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19:05:22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长春8月30日电(记者孟含琪、金津秀)卫星定位种地,卫星监测灌溉,卫星“拍照”勘测……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高大上”的卫星正在吉林省的田间地头大展身手,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
“服了!还能这样种田!”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66岁的农民韩富种了一辈子地,对如何种水稻颇有经验。但他没想到,卫星的加入让种地模式发生改变。
老韩说,过去每到备耕时,上千亩的稻田需要手动拉闸灌溉。在开关闸门的17个小时里,还必须有人看着稻田,以防田地返碱、返盐。于是老韩和十几个村民排班,每人看一个小时。
2017年,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来到村里,通过承包土地建了现代化农场,几个大学毕业生负责经营。老韩被雇为田间管理员。
这家公司有一套自主研发的“云”灌渠管理系统,可以将卫星影像和安装在稻田里的感应设备结合在一起,地区形貌、水渠方向在卫星影像上实时呈现,类似于能提供实时路况的导航地图。如果田里缺水了,系统会自动预警,管理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远程发送开关水闸指令,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哪怕出差在外,也能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正在农场逐步普及,待到全部实施,老韩等人就不再需要手动开关闸,也不用轮流倒班看稻田了。
在吉林很多地方,“卫星+农业”都在发挥作用。在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院里,摆放着几台大型农机具。总经理陈卓给记者展示了卫星定位功能。用卫星做导航仪,只需把数据指令录入系统,启动后拖拉机便沿规划路线精准耕地。
“过去出险只能靠人。秋天出险最多,天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农田面积大,还只能抽查勘测。”中国人保财险长春分公司农安支公司副总经理张学民说。2017年起,研发运营“吉林一号”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利用卫星开展保险勘察,采取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让农业保险勘测变得更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