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农村网 > 头条

田野间的新变革

——从春耕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向

2017-03-08 18:51:02       来源:新华社    作者:董峻、管建涛

  “去年就开始调结构,新种了3000多亩鲜食玉米。今年继续调,打算扩到10000亩!”谈到今年的春耕生产,付海维道出了他的新原则——“跟着市场走”。

  老付是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官镇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家合作社是国家级规范合作社,耕种面积最高时一度达到3万多亩。

  不负春光好,人勤地生金。合作社的院子里,检修完毕的大型播种机、整地机、拖拉机一字排开,就等着投入春耕农忙中了。

  “2015年时国家还实行临储玉米政策。农民种的玉米只要符合质量要求,粮库都能收。”谈起当时,付海维觉得很轻松,“几乎不愁卖,价格还不错。”

  但玉米连年丰收、进口玉米又不断增长,导致库存压力很大。这就是所谓的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怪现象。国家收得多、市场销不掉,而农民得不到清晰的市场信息、还不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怪圈”就越来越大。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当年,东北改临储政策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方式,这意味着东北绝大多数玉米销售将走向市场,国家不再“包销”。

  这一年,老付的合作社大大缩减了籽粒玉米面积,改种3000多亩鲜食玉米和3000多亩青贮玉米。秋天一算账,用于企业加工的籽粒玉米一亩地挣100多元,用于饲料的青贮玉米挣200多元,而鲜食玉米能挣六七百元。

  黑龙江是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今年全省通过“稳粮、优经、扩饲”,计划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大力发展蔬菜、鲜食玉米等特色作物1000万亩。而对农民来说,增增减减的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多少。

  付海维就盘算着怎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经过去年小试一把,他看好了鲜食玉米市场,今年准备大干一场。

  “咱这不是跟风盲目调整,而是已经提前找好了市场,跟南方的企业签订了10000亩鲜食玉米订单。”老付说,“再不能按照老路子走了。以前种地靠国家,现在种地看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资深“三农”问题专家陈锡文日前表示,去年对东北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取得的效果比预期好得多。其经验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改革也会起很大作用。

  随着一年中第一个农忙时节渐次到来,今年春天的田野里也由此比以往多了很多新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各地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落实,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结构调整势头良好。

  据农业部预计,今年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玉米面积调减,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幅度较大,而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扩大。

  除了调减籽粒玉米、减少无效供给,农业部还提出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优质蛋白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大宗优质农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油料、地理标识产品等,拓展高效供给。

  虽不追求过高产量,但要确保产能提升,这是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内涵。对此,国家将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另一方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发端于2015年的农业新变革,从去年开始破题,如今在各地普遍展开、深入推进,人们预期今年将收获更大的改革成果,探索出更多的发展新实践。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