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0:07:0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 隽 王 浩 郁静娴
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去一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显著,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新一年,农民朋友还有哪些期盼,《新农村》周刊进行了深入调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回应这些民生关切,对进一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种葡萄的王运良——
喜:去年合作社喜获丰收,亩均收入超7000元
盼:成本再降点,销路再俏点
山西省曲沃县里村镇政府的一间小会议室,150多户合作社社员为今年葡萄该咋种议得正欢。
“开春了,天儿暖了,给葡萄园搭建遮雨棚,大家得赶紧动起来了。”里村果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运良的一句提议,激起了热烈讨论。
“铁丝、塑料膜、水泥立架,刨去人工,一亩地成本2000多元,我家4亩地,就得小一万元,值不值当?”有村民当场提问。
王运良清清喉咙,提高音量,“这两年种葡萄,大家都挣上钱了,托的是风调雨顺的福。可咱得未雨绸缪不是,虽说遮雨棚花费不低,但能大幅减少病虫害,葡萄品级提升了,农药还能省不少,每亩能多赚上2000多元。”
葡萄是里村镇的支柱产业,串串葡萄关系着村民腰包。早些年,品种单一,遇到行情差的年份,一斤葡萄都卖不到一元钱。村民郭辉回忆,为了找销路,哥儿几个雇车找市场,葡萄是卖出去了,可倒贴了不少运费和纸箱钱。
“要是还继续走老路子,村民们就要挖苗了。”王运良去陕西、河南跑市场,探行情,找批发商交流。“不看不知道,现在红提和巨峰葡萄市场基本饱和,反倒是一些早熟和晚熟品种比较紧俏。”他和几位村民成立合作社,利用100多亩试验田,陆续引进了“阳光玫瑰”“夏黑”“维多利亚”等新品种。
没成想,市场还真不错,新品种得到了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现在合作社覆盖周边村7000多亩果园,农资、技术和销售由合作社统一提供。郭辉有10多亩果园,拿出其中4亩改种“维多利亚”,“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错峰上市分散市场风险,第二年就见钱儿回了本。去年光种葡萄收入10多万元。”
“现在可不是满足的时候,增收潜力还得继续挖掘。”谈起新期盼,王运良说,果园要降本增效。老果园行距窄,不方便农机进出,得赶紧加宽;用了好些年“大肥”,土地乏了,果树生长后劲不足,产量受影响,下一步得想办法让社员多施有机肥……
“合作社的新年目标也立下了。瞧见那边的厂房了吧,我们正上马建葡萄干加工项目。加工搞好了,葡萄销路咱就不愁了,身价也能更高喽。”王运良坦承,加工项目预计投入300多万元,已经跑过几家银行,希望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更低些。
“这些年,政府对合作社帮扶措施不少。可合作社发展难免遇到成长‘新烦恼’,期盼更精准的用地、税收好政策。”王运良说。
记者观察
掂掂钱包,农民过去一年收获满满,其中生产经营性收入贡献不小。再次证明,产业振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但也应看到,农业依然面临“多了少了”的问题,市场缺什么,农民种什么,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是易事。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还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多带动。紧盯市场调优结构,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重任在肩。
调查发现,不少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着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可喜的是,不少好政策正纷纷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增收作出全面部署,五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着重解决“三农”资金难题;《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公布,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正如采访中农民所言,只要踏踏实实干事创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居家养老的高永珍——
喜:取暖煤改电,家里干净又暖和,有孩子专职照顾
盼:村里办个产业,让儿子有事儿干;再开个小店,方便老人买东西
“这村儿真干净”,是外来的人对东马各庄村的第一印象。村道上见不到一个纸片儿,家家院里院外也清清爽爽。
今年79岁的高永珍大妈笑着把我们往屋里迎。“快进来坐,我刚把暖气关了,这会儿温度正合适,要不屋里太热。”冬季取暖煤改电以后,高大妈家装了地暖,外面再冷屋里也舒服。
高大妈自己收拾得利索,家里拾掇得也干净,屋里屋外的花儿都修剪得齐齐整整。“多亏儿子孝顺,春节前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来,专门照顾我们老两口。”
“爸妈上了年纪,身体都不大好,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个人照顾那肯定不成。”高大妈的儿子白建明买完菜刚一进门就接过了话头。
东马各庄坐落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是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一共250多口人,但老龄化程度不低,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位。平时,村里就是这些老人“守着”,村委会一周放两次公益电影,捧场的也都是这些老人。
“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是居家养老,儿女负责赡养。子女外出打工的,只能是老两口互相照顾。村里打算建个养老驿站,解决老人的日间吃饭和活动、照料问题。”村党支部委员李玉洁时常会到高大妈家来看看,帮衬帮衬。
听说要建“托老所”,高大妈觉得不错,老姊妹能时常见上一面,一起玩玩儿。“老爸腿脚不好,出不了门,还得是我们在跟前儿伺候着放心。”白建明说,村里买东西不太方便,买点油盐酱醋、买点菜都得去镇上,单程4公里,走到公交站就得一刻钟,这对老年人是个“大挑战”。
儿子在身边尽孝,高大妈心里高兴,可也着急。她跟李玉洁商量,“咱村里能不能办个产业,让我这儿子也能有点收入,不然他光照顾我们了,以后咋办?”
李玉洁说,东马各庄村离京西古道不远,村内还保留着古道上唯一的一座三孔拱桥。而且村里有10多户已经拿到农家乐的经营执照,“要是乡村旅游搞起来,不愁您儿子没事儿干!”
记者观察
和东马各庄村一样,如今国内不少乡村的老龄化问题都很突出,留守、空巢老人大幅增加。现实告诉我们:农村,迫切需要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方式。
可喜的是,相关政策已经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并要求城市的公办养老院与农村的养老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和专业的社会力量也正向农村聚集,各地涌现出不少像“养老驿站”这样富于本土智慧的养老模式。
从长远看,既要着力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减轻家家户户的养老负担。也要满足老人们的期盼,夯实乡村产业之基,引回年轻人,让“老去的乡村”重焕活力,也让留守的老人老有所依。
守望乡村文化的姚富坤——
喜:村级乡贤议事会成立了,村民守护共同的记忆
盼:守住农耕文化的根脉,让更多人记得住乡愁
开弦弓村,太湖之滨的一座水乡小村,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弯弯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如箭在弦,村名由此而来。不过,人们更熟悉的是它的别称:江村。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来此调研,写下著名的《江村经济》。开弦弓村的历史由此有了厚重的一页。
岁月变迁,费老留下的精神财富,成了开弦弓村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用活资源,弘扬好传统,成为当务之急。今年年初,复旦大学与开弦弓村达成初步合作,有望让江村文化在新的模式下,焕发出新生机。
风枵茶、七都木偶昆曲、桥文化……在江村文化纪念馆里,或图文,或影像,或模型,地方风土人情跃然眼前。陈列厅里,一件件旧物什,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有不少是村民自己捐赠的,像这排老式碗橱,还有那套八仙桌椅,现在都蛮难觅到了。”被村里人称为“农民教授”的姚富坤感叹,这里存放的是村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传承乡村文化,势必要发挥好新乡贤的力量。”姚富坤介绍,去年开弦弓村成立了吴江区首个村级乡贤议事会,由21名来自各界的人士组成。除了18名本村人,还吸纳了长期支持关注开弦弓村建设的“荣誉村民”。
如何赓续乡风民俗?年前的乡贤议事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有形的形式展现江村文化,如熏豆的制作工艺,婚嫁习俗,摇三橹船,桑、蚕、丝到蚕丝被的一条龙产业……“让来到江村的人,从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中体味到文化的韵味。”
开弦弓村越来越富,村民的生活和城里无异。姚富坤隐隐有忧。江村的曾经,是此地“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如今,农耕文化、蚕桑文化有淡化之势,“这是我们的根啊”。他说,村里今年专门规划了90亩土地,用于在农旅中展示稻田景观。
村民的文化活动要有载体。开弦弓村发展较早,能用的土地已经不多。怎么解决?经过商议,村里今年准备把老仓库改造成文化礼堂。“脚手架已经搭起来了,估计5月份就能启用。”姚富坤高兴地说,按照规划,多功能会议室能容纳100人左右,今后村里的小型培训、会议、党员活动、文艺演出都可以用。
未来,江村的文化回味必定更悠长。
记者观察
未来乡村该啥样?山美、水美还不够,文化美也很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年,城镇化、市场化的浪潮给乡村带来不小的变化,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我们的文化根脉。与此同时,也应积极拥抱现代文明,让乡村文化更多元、更丰富。
近年来,各地发挥村民自治、乡贤返乡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发展氛围。去年开始,全国农民有了一个新的节日——农民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成为又一个礼赞丰收、鼓舞奋斗者的文化符号。愿这样的符号多些、再多些。
专家观点:农民有所盼 政策多供给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 浩 嘉 宾: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程国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朱启臻
农民腰包咋更鼓?
拓宽增收渠道,增强后劲
程国强:保持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挖掘经营性收入的潜力。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与此同时,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发展和规范农民合作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小农户增加收入。
当前,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潜力很大。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各试点地区可积极探索,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量化到户、到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朱启臻:如今,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钱袋子”的大头。针对外出务工农民,要在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各地可整合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坚持市场导向,为有就业意向的农民提供精准培训。同时,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美丽乡村咋建设?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造盆景
程国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强。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看上去是小事情,但都是民生大事。近些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显著,但也应该看到,与广大农民的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在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沟塘河渠水质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这应该是下阶段农村环境整治的重点。农村美如画,必须靠大家。农村环境整治应该调动农民积极性,激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自觉性,切勿出现“群众看、干部干”的局面。
朱启臻:农村环境整治要坚持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齐步走”。广大农村千差万别,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习俗文化和发展条件上各不相同。如果简单复制粘贴,会导致水土不服。比如在改厕工作中,南方山地和北方高寒缺水地区情况迥然不同,应该制定相应的改厕技术标准。
各地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由易到难,有序推进,不能造盆景。应该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引进社会资本、鼓励投工投劳等,补上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杜绝“撒胡椒面”,摸清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握指成拳集中发力、久久为功。
文化需求咋满足?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保障乡村文化硬件软件建设
朱启臻: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先要摸清“家底”,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比如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活化利用、薪火相传。
程国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缺钱、缺人、缺场所的老大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从经费上保障乡村文化硬件、软件建设;支持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既要挖掘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又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公共服务咋提升?
多元参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程国强: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应针对农村看病、上学、养老等民生难点,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看,农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短板,应该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针对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差问题,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
朱启臻: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下一步应着重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等。建设政府、社会和家庭多元参与的养老格局,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