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 09:43:05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曾庆伟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为吉林省东部山区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春访露水河,感受养蛙人产业发展的紧迫感,更感受到他们走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让绿水青山增值的坚定信念。
4月,林蛙出河,看它们如何回到出生池塘,繁育新生命,驰骋林海“牧场”,守护绿色资源。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深山,去探寻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林蛙养殖的生动实践。
山高水长,林蛙在密林山水之间演绎“传奇”
进山,久已成梦。
养蛙为业,护林增绿。分布在抚松县露水河镇有八大林场,在露水河两岸,“宅”在深山里有214户养蛙人,他们的故事跟林蛙一样传奇。
从长春到露水河镇,乘大客车去要花5小时;从露水河镇到与延边搭界的汉宁沟村,即小营子大河,开车要1个多小时。
今春养蛙人孙清森进山后已半月有余;2017年秋天经过山上40多天的劳作,他与同伴开车出山时,半路抛锚,好在二人都是“万能工”,一路修一路开,出山花了2个半小时。
出山带出的3只雌林蛙与其他雄蛙要被送上餐桌时,铁汉子孙清森声音走了调:“说实在的,这东西咱不吃,我们就靠着它发展。只有近几年,才吃起雌蛙!”
不吃雌蛙,把蛙卵当种子,春种秋收,让谁都可以把它当食儿的林蛙在林场发挥出最大效应。
进山难!记者发给孙清森的消息,他两天后才回复,直言进山路况差,要搭乘越野车才可进山。头一次联系他时,他以下山为由婉拒,这一次又是漫长的等待。
每季轮回的蛙鸣,是不可错过的“天籁”
等待,更能激荡起进山的向往。4月3日,记者去露水河林区的第一天,雪花飞舞,脚下黄沙土松软成泥。
桥下就是露水河。
捕鱼人与林场退休工人关注眼前的河水。“过去的鱼,只要想吃就有。”林场老工人尹专荣现在养乌龟想弄些鱼当食儿,便向捕鱼人询问河里鱼的情况。原来的露水河有柳根子鱼、鲫鱼,不过这次没发现鱼,原因是挖沟机作业时把河边的大石头挖走了,破坏了鱼的栖息地。林蛙因有老鼠、蛇、鸟等天敌,活得也不容易。
河里偶尔有林蛙下来,都是上游冲下来的。上游养蛙户叫张宏国和张庆余,都是自己经营。顺着路边的养蛙房向下走,便来到他们的林蛙越冬池和孵化池,但听不到蛙鸣。不过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看蛙房并已售出成蛙,准备购蛙卵孵化。不能看到林蛙,记者不得不在欣赏林区风光中返回露水河镇。
镇里的集市交易各种商品,其中不乏山珍,也包括林蛙交易,零售价格为25元/斤,销售电话就写在箱子上,交易可以在市场内,也可以在市场外进行。
如此大量地交易林蛙,会不会令林蛙越来越少?带着这样的疑问,4月5日,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搭乘前往西林河林场村民的车,奔赴西林河及露水河所在地的多处林蛙养殖场。
进山,碰到的第一位进山人是每天要挖上百斤药材的村民,他热情地载上搭乘人。第二次遇到的则是西林河林场林管站工作人员,并遇到第一户养殖户,他们正在看护房里的养殖用具。第三次遇到的便是此次翻过大山要见的人——细鳞河蛙源林蛙养殖场的当家人孙清森。
孙清森的皮卡车从山路上驶远,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蛙鸣。
深山访客,聆听一位养蛙人的“创业之旅”
在地图前,孙清森指着进山路和他的承包区域,打开了话匣子。
这片1084公顷林区的林蛙沟,他经营了24年,跑坏了3辆摩托车、3台汽车。现年他47岁,转业军人出身,原为林场工人,现有34处林蛙孵化池。现在,他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穿上靴子,走进泥地,来到附近的池塘,听林蛙唱歌。
这是在露水河里越冬,开河上岸后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的林蛙。泡塘求偶,新生命也在这里孕育,长成后回到这里,完成林蛙神奇的“洄游之旅”。
每有访客,孙清森便会带上他们看林蛙密布泡塘岸边的壮观场面,为养蛙同行介绍每处蛙场,他的理念是林蛙养起来后大伙都会受益。
温暖的池塘,林蛙已陆续产卵,孙清森把安全的卵放在池塘里,把能危害卵及蝌蚪的鱼及水虫通过捕捞,隔离到网外,这样的工作要持续到林蛙上山。每年4月初到6月中旬,春天看护林蛙,不能被盗走;其间捞卵,孵化蝌蚪,杀虫,不让它们得病,一直到上岸。其间有两个月休整时间,9月林蛙下山开始回捕,到11月才能下山。
养蛙护蛙是养蛙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天黑后,林子里动物的眼睛被孙清森的头灯照得锃亮,但他牵的狗就能让对方落荒而逃。在秋天把林蛙收回来晾晒在院子里,抓蛙人经过几日几夜劳作,已沉沉入睡,而守护这些收获的就是黑犬。
沿着露水河下游的河岸一侧,是孙清森他们去年秋天用于挡林蛙入河的障子,俗称趟子,间隔不远便有经过防腐处理的捕蛙井。抓蛙人捡起被拦住的林蛙,用摩托车载到一处。长长的趟子是养蛙人担当猎人的另一面。但他们有自己的原则:仅猎捕成蛙,抓大放小,让蛙儿入河越冬。
尊重自然,否则就要因此付出沉痛代价。就在2013年,林场沿河的树木采伐后,入秋洪水冲毁连通河两岸的三孔石桥,冲毁整座养蛙场,连孙清森的看护房也未能幸免。从那年起连年干旱,养蛙产量很低。很多林蛙场亏损,造成林蛙产业跌入低谷。部分林蛙养殖场因承包到期,将经营权拍卖,接续承包期缩短,造成养殖不能接续。
露水河林业局充分考虑到林场林蛙承包经营特点,遵循林蛙养殖规律,优先考虑原承包户的意愿,适当延长承包期限,保障经营有序开展。不过,目前能达到孙清森这样的养殖规模的人却不多。作为露水河镇林蛙养殖协会的负责人之一,孙清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授经验上,他说:一定要抱团发展,才能做强林蛙产业,让林蛙多起来,创造更多价值。
下山了,孙清森的皮卡车驶过石路、冰路、水路时如履平地,过检查站或者路遇见山人,都要说上几句。这时,他会不自觉流露出一种自豪感。他把林蛙带出山,让外面的人认识了他这个守山人的不凡。他的林蛙通过朋友卖出好价,虽然近几年因不利气候条件影响,有了不太赚钱的经历,但让小林蛙跳出大山的那份自豪,让他有底气,用更长远的眼光规划林蛙产业。在他的繁育流程中,林蛙成为林业的高产代表。
有消息称,养殖场附近准备建水库。这对孙清森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让这里成为集垂钓、品尝山珍鱼宴及林蛙产品于一体的休闲地,将不再是梦想。
有山有水有林蛙,更有孜孜以求的养蛙人。告别大山深处的静谧,身后传来蛙声一片,春意盎然,妙趣横生。那声音,清脆、响亮、充满生机,仿佛乡村振兴的足音,在山谷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