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探索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优化布局 提升能力
2016-09-25 10:21:1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云才
编者按: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浙江、上海探索和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从两地的实践来看,粮食功能区建设,有力地提升了现代农业水平。
谁说种粮不赚钱?
功能区种粮,种出了名堂
田成方,绿成片,眼前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晚稻正在抽穗扬花。这里,就是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镇沿江新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村里的种粮大户陈沿耿扒开晚稻窠:“这苗多壮实,分蘖也很好,今年晚稻丰收看来是没跑了。”过去,粮食品质上不来,产量不理想,到年底结算,基本也就是个平账。这几年,诸暨搞粮食功能区建设,配套设施上来了,粮食产量高了,质量有保障了,种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前年,家里老爷子一口气流转了500亩地,去年毛收入139万元,净收入有21万元。他本来在外地打工,现在子承父业。接手种田的事后,小伙子在结构上有所调整,今年300亩是双季稻,还有200亩是单季稻,单产在400到600公斤之间。“提高了复种指数,收入自然会高些。但我家流转的地肥瘦不均,有一部分不在功能区内。”小伙子有些遗憾。
一年四季跑上跑下,诸暨全市粮食功能区的大账在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伟祥的眼里,那是门清儿。
“效果就是不一样。没搞功能区建设时,大家广种薄收,现在不少高产的地块单产达到了850—950公斤。”沿江新村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30亩,2012至2013年间,按照省级功能区建设标准,由各级财政投入200余万元,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壤培肥、粮食生产机制和科技配套。
功能区建成的标志是“三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了水利设施,改善了田间作业道路,这一项投入了180多万元。农业科技配套:功能区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功能区有科技示范户26户,全年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0%。机制创新建设配套:沿江新村现有粮食生产、植保专业合作社2家,拥有农机中心、粮食生产烘干中心,集农技服务、农机服务和种子农资服务为一体,对功能区内及周边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
正是农忙时节,记者来到上海市松江区春风农场时,农场主李春风正在大田忙着除草。因为功能区建设国家投入力度大,现在种粮大户收益可观。去年,他流转土地360亩,净收入20多万元。“水稻单产提高到613公斤,过去想都不敢想。”他说,有些稻谷不达标,干脆就地转化,去年养猪1514头,净收入45.86万元。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调研员张野田感慨,“都说种粮不赚钱,浙江和上海粮食功能区建设,让大户和家庭农场种粮种出了名堂。”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供给,显现藏粮于地新格局
自身并不是粮食主产区,为什么浙江和上海这样的率先发展地区要推行粮食功能区建设?
农民的自发需求。“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浙江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书记周渭兴回忆,2007到2008年种粮比较收益低,当时很多人都抛荒了,年轻人都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农民不种田,手发痒呀!从那个时候起,新南村以村为单位,把农民留在家里的田集中起来,搞粮食生产合作社,实行统防统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这样,合作社种粮的心齐了。
接下来,浙江省在全省粮食推行功能区建设,新南村更不一样了。水稻单产稳定在600公斤以上,小麦产量是低一些,但两项合计,每亩毛收入1200多元,农民开心着呢!
对粮食安全战略的主动求解。民以食为天,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张合成说,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核心生产能力,确保重要农产品底线供给,浙江和上海粮食功能区建设的探索开了头、起了步。
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办公室主任王月星介绍,早在2010年4月,浙江省政府发文《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如何推进?王月星说,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建设吨良田为核心,浙江省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按照建设良田、使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长久保护,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
根据规划,浙江省到2018年将在全省建成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现在,浙江省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7886个,面积676万亩,其中,省级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18个,面积35万亩。上海市于2015年启动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分解并下达了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指标。目前,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已经基本完成,所属田块已经全部建立了电子地图。
从浙江诸暨、海盐和上海松江、崇明的实地调查情况看,浙沪两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带来了粮食综合供给能力的提高,藏粮于地出现了新格局,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对这样的新格局格外宝贝。
农田设施完善了。耕地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周边水系畅通,农田格式化,田面平整。区内排管分系,具有较高的防洪与排涝能力。田间道路成网,布局合理,能适应大中型农机下田作业要求。农田质量提升了。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改善了标准农田地力状况,达到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酸碱度适宜、耕作层厚度集中、理化性状优化、农田养分平衡的土壤培肥要求,农田总体地力水平良好。生产技术先进了。粮食生产功能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普及,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左右,水旱轮作、稻田养鱼、稻鸭共育等高效生态栽培模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服务体系健全了。培育发展种粮大户、规范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统一机械作业、育供秧、植保、烘干等服务,推进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完善补贴机制,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流转了1200亩地,许玉君、顾月英是浙江海盐县真正的“大户”,夫妇俩一心一意种粮食,心无旁骛。种粮每年净收入36万元以上,让两口子心满意足。
“政策好呀,粮食功能区规模达到50亩以上的田块,政府每亩补贴100元。另外,还有每亩综合补贴240元。说实话,种粮成本确实比较高,土地流转成本在海盐每亩就是800到1000元。稻谷指导价每斤1.65元,但稻谷水分和杂质扣除,综合算下账,实际市场售价也就是每斤1.2元。如果没有政策补贴,种粮肯定还是要吃亏的。”
在制度设计上,浙江和上海自上而下“划建管”,在几个关键点上着力推动。
划什么品种,划多大面积?浙江省和上海市都是粮食主销省,人多地少,粮地矛盾十分突出。为加强粮食供给保障,两地都把保障一定程度口粮自给率作为底线,固化相应面积耕地,用于粮食生产。浙江明确了口粮自给率应达到80%,规划全省建设800万亩粮食功能区的目标。上海提出,在本地实现20%的口粮自给,规划200万亩基本农田中选择80万亩进入粮食功能区。
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划进来?浙江要求划入地块必须具备地势平坦、田面平整、相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条件,并划定了省、市、县三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省级功能区面积在1000亩以上,市级在500亩以上。
财政如何扶持功能区建设?一是补贴机制。浙江省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给予每亩10元的水稻生态补贴,同时,对功能区内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粮食收购在最低价收购基础上每斤加价0.2元。上海市对粮食生产功能区规模化生产按照每亩11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土地租金补助,并从财政资金中单独拿出每亩200元作为建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奖励。二是统筹农口资金。浙江省将农口建设资金的70%统筹用于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省财政还按每亩10元的标准建立了基础设施管护专项资金。
一张蓝图绘到底,还要干到底。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建东说:“没有国土部门的图,没有发改和财政部门的倾斜投入,粮食功能区即使划出来,也建不起来,也难以持续。”
但是,粮食功能区建设的探索,还有一些问题亟须破解。一个重要问题是粮食功能区非粮化倾向。由于比较效益明显,粮食功能区非粮化一直比较突出。在浙江海盐县,葡萄种植收益为每亩8000元,甲鱼养殖为每亩6000元,蔬菜为每亩7000元,粮食种植每亩收益仅400元,部分粮食功能区存在着改种经济作物的冲动。
张合成表示,要制定定向政策,助力粮食功能区建设与管护,强调功能区建设的硬约束,不让种粮农民吃亏,使粮食功能区真正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显著”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