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教育培训

“十大建设”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017-10-11 15:28:5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 向朝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近几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进行部署安排,2012~2017年连续6个中央1号文件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提出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

  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业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建制,并通过教学班和农民田间学校等延伸覆盖到乡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一支拥有近2万名专职人员和5万余名兼职教师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队伍,成为我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多年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积极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大胆实践、主动作为。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规划和发展报告,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借鉴;通过调查摸底,遴选对象,积极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事务,使主体地位更加突显;通过构建信息工作资源平台,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围绕农业产业链开展培育,探索出“一点两线、全程分段”、“互动式、参与式、重实训”和“理论讲解+岗位实训”等培养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在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建立田间学校,创新教育培训途径方式;实施基层校长能力提升轮训计划,有效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经过几年努力,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成果日益显现,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广校体系组织实施的“百万中专生计划”累计培养人员突破110万;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和大学生村官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7.25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显著,近3年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量任务占比达到61.45%,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超过1400万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推动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破解正呈现出可喜变化。

  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聚焦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结构转型、方式转变”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也走过了破题立论、站位扛旗、试点示范的爬坡阶段,转入了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的发展新阶段。农广校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构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推动“三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全面领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与根本支撑。2016年,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造就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2017年进一步提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农广校体系应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九字定义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工作目标和方向,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在培育理念上,要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育内容上,要做到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并重,不能厚此薄彼;在培育效果上,要从“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三方面衡量,不偏不废。

  切实担当“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农广校体系要落实好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关于农广校“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指示精神,担当起2016年中央1号文件“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必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基地,让新型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并行,“两新”融合,协调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

  着力“十大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力

  农广校体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门机构,必须要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从10个方面寻求突破,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创新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谁来种地”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坚定信念、提高能力、奋发有为,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把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二是加强职能机构建设,明确定位,履职尽责。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明确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协助统筹、协调指导等职能,赋予农广校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对象库、选派学员等培育基础工作职责和制定分级分类培训标准、编制培育计划和方案、建立师资库和基地库、开发选用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职责,授权承办受理审核、建档立册、发放证书和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认定具体事务,建设好培育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基础工作平台。

  三是加强条件能力建设,强化支撑,保障服务。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共享资源,推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统一命名、规范挂牌,切实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等质量和水平。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水平,扩大影响。加快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通过健全专职教师选聘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知识更新培训,加强农广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和动员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推荐专家、教师和乡土人才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共同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五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突出主业,奋发有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承担培育基础工作,开展教学基本建设,承办认定管理事务,参与培育过程管理;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启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学历提升计划”,建立培训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分级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在管理服务、基地指导、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上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培训质量效能;继续做好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手段,根据农时农事,组织培训教师和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是加强教材资源建设,打造精品,推陈出新。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三大系列通用精品教材,构建完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生产经营等课程体系,形成系列精品教材。

  七是加强媒体资源建设,整合共享,营造氛围。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立衔接配套的教学资源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推介培育新模式新做法,遴选创业兴业典型,展示新型职业农民的风采风貌,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八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综合管理,提升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实行线上线下融合。推广应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实现农民在线学习,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线上交流咨询、管理服务和培训考核一体化。

  九是加强农民体育建设,健康为本,全面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创设农民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丰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供给,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动农民体育事业创新发展,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十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上下齐心,开拓创新。大力弘扬农广精神和优良作风,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发展,为加快构建一支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贡献更大力量。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