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三农

电商改变中国农村

2015-10-01 14:44:35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许伟 王成林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山东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地理位置偏僻,名不见经传,地上没什么工业,地下没什么矿产,人均一亩多土地,是中国最普通的村庄。

  但是就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电子商务改变了这里农民千百年的生活,也让人们看到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新的发展方向。

  乘车沿着县级公路闫青路往大集镇方向行驶,两旁的农田里玉米已经成熟。临近大集镇,公路两边开始出现一些广告牌,多数都是各种服饰有限公司。又行驶几公里,路两旁的砖墙上开始出现淘宝的广告。进入大集镇,有些破旧的房屋上齐刷刷地挂着各个服饰有限公司、快递物流公司的广告牌,甚至还有餐馆取名叫“淘宝村饭店”。

  从镇上再往前行驶不远就到了山东第一个淘宝村“丁楼村”。

  任庆生是丁楼村的村支书,也是村里最早开淘宝网店的人。在他仓库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演出服装。

  任庆生:我这个车间实际上是我小时候我们生产队的一个老牛屋,我记事起就有这个老牛屋,把它改成了车间。

  从“老牛屋”到“仓库”,这也是丁楼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丁楼村之所以能发展成现在的淘宝村,任庆生认为,都是被苦日子逼的。

  曾经这里的村民仅靠种地为生,人均六、七分地。任庆生家里五口人,却只有三亩六分地,种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只能收入七百多块钱,勉强为生。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任庆生不得不跟村里其他男人一样外出打工。说起当初打工的日子,任庆生眼圈里泪珠开始打转。

  任庆生:那时候我们搞建筑,木工,有一次,上午扛木材,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个大钉,一脚踩下去,当时穿的球鞋,就把脚戳穿了,脚背上漏出一公分来长的钉。把钉拔下来,血直喷。

  生活再难也要突破。在2009年,也就是在建国60周年的时候,一根小小的网线第一次接进了这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庄,从此也就是永远的改了丁楼村人们的命运。

  但是,刚一开始,村民们对于这种卖家、买家不见面的交易并不很理解,甚至当成了传销,怕再次受骗。

  任庆生:我以为又是传销模式,我说你又不见人,你把货打包拿走了,不给钱到哪找他拿钱去,你不是白做衣服了。那时候还不知道网银是什么,支付宝是什么概念,你不给钱就不给发货,就怕。

  虽然有些担心,可经不住家里人的劝说,任庆生东拼西凑了1400块钱从县城里组装了一台电脑回家。网上卖什么呢?任庆生也琢磨了好久,最终决定从村里的一个传统产业做起。

  还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丁楼村个别村民开始从事影楼布景、摄影服饰加工的生意,一直发展到现在小有规模。任庆生决定从网上先卖这些服饰,没过多久,任庆生就尝到了甜头。

  任庆生:做了一个多月接了一单生意,卖了36套衣服,赚了将近600块钱,那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我们两夫妻看着电脑,兴奋得不知道怎么操作了。

  此后生意越做越大,效仿任庆生的村民也越来越多。随后,开网店的村民们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生产车间,还从周边乡村聘请人来做演出服和摄影服。任庆生的车间就是把村里的牛棚拆了改建成的。货源自给自足,淘宝生意更红火了,有的时候甚至出现断货的现象:

  任庆生:在2011年那一个六一,我赚了一万多块钱,作为农民赚一万多块钱高兴得睡不着觉,特别激动。那年秋天,我们村几十家都卖衣服的情况下,只有一家卖影楼服装,我们几十家都去卖他的衣服,在旺季的时候出现断货现象,有些生意看着不能做,还得讲究网店信誉。

  中国农村的变化最初开始总是农民自发形成的。丁楼村的淘宝店逐渐发展,丁楼村所属的大集镇对此却并不知情。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是因为当地派出所反映村民私设仓库堆放衣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来是去检查安全隐患的苏永忠,到了现场才突然发现村里的农民也开始和大城市白领一样,用电脑搞销售,这让他惊讶不已:

  苏永忠:我说那我们就去看看,一个多月,我们到丁楼村实际调研,确实有几户做服装加工,做演出服饰,包括院子里面堆着布料,有几个工人加工,确实有安全隐患。当时,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就问,你们这个生产的产品怎么销售啊?按我们以前的思维,应该是有门店,或者有实体店或者什么销售渠道,他们就很神秘的把我拉到他们的卧室,卧室里有几台电脑,他们说就是通过电脑销售的。我说这个是一线大城市白领在做的,我们这么一个偏僻的村,农民也在做这个。我在网上查,这是草根电商,农村电子商务。我说这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说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存在安全隐患,马上要整改,采取措施,包括救生通道、消防设施配备这些抓紧时间完善,另外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要尽快发展起来。

  如何把村民已经自发形成的电子商务做大?大集镇想到的办法是把松散的家庭作坊注册成为规范的公司,虽然村民对此并不是很领情,但是公司最后还是办起来了。大集镇副镇长安庆:

  安庆:当时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当时我们就提出把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户做大做强,我们派专人给群众一站式办理相关证件。当时群众很不理解,他就感觉,你政府是不是想增加税收,收取什么费用。所以第一次,经过包村干部下乡宣传后,大约有5、6户试探性的报了名,我们第一批办了6家服饰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了,运行规范了,淘宝店就能接更大的生意了。此后,丁楼村的服饰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个曾经的“空心村”也慢慢热闹起来,人们不仅不用背井离乡出门打工,而且吸引了很多大学生返乡。

  任安莹,原本在攻读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可没读完,她放弃学业回乡创业。做淘宝既能赚钱又能带孩子照顾家庭,这就是任安莹想要的生活。她每天盯着电脑,伴随着淘宝客户咨询时的叮咚声,现在的生活,她很满意。

  任安莹:毕业以后开的淘宝网店,我家以前就是做服装行业的。本来女性上班的话就不方便,照顾家庭还有照顾小孩,工作压力大的话会逼自己变老。

  从丁楼村向外辐射,大集镇网店数开始呈集群式发展,从2014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多家。“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2013年,阿里集团首次发布了20个中国淘宝村,大集镇的丁楼村、张庄村入选,大集也成为当时唯一一个出现两个淘宝村的乡镇。

  从此,在中国农村,淘宝村发展迅猛,仅仅一年过去,中国淘宝村的数量就从20个发展到211个,增长率超过1000%。而且,淘宝村的分布也从东部沿海开始向内陆进军,许多传统的农业乡镇也悄然发生着蜕变。

  如果不是淘宝,鲁西南的这个偏僻乡镇可能仍然贫困,村子依然空心,而如今,在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看来,淘宝已经让这个古老的乡镇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苏永忠:2013年3月27日,我是晚上8点多钟夜里到大集镇报到,就在十字路口,有一盏灯在那里一闪一闪的。你现在到村子里看,还是那个鲁西南的村落,外面经过两年时间变化不大,但是里面已经发生蜕变,老百姓已经不是把农业作为主要谋生手段,他们通过网络,你看现在户户门口都有网店的牌子,就是为了让别人到他们那里拿衣服或者是宣传他们的网店。

  丁楼村,这个鲁西南最普通的小村庄,通过电商,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发展。几天的采访,记者许伟有很多感触:

  许伟:从县级公路进入曹县大集镇,我心中不断涌现出《桃花源记》里的词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虽然大集镇不至于那么神秘,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有点相似。进镇子之前,两边的农田与其他乡镇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越往里走,它的特别就一点点显现出来了。满大街都是各大快递公司的招牌,“淘宝”的印记随处可见。不过,除了这些标语,整个镇子并不现代化,很多楼房已经很破旧了,街道也并不齐整。如果除去广告牌,这个乡镇就是一个普通的鲁西南乡镇。看不同还得看内核。在大集镇的淘宝产业发展服务办公室里,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各种荣誉牌匾,但最吸引我的是画了一颗参天大树的展板,大树上挂着镇里的每一个网店名,就像大树的果实一样。这个展板很形象,它反映了淘宝在大集镇从落地生根到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可以说,现在传统的农村已经悄然被互联网占领。我查了下百度,我们国家的淘宝村从最初的20个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个,农村电商的发展如星星之火,大有蔓延全国的趋势。除了淘宝,我国还有京东、拍拍等强势电商企业。如果这些企业都在农村建立自己的阵营,那么,我国未来的农村会是什么样呢?现在城里人离不开网络,未来农村将一样。想象一个画面,未来或许将看不到菜商在集贸市场叫卖,农产品直接从产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农民不再是舔着手指数钱,而是打开手机,点开软件就能看到自己当天蔬菜卖了多少钱。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如果不学习,未来恐怕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认为,当今农业发展,农民不应该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而要转变成为懂互联网的新农人。就拿我亲戚举例,我姑妈家是大闸蟹养殖户,就在去年他们还是通过农产品市场在销售大闸蟹,今年就已经通过微信卖蟹了,收益也比以前可观。

  互联互通大势所趋,农业也不例外。山东曹县一个贫困村的发展也许眼前看并不起眼,但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回头再看,也许这就是蝴蝶振动的翅膀,它引起的将是一场风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w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