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09:24: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马铃薯,是我国的第4大粮食作物。由于它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广泛种植。目前,我国常年栽培面积达9000万亩,居世界首位。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300万亩,其中早熟种类仅占15%。而且,由于优质种薯缺乏,病毒病引起的退化普遍发生,早熟区普遍采用中熟品种替代种植,产量低品质差,亟待研究和攻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带领的马铃薯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国家支持下,历经23年攻关,突破了马铃薯早熟品种退化快、品种选育可用资源缺乏、育种技术落后等瓶颈。2017年,他牵头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多年的研究中,金黎平带领团队以早熟优质多抗为重点目标,从国内外收集了马铃薯种质资源2228份,率先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鉴定分析了103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217个审定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和619个审定品种特征特性数据库。其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开发了早熟性、圆薯形、耐寒性、青枯病抗性和病毒抗性辅助选择分子标记6个,筛选准确率达到94.9%以上。
此外,团队还创建了马铃薯茎枝菌液共培养法青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苗期离体叶片耐寒性鉴定技术:前一项技术实现了技术耗时短、场地少,成本低、通量高,尤其是鉴定时间比灌根法缩短17天;后一项技术与田间霜冻法鉴定结果极显著相关,且条件易控、通量高。另外,他们还通过一系列措施,结合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鉴定技术,建立了高效早熟育种技术体系。
综合应用上述技术,他们筛选创制出早熟、高蛋白、抗病等优异种质资源62份,并以4份资源作为亲本,采用高效早熟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以中薯3号和中薯5号为代表的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优质多抗新品种,实现了早熟品种更新换代。
其中,早熟抗旱广适新品种中薯3号突破了早熟品种不抗旱和广适性差的局限,扩大了早熟马铃薯种植区域;早熟高抗晚疫病新品种中薯5号,突破了早熟品种不抗晚疫病的瓶颈,创造了早熟品种在晚疫病重发区种植先例。目前,中薯3号和中薯5号成为国内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2个自主培育早熟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498.9万亩。
早熟优质抗病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据统计,2016年,中薯5号平均亩产达4121公斤,亩产值超过1.1万元;2016年,我国早熟马铃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45%左右,约4000万亩,经济效益显著可见。
此外,金黎平还带领团队创新了病毒快速脱除技术,使成苗时间减半,成苗率提高3倍,病毒脱除率提高一倍以上,组培光调控减少一半能耗,并建立了优良品种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5项标准、获1件国家发明专利……(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