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头条

农业部就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和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017-09-15 15:34:00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

  农业部定于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下午15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实录: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雷刘功: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周末好。欢迎参加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我们请到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主任、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先生和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首先请宗锦耀局长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李克强总理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便利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措施。今天,正值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召开之际,从今天开始至19日为期一周。其中农村创业创新成果展示在上海主会场和北京分会场同时进行,同时农业部也在贵州遵义设立分会场呼应双创周活动。今天举行发布会正好恰逢其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农业部和各级农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下面,我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各地开展农村双创风声水起。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深入推进,一大批农村创业创新人员,投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他们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很多亮点,可以说是“三个越来越”:一是双创人数越来越多。涌现出特征明显的三大群体即返乡、下乡、本乡人员,既有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人员,也有具有城镇户籍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有意愿有能力的城镇居民等下乡人员,还有农村能人和农村青年等本乡人员,形成蔚为壮观的双创主体。据最新统计,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万人,创办的经济实体平均可吸纳7~8人就业;其中返乡农民工比例为68.5%,涉农创业占比为60.0%;农村双创人员平均年龄44.3岁,91.4%为男性,学历为高中、职高或者大专的比例为40.7%。这是一支庞大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红利。

  二是双创领域越来越宽。农村双创人员82%以上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类项目,广泛涵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绿色农产品、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并呈现交叉融合、竞相迸发的态势。他们中创办的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村各类中小微企业,目前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领办人员中70%以上都有外出务工经商、求学、服兵役等经历。三是双创起点越来越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主体素质更高,抱团创业更多,管理方式更新,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并且融入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去。据调查,54.3%都使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和营销产品,89.3%的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是多人联合创业、合作创业、抱团创业,广泛采用了个人独资制、合伙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

  二、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初见成效。各级农业部门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支持农村创业创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是建立双创促进机制,农业部发挥牵头作用,联合12部委召开推进协调机制会议;开展政策落实督查,目前有17个省份建立推进协调机制,12个省份制定了国办《意见》的实施意见。二是建设双创载体,公布了1096家农村双创园区(基地)目录,其中7家入选国家双创基地;很多地方建立了“农村创业创新网络平台”、12316热线电话和“工商创业咨询一点通”。三是培育双创主体,组织专题培训,举办创意大赛,27个省份3万多项目和人员参赛,最近举行了两场半决赛,遴选出40个项目和人员进入总决赛。四是加强双创服务,开展政策解读和统计监测,宣传推介100个优秀带头人,引导各地成立创业融资服务中心,对符合创业条件的人员给予创业担保贷款。今后将继续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政策措施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

  三、深入抓好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支持农村创业创新作为战略性、长期性、经常性任务来抓,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推进“五个强化”: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要加强政策的落实、督查和创设,使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返乡下乡人员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强化产业引导。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返乡下乡人员主动对接优势区域、对接新产业新业态和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强化主体培育。引导农村双创人员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去创业创新,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渠道,完成今年100万人的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四是强化公共服务。尽快建成一批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农业领域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制定园区(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是强化典型引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其示范带动作用往往胜于一堆文件,继续推广宣传一批农村双创优秀带头人和县级典型范例,组织好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把高手选出来,把榜样树起来。

  支持农村创业创新是一项战略性任务,需要多部门参与、协调推动各个环节,也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关心关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发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更好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为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雷刘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农民日报记者:宗局长您好,刚才您重点介绍了农村双创的情况,请问农村创业创新在提升农村新动能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宗锦耀:你的问题切中了要害,也是今天的主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这是个主题。近些年来,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越来越多,这些人既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遇到的一些矛盾找到了办法,也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农村有三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这么一种状况。所以返乡下乡回去这批人,既解决了这个矛盾,同时能够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四新”,一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要素,助推农业强起来。与传统农民相比较,返乡下乡人员有一定的资金技术积累,也有市场意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有先进理念。他们到农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可以为农业注入资金、科技、人才和先进的理念,推进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业能够转型升级。据调查,54%的返乡下乡人员利用了互联网技术,所以比较先进。[2017-09-15 15:27:00]

  二是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新渠道,助推农民富起来。我们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或者服务主体,既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又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还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贫困地区,如果这批人回去,可以带动老百姓脱贫攻坚,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实现以创新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据统计,在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的企业中有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或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这样能够使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这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和主要增长点,开辟了新渠道。三是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模式,助推农村美起来。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有利于带动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些人员能够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我们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这些产业,美化了整个农村,形成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些特色小镇、宜居乡村、美丽休闲乡村,探索了一条建设新农村的新模式。

  四是可以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力量,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返乡下乡人员受过工业化训练、城镇化的熏陶,既懂得城市又懂得农村,既会搞生产又会跑市场,支持他们到农村创业创新,能够以工业化的理念搞生产、以市场化的理念搞营销、以城镇一体化的理念搞融合,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增强农业农村对新变化的适应能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新动能增加在“四新”上,注入新要素、开辟新渠道、构建新模式、增添新力量。谢谢。

  记者: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针对《意见》,农业部出台了哪些具体措施?

  宗锦耀:

  去年国办印发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许多政策含金量。《意见》出台后,农业部按照要求,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总要求,实现了“五个一”的工作布局,构建一套政策体系,搭建一批创业平台,培育一批优秀带头人,总结一批典型模式,构建一个服务体系,这“五个一”的工作布局开展工作,使农村创业创新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创业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国办意见发布后,农业部第一时间与国新办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文件政策,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解读政策措施。我们还召开专门的视频会议,韩长赋部长出席并作讲话,对农业部门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向深入发展。二是建立创业创新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国办《意见》的要求,农业部牵头,由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组成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各个部门有关司局都是成员,共同谋划、协同配合开展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推动17个省也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农业部专门印发通知,督促各地结合实际,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细化深化政策措施。到目前,有12个省区市以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的实施意见,使这个政策能够更加配套、更加可操作。

  三是抓好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服务引导,把优化服务作为着力点,加大培训,把返乡下乡农民工列入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一百万人。同时参与组织返乡下乡人员实施五年培训行动计划。我们构建服务平台,公布了1096个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这些园区不是重起炉灶,而是把依法批准的各种园区都推荐上来,它们有什么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比较好的优惠政策、比较好的公共服务都在这里进行公布,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园区基地创业创新。同时,我们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培训,还有专家对口帮扶等各类创业辅导。四是树立典型,营造发展氛围。农业部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已经选取推荐了100个优秀带头人。今年,我们将继续推介农村双创带头人和县级典型范例,组织相互学习交流。同时,组织筹办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之,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在创业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国办意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抓紧干起来,尽快干出成效,使创业创新真正成为新动能。

  人民日报记者:针对农村的创业创新,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力度很大。请问各地落实的情况如何?下一步,农业部将会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这些政策落实?

  宗锦耀:去年国办发的意见给了“八个政策”大礼包,含金量很高,从政策扶持开始到社会保障,八个方面很具体、很实在。农业部不久前派了五个督查组对国办《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总的看,随着国办《意见》的贯彻和工作的推进,各地在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专门机构队伍来抓这项工作;有的把现有的支农资金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倾斜,为他们提供创业的资助券,给予政策性贷款授信;有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平台,为创业提供“孵化器”和“保育箱”;还有的制定“候鸟回归”计划、“春风行动”、“农创客行动”等等。比如,四川这些地方抓得不错,举办创业训练营,开展创业创新大赛,展示推介创业创新成果和项目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现在看来,12个省制定了实施意见,我们还要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这些政策真正惠及创业创新人员,让他们有获得感。

  下一步,要主动开展工作,抓好“五个强化”:第一,强化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采用多种形式千方百计让返乡下乡人员知晓政策、运用政策,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推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创业园区等这八个政策大礼包的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第二,强化产业引导。把促进农村双创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特别是要与“三区”“三园”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粮食生产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即“三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这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三区”“三园”,跟创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创业创新人员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发挥优势的特色化、小众化、中高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加工品,以及休闲旅游服务、电子商务这些服务业,提升创业创新的质量效益。第三,强化主体培育。适应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大方向,创业创新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引导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联合合作特别是股份制的形式,与当地的农民或者企业结合起来进行合作,而不是唱独角戏、跑单帮开展创业创新,这样结合起来更容易成功。

  第四,强化公共服务。建立创业创新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到各类园区创业创新,构建“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四位一体,上下游产业衔接的新格局。特别要搭建网络服务、网上创业、手机创业平台,发挥农村创业创新,我们建立了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农村创业创新产业融合网,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抓好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动态监测和统计调查分析,建立联系点制度,深入了解情况,帮助创业创新人员排忧解难。第五,强化经验总结。模式推广,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区域特色创业。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即刚才说的“三区”、“三园”,按照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也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开展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结合新技术创业,通过网络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发展电子商务。还要结合专业市场创业,围绕市场以销定加、以加定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档次。同时,结合规模企业创业,围绕企业功能延伸拓展,与企业配套发展,结合产业融合创业,把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和休闲农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互联网+等等融为一体进行创业创新。

  央视网记者:刚才您在第五项的强化典型引入当中提到组织做好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把高手选出来,把榜样树起来,想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宗锦耀:这个问题请我的同事潘利兵先生介绍一下。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举办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是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创决策部署,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农业部门顺应发展的潮流,履行工作职责的一项具体行动。目的是通过大赛把我们农村创业创新的高手和能人遴选出来,把成功的榜样和标杆树立起来,把创业创新致富的做法和经验传播开来,这样有效地激发农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荣誉感、使命感,为农村创业创新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这次大赛从去年11月30日农业部正式印发通知以来,各省农业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广泛动员,组织初赛,总体来说,从全国三万多个项目当中,通过初赛遴选出了320个项目进入半决赛。上星期两场半决赛刚刚结束,一场是在江苏的海安县,还有一场是在山东的东营市,举办了两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的半决赛,从320个项目当中又遴选出了4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总决赛将于今年11月在江苏苏州市举行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期间举办。这个博览会层次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大赛在这期间举行。通过初赛和半决赛的情况看,这次大赛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手来源比较广泛。既有大学生村官,也有返乡农民工,还有复转军人、科技人员、农村经营的骨干,以及工商企业负责人,体现参赛选手身份的多样性。二是参赛项目比较丰富。既有体现农业农村传统优势的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也有应用先进技术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还有倡导绿色发展的循环农业项目,以及符合三产融合方向的创业农业项目。项目特点也比较明显,层次比较多。三是比赛的流程设计比较新颖。这次大赛突破了过去一般赛事以比赛为唯一目的的做法,我们把大赛和知识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你去参加大赛,先期要给你培训相关知识技能,包括项目怎么展示出来,怎么样更深层次的把项目推进,我们都给予指导、辅导,目的是使参赛选手既享受到比赛的快乐,也通过比赛学习到知识技能,提升他的创业创新能力。总之,要把这次大赛办成比试本领、比拼项目创意的一个擂台,也要办成一个展示精彩、实现梦想的舞台,更要办成一个项目学习借鉴、交流合作的平台,真正达到我们大赛的目的和作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刚宗局长介绍情况的时候也说到,农业部门已经公布了1096家农村双创园区基地目录。我们想知道,下一步,农业部门会不会有针对的扶持措施来帮助这些园区基地的发展?

  宗锦耀:这个问题继续请潘利兵先生回答。

  潘利兵:向社会公布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的园区基地目录名单,目的是依托现有的开发区、农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和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规模种养基地等等,来整合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为什么要搞这个园区基地?关键是让返乡下乡人员以及在本乡的人员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供选择的创业创新的场所,以及提供他们更加便利的服务。另外,有这样一个园区基地,各单位、各部门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制定政策,增强协同性、精准性,这样我们共同来打造农村创业创新的政策高地、科技高地,引领农村创业创新的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整体发展。农业部在各地上报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名单基础上,汇集形成了1096个依法合规、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强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公布出来的1096个园区基地,年总产值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3000多亿元,创办的企业数超过5.3万家,直接在创业园区基地带动农民就业超过730多万人,已经成为农村创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下一步,我们围绕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要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制定一个指导意见。我们正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出台《关于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是12部委联合下发,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有一个整体的谋划和布局,对加强政策和方方面面的服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提供更强的组织保障。特别是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在完善服务功能、营造政策环境、推动资源整合、推动产城融合方面,我们要实实在在地为园区基地的创业创新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开展示范带动。在已经公布目录的基础上,我们再遴选出一批标准比较高、示范带动能力比较强的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进一步树立标杆开展典型示范,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形势。农业部将对已经公布的园区基地目录名单,根据园区基地实际运行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每年对外公布一次园区基地目录。三是加强政策落实和宣传推介。强化政策督导,首先在园区基地把农村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落地生根,真正落实下来。这是能使创业创新人员享受到政策实惠的一个平台,如果这个地方都不能落实,其他地方更谈不上政策落实。另外,要加强对园区基地的广泛宣传,让大家知道政策、知道有关便利创业创新的服务,进一步发挥园区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带动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建设蔚然成风。

  宗锦耀:园区基地是农村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这些园区基地有基本的条件,基础设施比较好,并且有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只有在这里创业创新才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且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园区和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我们12个部委文件印发以后,也希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能够宣传好这个指导意见,来推动这项工作。

  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记者:刚才宗局长介绍返乡下乡人员的这群力量,我们看到很多媒体报道说他们叫做“城归力量”,作为部委来讲,对于这一群力量来讲,他们给我们的农村带来很多好处,接下来部委对他们有没有一些政策的扶持,包括岗前培训这一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另外想问一下潘局长,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每个地方就像今天的灯光一样,热火朝天地在进行双创,有些地方有同质化的现象,你怎么看?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说避免从1到N的模仿阶段,更多的是从O到1的创新阶段,您怎么看待现在各个地方的双创现象?

  宗锦耀:你的问题问的很好。社会上说这是“城归”,过去海归回来叫海归创业,现在提出来叫“城归”。农村这个地方是一个广阔天地,人们都有一个田园梦,并且通过创业创新,可以让农业成为一个令人追求的一个产业,让农民能够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能够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城里人越来越多认识到这个问题,希望到农村去创业创新,能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梦想。能够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能够变田园为公园、变农区为景区、变农房为客房、变劳动为运动、变产品为商品,通过创业创新实现这“五变”。同时坚持“五以”,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创新创意为径、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形成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我们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路径,通过这些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通过农村的创业创新,能够带动强美富。

  潘利兵:关于开展岗前培训,这是农村创业创新首先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包括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五年培训行动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还有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以及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这类的培训工作非常多,让有创业和愿意培训的返乡下乡人员包括本乡人员能够接受培训。现在一年大概的培训量是100万人次,我们争取用五年时间,把已经在创业创新的人员都轮训一遍。对于返乡下乡潮流怎么看的问题,刚才宗局长总体作了回答,我再补充几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这些年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工确实是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现在两种情况都存在,总体上还是转移出来到城镇务工就业,同时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民工、复转军人,有些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这个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刚才宗局长在前面已经提到,热火朝天的情况就不进一步补充了。怎么看这种上下流动的问题。总体来说,这两种情况会并存,现在城市的一些情况大家都知道,返乡下乡的人数增加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潮流,形成了回流的新趋势,我认为这是好趋势,我们的政策取向既能够让农民从农村出得来到城市打工,又能让已经在城市打工的人员回得去,带动农民、带动农村创业创新,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对返乡下乡形成潮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城市这边来看,现在经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步伐比较快,许多行业用工力量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一些低技能的农民工可能就业的难度会增大。另一方面,从农村来看,这些年农村农业大有干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改善,农村改革逐步深化,特别是土地三权分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办证,农民吃了定心丸,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放活了。所以,随着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和双创力度的加大,包括农业各类补贴支持力度的加大,应该说营造了有利于农村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大家回乡创业的积极性,而且很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对故乡是有感情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只要给他们提供土壤,他们是愿意回到家乡创业创新的,有的成功企业家还回去带动故乡的老百姓一起致富。

  中新社记者:通过农村双创如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宗锦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双创的一种路径,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一定要把加工、流通、电子商务等结合起来,进行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打造,这样才能增收、增值、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部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整合供应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像我前面介绍的54%的返乡下乡人员运用了互联网技术来创业,82%的创业都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确确实实增强了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创业创新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去年年底统计,加工企业已经达到8.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2:1,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8万亿元,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的企业达70家。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食用类加工业占到一半,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集聚了3.5万家企业进入园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为亮点。前面我说到的“五养”、“五变”、“五以”,确确实实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融合,通过创业创新有效地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到去年,接待游客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10%。从2012年到2016年这几年,接待游客增长13亿人次,营业收入增幅达137.5%,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顺应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希望到农村有看的、有吃的、有玩的,看山玩水忆乡愁,打造这样的产品和服务,仅2016年从业人员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就业增收,产业呈现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进一步实现“五化”,就是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提升工程,让农村更有吸引力,让城里人去乡村休闲消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活力迸发。特别是以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这些新产业新模式为引领,使农业接二连三实现全产业链打造,价值链的提升,供应链的整合,经营主体融合共生,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增值收益,实现脱贫增收致富。我认为创业创新是一个根本动力,能够促进各产业的融合发展。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这些返乡人员是因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返乡还是其他原因?另外,他们现在做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业,我们也问了一些农场,他们都在做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加工,不太愿意种粮食,因为粮食收入不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对以后粮食安全的影响?

  宗锦耀:大部分返乡下乡人员是愿意到农村去施展他们自己的才华,他们在城里得到市场意识的熏陶,懂得一些技术,积累了一些资金,也有先进的理念,在城里生活成本很高,到农村创业,回到家乡,有回报家乡的情怀,也有一些城里人愿意到农村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关于种粮食的效益问题,并不是说种粮食就不挣钱,现在提倡家庭农场、合作社,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把成本降下来,也能赚钱。返乡下乡创业,更多的是一些特色、有优势的绿色产品,有特色的农产品种养加、电子商务、休闲旅游。这些人都是聪明人,能挣钱的肯定去干,不挣钱的他不会去干。

  雷刘功: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9月19日上午10:00时有一个以农业服务业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到时参加。谢谢大家!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