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头条

社会资本下乡指南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解析乡村投资兴业大潮

2019-11-20 13:37:52       来源:新华社    作者:董峻、赵久龙

  广阔田野已成为投资兴业热土。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资本下乡主体已超15万家、累计投资额超2万亿元。

  社会资本下乡的重点领域有哪些?如何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19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对乡村投资兴业形势和相关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

  投资多元、模式多样、领域广泛

  据韩长赋介绍,社会资本下乡不是新鲜事,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三次工商企业和资本下乡的热潮。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国营企业通过“星期天工程师”等形式将人才、技术和资金带到农村,助推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90年代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加销服、贸工农旅”一体化,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波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入乡创业,大学生“创客”、农村能人在乡创业风生水起。

  这一轮下乡的社会资本既有传统农业企业,也有房地产、信息、电商等企业跨界投资,以及相关专业技术、社会服务、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这些社会资本有的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有的与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农村能人合作,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带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还有的由村集体牵头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发展餐饮、民宿、旅游,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下乡的社会资本不仅搞产业,还投资冷链物流设施和公益性服务,既拉动了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改善,又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带动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空间广阔

  在乡村投资兴业的时机已成熟。韩长赋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政策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农村列为全面小康补短板的重要领域,制约城乡资源要素公平配置的藩篱逐步被打破。

  从市场容量看,全国有2800多个县、近4万个乡镇、58万个行政村,还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乡村振兴大幕已经拉开,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

  从市场需求看,营养健康、优质绿色的特色农产品,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乡愁浓郁、民风淳朴的农耕文化,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受到越来越多青睐。

  从投资潜力看,社会资本既可以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又可以参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农村污水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发展村庄规划、教育养老、乡村旅游、电商消费等服务业。

  从投资条件看,农村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加上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还有1500万高素质农民和350万家新型经营主体能够与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努力破解社会资本下乡瓶颈制约

  下乡创业选什么项目“靠谱”?韩长赋说,农业农村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乡村产业重点领域投资目录和负面清单,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他同时强调,要防止违规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从事非农产业,更不能侵害农民权益。

  针对用地难问题,设施农业用地办法即将下发,农村产业融合用地政策也在抓紧完善,将进一步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四荒地”等资源,努力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用地需求。

  针对融资难问题,推动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范围,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乡村。

  针对缺人才问题,研究出台支持“引人育人留人”政策,积极引入各类外来人才,同步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

  韩长赋还提出,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社会资本提供跟踪式、一站式服务。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双创园为载体,为社会资本和创新创业主体打造更多培训、实习和孵化基地。

  社会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

  “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不能农业现代化,农民边缘化。”韩长赋强调。

  怎么带动老乡?要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社会资本应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间的种养环节要尽量留给农民,并以订单、品牌和资本为“粘合剂”,带动广大农户进入产业链,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同时,要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现在农村缺少人气,重要原因是就业岗位少。社会资本下乡要引导适合农村的二、三产业向县域和有条件的镇村布局,为农民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门路。

  此外,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同步进步。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加大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力度,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发展机会,带领他们见世面闯市场,不断提升素质能力。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