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10:28:21 来源:天山网 作者:秦金俐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米里其格村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近年来,在该村村委会主任乌云高娃的带领下,通过发展旅游业、现代畜牧业,不少农牧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近日,乌云高娃获得了“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荣誉称号。“荣誉属于昨天,明天从头再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服务村民,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她在颁奖礼上的一段发言。
对于生活了37年的米里其格村,乌云高娃认为努力让它变得更好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7月6日清晨,乌云高娃像往常一样出门, 她打算到草场看看牛的防疫情况。走出家门,路两边绿树成荫,崭新的牧民定居房在碧空下分外好看,她忍不住哼唱起来。一个骑车的人影远远地跟她打招呼。她定睛一看,是卖牛奶的艾力德。
“艾力德大哥,今天又卖了几公斤牛奶?”乌云高娃笑眯眯地问道。“10公斤!比昨天多卖了一公斤。乌云妹妹,多亏听了你的建议,养了新品种奶牛,产奶量比以前养的牛多了不少。”艾力德拎起空桶在她面前晃了晃说。
艾力德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他每月靠卖牛奶和奶制品能收入近千元,家里还有10头牛、几十只羊,日子过得如牛奶般香甜。
推动“大畜换小畜”受阻
五年前的一幕,浮现在乌云高娃的脑中。在艾力德家,乌云高娃建议他把家里的100多只羊卖掉一些,换成几头产奶产肉量高的品种牛。艾力德粗声大嗓地说:“品种牛没养过,亏了咋办?我家亏不起!”后来,她又去过几次,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对方借故走开。
2014年,米里其格村被确定为自治区级贫困村,172户牧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9户。“让牧民过上好日子,还是得从改善传统养殖业想办法。”乌云高娃说。
牧民们一直把羊和土牛当“金疙瘩”,但多年来,土牛老化,产奶和产肉量都不高,草场也不堪羊群的重负。乌云高娃一直为此忧心忡忡,她从其他牧区了解到,采用大畜换小畜,改良牛的品种,减少羊的数量,牛的奶和肉产量大幅提高,虽然牲畜数量少了,收入却能提高很多。
乌云高娃的提议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接下来就是做牧民的思想工作。类似艾力德家这样的“软钉子”,乌云高娃碰了不少,推进羊群换牛群的计划受阻,乌云高娃急得上火,嘴角起了泡。“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她无数次问自己。
“可以尝试通过良种牛与本地牛杂交的方式,实施良种牛冷配技术,让牧民先尝到甜头。”查干屯格乡畜牧技术人员的一句话提醒了乌云高娃。乌云高娃继续努力给牧民做思想工作,一些牧民接受了提议。
挨家挨户推进良种牛冷配
乌云高娃和技术人员带着设备上山,挨家挨户实施良种牛冷配技术。牧民住得分散,有的住户之间相隔10多公里,他们骑马翻山越岭要走几个小时。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进山奔波,回到家累得连一句话都不想说。
被说服的牧民,也包括艾力德。2015年,艾力德家通过实施良种牛冷配技术产下的改良品种牛,产奶量大幅提高,他彻底心服口服了。那一年,他主动卖掉一些羊买了3头品种牛。现在,他家的牛发展到了10头。
艾力德时常在心里算经济账:“10头牛的收入相当于上百只羊的收入,且支付羊的代牧费少了,总体算下来收入提高了不少。”
2016年,乌云高娃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在她的努力下,两年内全村的大部分牛改良完成,养牛业已经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如今,村里在筹建奶制品加工厂,将邀请技术人员给牧民教授加工技术。乌云高娃说,明年奶制品加工厂运行后,可解决本村和邻村的牛奶销售问题,并可为至少3位牧民提供就业岗位。
开办牧家乐 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去完草场后,乌云高娃又来到村民巴特丘鲁家的牧家乐。羊肉、蔬菜、西瓜……巴特丘鲁一家已经在为中午迎接客人做准备了。
2018年的旅游季,巴特丘鲁的牧家乐收入数万元。2019年夏天,游客比2018年同期多了不少,让他对发展牧家乐更有信心了。“天天忙得很,越忙越高兴!”巴特丘鲁笑着说。
米里其格草原风光优美,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客。2016年夏天,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利局驻米里其格村“访惠聚”工作队投入资金在草原附近建了8间彩板房,打造米里其格草场牧家乐集群,免费提供给8户牧民经营。
乌云高娃还联系专业老师,给牧民们传授烹饪技术。当年,经营牧家乐的牧民户均增收1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底,米里其格村7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乌云高娃丝毫没有放松,她把精力放在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增加牧民收入上。
“我要努力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2002年,乌云高娃毕业后回到家乡,给自己定的目标,17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大学毕业生脸上的稚气早已褪去,但她为乡亲们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