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6:00:06 来源:央广网 作者:刘璐 吴媚苗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刘璐 吴媚苗)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科研人员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守护神。种子,则是农业科研的最尖端领域。
在中国的南端,有片神奇的土地,农业科研人员说她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她是“种子基地”,普通人说她是“光热圣地”。她,就是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从杂交水稻、高产玉米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从袁隆平到李登海,一位又一位的科学家在这片沃土上缔造着民族种业的神话。
我国育成的7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都经过了南繁基地。2008年,袁隆平的中稻品种“两优1128”经过8轮竞拍,最终以1180万元成交。这个比金子还要珍贵的杂交水稻品种就是在海南三亚选育出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指出:“南繁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技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重要基地。”
海南目前房地产开发火热,南繁育种基地的用地矛盾逐渐显现。从“与房地产争地”到长期稳定用地,南繁人究竟有多远的路要走?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南繁水稻基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洲师部农场,2003年签订300亩土地租赁合同搞科研育种,几年过去,海南省旅游岛开发越来越火热,原有基地用地被商业开发,土地已经基本被征用完了。育种研究员曾庆魁告诉记者,这正是目前南繁事业发展面临的窘境之一:被房地产等开发用地挤出。
曾庆魁:原来我们这边有300亩地,所以我们把楼房建在这个地方,一个地方住三个人、四个人。现在没有田了,房子再好对我们来说没有吸引力。我们更看重的是试验田,试验条件。
稳定的土地、配套的生活设施,是每一个南繁人翘首以盼的刚需科研条件。过去,企业和科研单位都是与农户签订协议租种土地,地块和地租都很不稳定,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各地为政,有些的房子建在了防洪道上,有些房子是建在基本农田里面,没有统一规划,时常发生用地矛盾。2015年的10月经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对南繁的基地建设和管理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至此南繁提升为国家的战略。海南省三亚市农业局副局长曲环认为,南繁育种核心区和保护区的建立是此次土地建设正规化的关键。
曲环:把南繁科研的基地进行保护,按照永久的基本农田这种情况进行特殊的保护。在规划里面涉及到三亚总共规划建十万亩的南繁科研育种的保护区,这个保护区里面把做南繁,科研育种的基地,引导到保护区里面去。而且在这个特殊政策里面,还有一个更特殊的政策,10万亩保护区里有一些是属于核心区,核心区是什么概念?就是南繁单位已经介入了,而且长期开展研究工作了,这种就把它列为核心区。
南繁育种保护区、核心区的建立,好似永久的基本农田的红线,对科研用地的用途进行管制,确保了南繁用地的稳定性。但是育种基地不同于普通农田,除了科学育种需要外,还确实需要一定的科研、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南繁规划还明确建设科研育种配套用地。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长林景山表示,这样大大解决了科研人员他的后勤保障问题,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林景山:新建的核心区一共是六块基地,都给了配套了六块的建设用地,一共是745亩。原来南繁单位的后勤保障用房有存在违规的,有些甚至劣违违章建筑也拆除,现在在新建的核心区,配套了六块的建设用地,就意味着保证只要在这六块配套建设用地上作为后勤保障基地,那么用地是合法的。
基地建设至关重要,基地管理同样不能放松。三亚市农业局副局长曲环表示,未来,国家南繁办要搭建南繁统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数据分析、田间管理等过程产业链式搭建。把巢筑好,才能引凤凰来。
曲环:一是要建科研的公共服务平台,现在很多专家,做了南繁的材料,田间新鲜材料出来后,马上要在多少小时之内进行科研分析,原来都是用飞机到马上托运回北京,现在要在当地打造这种科研平台,比较高端的,产品出来以后,直接到科研平台来。第二做田间机械服务,原来科研人员来的时候,他们自己还需要去联系机械,进行翻耕,或者深耕深种,现在我们来委托专业单位,打造田间的服务平台,一个电话马上服务到位。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李登海感慨,南繁让自己的育种生命延长了3倍。郭三堆说,没有南繁基地,就没有我国抗虫棉转化和产业化现今的发展速度。三亚南繁科技研究院院长柯用春说,至今,袁隆平的高产核心团队仍在在南繁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探索。
柯用春:像袁老师的那个超高产能,四期、五期都在三亚这边启动。一亩田两千斤,现在已经超了。这些成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极其重大的,南繁压缩了育种时间,加快了育种速度,使育种可操作的时间更多了,以前是二十年现在可以延伸到四十年。对现在国家这个粮食就是土地越来越有限,产量也要求越来越高,然后密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一块高产优质这一块也就是这一个方向和攻关了,现在目前应该说在育种人,在挖掘基因方面,挖掘高产、优质的基因方面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使育种更快、成绩会更大。
可以说,没有南繁一年三季的快速繁育,就没有今日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当前,国际种业竞争日益激烈,三亚市农业局副局长曲环直言,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较弱,科技尖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时不我待。
曲环:我们切实能感觉到我国种业跟国外种业确实是有一些距离的,他们的种子产业,在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针对性是比较强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有人讲过,抗旱基因,人家能够做到几月份出现什么样的旱情,来找对应的基因,而我国想找的抗旱基因,现在是在面上,还没有细化到这个点。
如今的南繁已经成为民族种业培育优新品种、锻炼人才、助推产业的重要阵地,引用育种专家曾庆魁的一段话:
曾庆魁: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还能守得住,还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继续生活,我就希望能改善改善条件把他们留下来,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