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头条

农业部就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2017-09-08 09:53:48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农业部定于2017年9月8日(星期五)上午10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江苏省农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雷刘功主持发布会

  文字实录

  雷刘功: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农业部种植业司曾衍德司长,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张坚勇副主任。同时还有我们农业部经管司赵鲲副司长、耕地质量中心谢建华副主任,农业部规划研究院的刘海启副院长今天也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

  下面首先请曾衍德司长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试点情况。

  曾衍德: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粮食局等10个部门和单位,以高度的自觉和担当的气魄,加强协调配合,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力有序推进

  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聚焦绿色发展和改革创新这一重点,明确工作责任、逐项推进落实,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顺利。

  (一)工作部署抓得早。去年,农业部、财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印发有关省份组织实施。今年初,农业部就印发了《2017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作了具体安排。同时,及早召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对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二)任务对接抓得实。今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比去年增加584万亩,共涉及黑龙江、河北、湖南等9个省(区)的192个县(市)。为确保试点任务落实,逐省对接,年初,农业部就与9个试点省逐一对接,将任务落实下去。特别是对休耕任务重的省,多次沟通对接,扛起试点责任。层层分解,各试点省将承担的轮作休耕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市)、落实到乡(镇)、细化到农户。压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省级农业部门与地(市)农业部门签订责任书,地(市)农业部门与县级农业部门签订责任书,县级农业部门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在此基础上,各乡(镇)与承担试点的农户签订协议书。

  (三)指导服务有创新。组织专家根据轮作和休耕种植方式的变化,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抓好落实。各地采取“结对子”的方式,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试点县(市)和重点乡村,开展面对面指导、点对点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5次派出督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和服务指导,解决轮作休耕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遥感监测有进展。对轮作休耕区域实施遥感监测,这是监督方式的创新。利用土地确权成果,报送试点地块四至信息,支持遥感监测系统。组织遥感专家分赴9个试点省,联合省级农业部门举办省、市、县三级参加的遥感技术培训班,对四至信息报送技术规程进行专题培训。

  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近两年来,各地在组织方式、技术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探索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省级统筹、责任到县。9个试点省由省级政府统筹安排,把试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县(市),分级负责、压实责任。各试点县(市)由政府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协调人力、物资、资金等措施落实。试点乡(镇)将任务落实到户到田。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轮作休耕都选择集中连片的地块,便于指导监督。黑龙江省把轮作任务集中安排在第三、四、五积温带的规模种植区域;甘肃省以村社为单元整建制推进休耕试点,集中连片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新型主体示范带动。内蒙古阿荣旗将30万亩轮作任务集中在18个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并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20万亩的轮作高粱订单种植。

  (二)探索集成了轮作休耕技术模式。各地创新了类型多样、适宜本地实际的轮作休耕技术模式。在轮作区,实行“一主”与“多辅”结合。“一主”,就是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多辅”,就是实行玉米与薯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蔬菜及饲草等作物轮作。在休耕区,实行保护与治理并重。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实行“一季雨养、一季休耕”,休耕季种植绿肥,防止地表裸露。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大力开展治理式休耕,休耕、治理、培肥同步推进,形成了“休治培三融合”休耕模式。

  (三)探索建立了轮作休耕的政策体系。在轮作上,注重比较效益。从现有的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看,轮作模式中的玉米大豆轮作,可按照1︰3的效益平衡点来测算。其他的轮作模式,可根据上一年的收益情况,结合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在休耕上,注重收入保障。目前的休耕试点,补助的标准都以收入不减为前提。大体上,一熟区的休耕和两熟区的一季休耕,每亩补助500元左右;两熟区的全年休耕,每亩补助800元左右,略高于土地流转费用。

  (四)有力推进了结构调整和农业环境治理。通过开展粮豆轮作、休耕区压采、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环境问题治理。种植结构优化。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面积调减3000多万亩,大豆增加1000多万亩。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缓解了玉米库存压力。生态环境改善。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地力水平。休耕季种植绿肥等作物,在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资源高效利用。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小麦休耕试点,平均每亩减少用水180立方米,共压减地下水开采3.2亿立方米。吉林省在东部冷凉区推行玉米大豆轮作,每亩节肥30%、节药50%左右;在西部易旱区推行玉米杂粮轮作,每亩节水1/3左右。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上述几个方面,更体现在地方主动推进、农民自觉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良好态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第二年。农业部将持续加力推进试点,保质保量完成试点任务,向中央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紧兑现资金。今年,中央财政安排25.6亿元资金,支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6月份已将补助资金拨付到省,大部分省已将资金逐级拨付到县。下一步,要按照与农户签订的协议,将补助资金加快兑现到户。

  (二)加强督促检查。按照试点方案要求,9月中下旬,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由司局级干部带队,分赴9个试点省开展督导检查,深入试点县(市)和乡(镇),进村入户下田,推动试点任务、资金、措施落实。

  (三)推进遥感监测。今年,凡是开展轮作休耕的地块,全部要实现上星上图。相关省份已陆续上报试点地块四至信息。我部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轮作休耕情况,适时开展卫星遥感监测,验证各省试点任务落实情况。

  (四)搞好试点总结。组织各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重点是总结各地在制度化方面的创新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广实施。

  谢谢。

  雷刘功:

  谢谢曾衍德司长的介绍。下面请江苏省农委张坚勇副主任介绍江苏省耕地轮作休耕的做法和经验。

  张坚勇: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江苏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有关工作。

  农业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以来,江苏针对耕地资源少、利用强度大、生产负荷重的实际,积极调研立项,率先开展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领导重视,政策促动。2016年农业部在全国9个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后,江苏省农委及时组织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征询江苏开展试点的必要性和重点推进举措,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2016年省财政专项安排5000万元用于开展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并将轮作休耕试点项目纳入省级财政年度预算,为政策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去年底,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到我省视察轮作休耕试点工作时,对我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使我省备受鼓舞。省委李强书记、省委常委杨岳副省长作明确指示,引起全省上下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组织开展。我省苏州、南京等地市级财政也主动配套,积极支持轮作休耕试点。

  二、科学布局,重点发动。我省轮作休耕试点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分区分类施策。重点选择在沿江及苏南等小麦赤霉病易发重发、生产效益低下地区,丘陵岗地等土壤地力贫瘠化地区、沿海滩涂等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以及土壤酸化、养分非均衡化等生态退化明显地区先行先试。由试点县自主申报,省里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确定,原则上试点县一定3年。各地申报积极性很高,2016年试点县数量为15个,今年增加到20个,并扩大了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实施范围,试点面积达到25万亩。针对我省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下一步拟将连作障碍严重地区也纳入到轮作休耕试点范围。

  三、创新模式,示范带动。我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主要采取轮作换茬、深耕晒垡、休耕培肥等三种方式,即在休耕区域倡导种植绿肥、深耕、增施有机肥。同一休耕区域农户任选一种实施方式。省级财政对休耕农户进行经济补偿性补贴,确保农民实施有意愿、收益不减少。补贴包括基础补贴和叠加补贴两部分。其中,基础补贴按照苏南100元/亩,苏中、苏北150元/亩执行。叠加补贴根据休耕方式来确定,其中轮作换茬每亩不超过100元,深耕晒垡每亩45元,休耕培肥每亩不超过100元。采取直接打卡、政府采购实物发放、村级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三种方式实施,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一年的实施,试点地区在改善地力状况、减少化学品投放、缓解季节矛盾、促进绿色增效等方面初见成效。今年以来,我省举办了两次大规模的轮作休耕示范观摩培训活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辐射带动。同时也进行以会代训加强培训。

  四、强化落实,管理联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求各试点县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工作班子和技术指导组,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乡镇和村组具体落实、农户精准实施、财政部门核查拨付资金的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强化实施管理。试点县农业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组逐级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乡镇与休耕农户签订试点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信息公示、监督检查、农户档案清册建立、面积核实,接受各方监督。三是强化实施效果监测。每个试点县至少建立5个监测点,跟踪调查项目实施前后培肥改土效果。

  五、规划引路,持续推动。为推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持续深入开展,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已将轮作休耕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列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江苏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7-2030)》(草案)和省太湖治理实施方案中。下一步,我省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推进,逐步建立符合江苏省情的耕地轮作休耕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

  谢谢大家。

  雷刘功:

  谢谢张主任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以耕地为主的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对农民收入是否会有影响?请问农业部有哪些措施保障农民收益不会降低?谢谢。

  曾衍德: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是我们在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中把住的一个关键点。的确,休耕会减少种植收益,轮作的个别品种也可能会导致农民收益减少。要让农民愿意开展轮作休耕,必须保证其收益不减少。去年中央在审议通过的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要给与必要的现金和粮食补助,但是我们这两年试验实施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因为粮食的价格不好算,都是现金。今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部分项目资金,支持各地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

  这一块我们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增加资金规模。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5.6亿元的资金,比去年增加了11.24亿元,其中我们轮作是15个亿,休耕是10.6个亿。重点用于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农户原有的种植作物收益,还包括土地管护投入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在实施方案中,在轮作上每亩补助150元,在休耕方面,对于说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在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一季休耕每亩补助500元,在湖南重金属污染区休耕两季每亩补助800元。这个标准基本与原有种植收益基本相当,农民还是接受的。

  第三,考虑创新补助方式。中央财政将补助资金分配到省,由省里统筹安排分配到县,由县组织实施落实到乡镇。同时允许地方在平均补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试点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对农户实施轮作休耕效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以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实行保基本、重实效的补助发放制度。

  此外,还鼓励各地结合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与农业示范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国家级扶贫县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项目,集约资金,提高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政策实施效果。谢谢。

  中新社记者:

  刚刚已经提到我们轮作休耕制度已经在192个县进行试点,还要将这一制度常态化、制度化,能否介绍一下未来农业部在哪些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完善。谢谢。

  曾衍德:

  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是一个制度化的探索,目标是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应用。重点从四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第一,在技术模式上要争取新的突破。重点把握两点:一是注重生产与生态相衔接。轮作休耕的区域大多是资源约束瓶颈、生态保护压力比较大的地区,干旱缺水、土壤沙化、面源污染问题也很突出。我们提出要以土壤改良、地理培肥、污染修复为重点。比如在东北冷凉地区,要建立玉米、大豆、杂粮、饲草等轮作倒茬的种植模式,在地下水漏斗区,要建立“一季雨养、一季休耕”的单季高产高效模式。在重金属的污染区和生态退化区要建立控害养地培肥模式。二是注重区域与作物相搭配。轮作休耕区的区域涉及到东北、西北,包括华北、西南等区域,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很大。我们说生态类型也很多样,要注重生态的多样性。在品种的组合上,选择豆科(大豆),还有茄科(马铃薯)和禾本科(玉米)等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病虫发生不一的作物进行搭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二,服务机制上取得突破。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探索“程序化”的管理,我们提出“三个一”,一套方案,压实责任。就是由国家制定轮作休耕的具体方案,由试点省份组织实施,以县为单位具体落实。一家牵头、多方协作,国家层面由农业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实施,省市县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开展会商,协同抓好落实。一定三年,滚动实施。轮作休耕的地块,是一定3年,相对固定,定点跟踪实施效果。另一个是,要探索“菜单式”的指导,我们主要想提出三种方式,套餐式服务,制定不同品种搭配,不同茬口衔接的轮作休耕模式套餐。定制式服务,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因需施策,对症开方,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指尖上服务,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手段,把技术要求发送给农户。

 第三,在政策框架上要取得突破。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补助标准要合理。要以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合理测算轮作休耕的补助标准。这一块注意两点,作物间收益的平衡,就是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种植收益变化,对轮作的补助标准进行科学测算,让不同作物收益基本相当。比如在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轮作,基本上是按照1:3的效益平衡点来测算,确定粮改豆的补助标准大体是150块钱。地区间收益的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市场价格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收入差异,合理测算休耕补助的标准。对承担休耕任务的农户原有作物种植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助,休耕一季补助500块钱,农民的基本收入是有保障的。另一个是,补助对象要精准。一是开展轮作休耕都要签订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二是资金要补给生产者。通过因为当前一些地方,我们讲轮作包括土地承包比例也越来越高。我们的补助资金一定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协议内容的方式,将补助资金发给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提高补助的精准性。

  第四,监管方式取得突破。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是过程监管数字化,采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验证,跟踪监测轮作区的种植变化,包括休耕作物的面积变化,轮到哪里、休到哪里,轮多少、休多少一目了然。同时,推进成效监管数字化,耕地轮作休耕的目标是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部制定了《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科学布置监测网点,长期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中国日报记者:  

  曾司长,刚刚您提到会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耕地的轮作休耕,这一块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曾衍德:

  卫星遥感监测现在应用很广,在我们农业应用上也很广,我们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开展遥感监测,是一种监督管理方式的创新。农业部提出以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契机,率先在卫星遥感监测上取得突破,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农业管理系统。重点是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区域上,全面覆盖。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基础是获取试点地块的四至信息。运用土地确权登记数字遥感成果,优先选择承包地确权登记完成或已确权登记将要颁证的县(市)承担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任务。鼓励以乡、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推进。从今年试点地块四至信息报送顺利。

  第二,在时间上,适时监测。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不同作物的光谱差异,进行作物的种植情况核查和面积统计分析。比如,河北地下水漏斗区一季休耕区,在小麦休耕3-4月进行遥感监测。湖南重金属污染区是两季休耕区,在早稻休耕的5-6月和晚稻休耕的7-8月分别进行遥感监测。

  第三,在成果上,建库上图。对各地上报的试点地块四至信息进行审核汇总,落实到图斑,建立试点地块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卫星遥感获得的影像与四至信息进行处理,比对核查轮作休耕试点任务落实情况。多了少了,一看就知。

  第四,在应用上,科学评估。卫星遥感监测结束后,结合实地调查验证,编制遥感监测报告,全面分析评估轮作休耕试点区域替代作物种植、休耕面积落实等情况。谢谢。

  新华网记者:

  我们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将来制度化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区域和规模,我想请问如何加强监管才能保证耕地轮作休耕落到实处。谢谢。

  曾衍德:

  谢谢您的提问。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要适时、适度扩大轮作休耕规模。规模扩大以后,如何保证任务落实到位,不能出现拿了补助又不轮作休耕的情况,有一个道德风险问题。工作方式要创新,重点是四个方面:

  第一,工作督导。这是常规的监督方式。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督导组到试点省份的重点区域开展督导,检查面积落实了没有、资金落实了没有。

  第二,遥感监测。这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监测的探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轮作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轮作休耕的任务落实情况。验证各省任务完成情况,为监督试点工作开展提供客观依据。

  第三,第三方评估。这是现在比较客观公正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中介机构,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展评估,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作出权威性评价。

  第四,地力监测。这是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农业部制定了《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在试点区域布置监测网点,监测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变化,为客观评估轮作休耕成效提供数据支撑。谢谢。

  农民日报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轮作休耕目的是在于休养生息和藏粮于地,未来农业部在土地保护方面还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曾衍德:

  耕地的质量问题非常重要。我们人多地少的国情大家都知道,在粮食供给压力下,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耕地质量退化严重。目前,全国耕地面积大概有40%出现退化。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下降,南方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第二,耕地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物。还有农膜的残留问题。中央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我们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

  大家知道,农业部今年成立了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重要任务是推进耕地质量的保护提升,借这个机会对我们的工作做一点宣传。在耕地质量建设上,介绍一下我们的考虑和打算。

  在路径上,突出“四字要领”:“改、培、保、控”。“改”是改良土壤,重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培”,是培肥地力。重点是利用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是保水保肥。推广深耕深松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是控污修复。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这四个字是我们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技术路径。

  在措施上,重点是“三个三”。一是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田。同时,以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耕地退化污染重点区域和占补平衡补助耕地为重点,开展退化耕地质量综合治理、土壤肥力保护提升、污染耕地阻控修复。二是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前,化肥利用率为35.2%。通过实施精准施肥减量,调整结构减量,改进施肥方式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这里跟大家通报一点,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们去年首次实现化肥利用量负增长,减少了19万吨。这是统计局刚发布的。三是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前,农药利用率是36.6%。通过推进绿色防控减量、推广新农药新器械替代减量、推行精准施药减量、推进统防统治减量,力争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我跟大家通报一点,我们农药已经两年实现负增长,效果还是明显的。

  二是开展“三项试点”。第一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2015年以来,每年安排5亿元,在东北四省(区)的17个县(市)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一套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第二是湖南重金属污染区耕地治理修复试点。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11-15亿元资金,在长株潭地区的19个县,推进镉低积累品种的筛选推广,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第三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6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安排10亿元资金,在北方10个省区开展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综合利用,重点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腐熟还田技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是强化“三个保障”。加快立法。修订《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依法推进耕地质量管理。健全机制。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研究出台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强化考核。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和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质量的责任。同时,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把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关。谢谢。

  雷刘功:

  张主任,江苏怎么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呢,请您介绍一下。

  张坚勇:

  我简单说一下,大家知道,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我省的农业生产强度很大。全省耕地面积6876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86亩。我省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在全国是比较高的,米袋子、菜袋子 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我们用了占全国不到3.9%的土地,人均不足0.9亩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5.8%的粮食和6.5%的蔬菜,这就使得我省耕地的利用强度、投入强度显得特别大。因此,我们有 了耕作制度的调整需要。在二、三十年以前,江苏一些地方实行三熟制,一年种两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后来改成了两熟制,一季稻和一季小麦,老百姓总结一句话叫“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就是种了三熟, 收了九成,种了两熟反而得到了十成。江苏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县市,大部分都是吨粮县,也就是一亩地生产了小麦800多斤,水稻1200斤,合计约一吨粮食。一吨粮食的背后是连续多年的高投入,这样使得我们土地长 期得不到休养生息。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部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后,我省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调查,自主开展了轮作休耕试点。

  针对江苏耕地比较分散的情况,我省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并重点选择在夏熟低产低效、土壤酸化盐渍化、生态退化明显的地区进行试点。我省轮作休耕的补贴标准比全国低,主要是根据休耕一 季的平均收益进行测算的。经过调查统计,大概一季效益在100-150块钱左右。我们补贴的标准就是减掉一季小麦的收益,再加上耕地管护的成本。我们强调的是轮作,休耕放在第二位。冬季这一季小麦效益比较低, 劳动强度投入又比较大,翻耕一下进行冬耕晒垡,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土壤整个质量能够提升。同时我们希望在晒垡的过程当中培肥,把有机肥加上去,种绿肥,在春季再进行翻压,把绿肥变成有机肥 ,把地力培好。有三种休耕方式:一种是种绿肥,一种是深耕,还有一种是培肥。根据三种方式不同投入的成本,进行叠加补助,苏北最多补到250元,苏南补到200元。我省实行一季休耕,两季都要轮作休耕的话, 江苏这么肥沃的土地上对粮食生产也有影响。

  通过一年的试点,效果很好。特别是在冬季培肥和轮作换茬过程当中,不种小麦,种了绿肥油菜、豆科植物,反而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大家都到农村去看看,豆科作物长出来的时 候,特别是红花草长出来一大片非常美。很多地方我们去检查的时候,看到年轻人都在绿肥田里拍婚纱摄影,说明轮作休耕的社会效益也比较好。我们今年试点扩大到20个县,今后我们也想得到农业部更多的支持和 帮助,把轮作休耕这篇文章做好,把我们土地休生养息的工作做好,让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使我省的土地产出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对轮作休耕试点的一种期待。谢谢。

  雷刘功:

  谢谢曾司长和张主任的介绍。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我们农业部新闻办准备在十九大召开之前,从今天开始召开系列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一场,我们以后每周要举办一到两场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的参加。我们下一场发布会是9月12号上午十点,也在这里跟大家介绍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有关情况,欢迎大家参加。以后的每场发布会,我们都会在农业部的网站上提前2-3天发布通知,请大家关注,也欢迎大家参加。谢谢大家。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