为和慢作为等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干部收手收敛但心未收,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和福利被清理后,牢骚较多;问责力度不断加大,怕被问责求自保缺乏干劲,有的推诿扯皮或压事不办;有些公共服务群众体验感差、回头率低,差评率高,一些办事人员服务意识“掉线”。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可小觑。《蓝皮书》指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治理效果好,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地方以会议落实会议;有的调研检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扶贫”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有的产业扶贫盲目跟风、劳民伤财;有的搞“数字脱贫”,将项目资金投向个别的点,用来打造考察调研的专线,“盆景”之外却是大片的“盲区”。
对此,《蓝皮书》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深挖细查社会组织、金融、扶贫等领域的腐败问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大对私营企业内部腐败的查处、打击力度;倒逼责任,进一步向基层传导正风反腐压力;加大对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的专项治理,专项巡查打击农村腐败;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完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集中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
党的十九大奏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征程。《蓝皮书》指出,相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本报记者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