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1 23:39:1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在201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现场,H7N9病毒高效疫苗研发者陈化兰、农产品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者王静、耐密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培育者黄长玲、家畜养殖智能饲喂装备创制者熊本海、韭蛆绿色防控技术创新者张友军、茶叶残留国际标准制定者陈宗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科普者赵广才这七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表彰。大厅闪亮的灯光照在每个人身上,平日在田地里风吹日晒、在实验室里眉头紧皱的他们,此时有一丝的舒展和羞涩。
在2017年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作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的重要指示。正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七位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使命,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数十年如一日,用躬耕不辍坚定心中三农事业的信念,用杰出的创新性成果引领大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春播
从茶山到麦田,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清明节前的一个清晨,薄雾笼罩着北纬30°的一座茶山。茶山上孕育着上好的茶叶,这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金山银山。不仅是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全国主要茶叶产区,都有茶学界第一位院士陈宗懋留下的脚步。
茶是古今公认的健康饮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但对茶叶农残超标的议论曾经甚嚣尘上,究其原因还是缺少茶叶管理标准和国际规则。“茶农的茶卖不出去,喝茶的人也不放心,解决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残留问题,我们的茶产业才能变好。”陈宗懋说。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一片空白上建立茶学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的研究体系。他们陆续开展了茶叶中残留农药的沉积消解规律研究,建立茶园农药安全分级评价和选用技术,提出了六六六等药物的禁限用建议;制定了茶叶中490种化学品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并在我国主要产茶省应用,为后来的茶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中国虽然是产茶大国,但缺乏国际标准的话语权。”面向国际,陈宗懋主持制定了新的茶叶全球安全标准,改变了国际上通用的MRLs(最大残留限量)国际规范。陈宗懋及其团队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认为以干茶为依据制定标准不科学,因为它过高估计了人对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他提出以茶汤中的残留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目前,该国际规范已被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EPA(美国环境保护署)、EFSA(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权威制标机构所接受和确认,印度、斯里兰卡等主要产茶国也都接受和采用。“要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要靠科研、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陈宗懋说。
春季生机勃发的不仅是南方的茶山,还有黄淮海的麦田。
小麦越冬期结束,正是返青壮苗的大好时节。在农民自家麦地里,一场生动精彩的“田间课堂”吸引了不少旁听者。这堂课的“主讲人”就是赵广才,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小麦的品种和品质特性历来备受市场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专用面粉和高档食品对高质量小麦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不是没有优质小麦品种,但为何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在实践中赵广才发现,问题的源头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关键技术跟不上。农民种植优质专用小麦采用和普通小麦一样的田间管理措施,这样种出来的小麦依然是“强筋不够强,弱筋不够弱”。“大量研究表明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赵广才说。
深感普及科学种麦知识的重要性,赵广才立志创作一本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科普读物。赵广才带领团队历时15年,对我国100余个典型县、500余名科技人员、1000余个种粮大户和种麦农民开展了生产需求调研,精心创作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科普图书。
这本“口袋书”里有科研团队的原创技术及国家主推技术介绍、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是指导农民开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宝贝”。自2005年问世以来,该书已累计出版印刷17次,发行15.3万册。赵广才的科普书和其中先进的栽培技术,像一粒科学的种子,种到了农民的心田。
夏耘
从种植到养殖,他们的研究面向生产需求
夏日天长,雨热同期,这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也是病虫害最为猖獗的时候。地里的韭菜,正在遭受蛆虫的折磨,变得黄焦蜡气。这种俗称“韭蛆”的害虫,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还能导致韭菜绝收。
没有更有效省力的方法,农民只能用“农药灌根”的土办法对付这些蛆虫,却不料在韭菜上市时被查出农药超标。频繁的“毒韭菜”事件让消费者“闻韭色变”,韭菜价格的大幅下跌让种植韭菜的农民叫苦不迭。
此时的张友军同样着急。作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员,眼见韭菜遭受虫害、农民受到损失,他必须尽快想出解决办法。张友军带领团队走遍了我国韭菜主产区进行大量调研,甚至直接住在田间地头观察韭蛆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最终,张友军明确了韭蛆的危害规律,找到了韭蛆的致命“弱点”和制约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并开创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技术。这种技术在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仅需要借助夏日强烈的太阳光线与塑料薄膜联合作用,就能将韭蛆100%杀死。
过去三年,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的韭蛆防控技术体系在山东、河北、山西等13个省市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还将韭菜原有合格率从不足30%提高到97%。
这套办法应用简单,成本仅是化学防治的2%,受到众多菜农的追捧。菜农们纷纷表示“当天揭完膜就能看到防治效果”“成本降低了不少”“韭菜又能卖上价了!”张友军对“韭蛆”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如夏日艳阳天的阵阵凉风,吹进韭农的心中。
夏日不只有农作物的肆意生长,更是家畜育肥的最佳时机。
在河北的一家种猪场,带着智能电子耳标的母猪正悠闲地踱步。顺着一次只能通过一只猪的走廊,一只母猪走进“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站”,开始今天的第一次进食。根据智能耳标中记录的该母猪的妊娠情况,饲喂站判断出今天这只母猪应该吃2.8千克饲料。下料机一次投喂200克饲料,直至母猪停止进食,掉头走出饲喂站。这样,这只母猪今天的进食情况就被记录下来,通过后台系统直接传输到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平台上,精确的数字让饲养员对猪只情况一目了然。
传统上,给猪等家畜喂食都是靠人工控制用料,不同的猪只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喂食的需求也不一样。凭经验、靠人眼识别的方法已经不适宜当前养殖业“因猪施食”的集约化、自动化发展需求。
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熊本海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系统,创制了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站、保育猪粥料饲喂器等47种代次的家畜智能饲喂设备,填补了我国在家畜智能饲喂领域的技术设备空白。另外熊本海团队还研发生产了智能电子耳标,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让每只耳标的成本从七八十元下降到几块钱。
除此之外,熊本海还是我国唯一一个能提供饲料养分“大数据”的团队。熊本海从前辈张子仪院士等人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经过近30年的努力,建成了标准化的“中国饲料样本数据库”及“中国饲料实体数据库”,贮存管理5971种饲料实体及62万套以上不同年代及种次的饲料原料样本并每年更新。同时,团队在海量数据基础上构建了352套饲料有效养分预测模型,为3700余家大中型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精准配制畜禽日粮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这些大数据产品不仅提高了养猪效率,还减少了饲料浪费,是企业口中名副其实的“科学后盾”。
秋收
从育种到质检,他们的情怀渗入细枝末节
在北京六环百葛桥边,有一块平地时常吸引路人的目光。这是中国农科院的专属试验田,九月底,金黄的玉米棒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正带领团队在田里进行玉米收获。
从南到北,从主粮到零食,从饲料到淀粉,处处都有玉米的身影。但我国玉米品种普遍存在单产水平低、耐密抗逆性差、适应性窄等瓶颈问题。
为了更新玉米品种,黄长玲以玉米“三高三抗”——高密度、高穗粒重、高结实率、抗倒伏、抗病、抗旱为选择标准,在北京、海南、云南等多地开展育种工作。播种、田间调查、授粉杂交、收获、测产,玉米育种的繁琐程度甚至超过农民种地。黄长玲一丝不苟,日复一日,练就了扎实的育种基本功,甚至拿起一穗玉米棒,掂一掂就知道有多重。
“玉米育种的周期在10年左右,这还是在每一步都很顺利的情况下”。从事品种研究,本身就是一件“把凳子坐穿”的事情。一个品种的问世甚至会耗费几代科研人的心血;尽管分子标记等先进辅助技术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但想要实现创新性突破还需要更多钻研。这就像得来不易的收获,饱经风霜雨雪。
“只要是有关玉米育种的事,我都愿意去了解、研究。”黄长玲牢记育种人的使命,30多年一直行走在育种田间。直至今天,由黄长玲及其团队研发的“中单808”和“中单909”两个玉米品种连续多年被列为西南和黄淮海区玉米国家主导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收粮食53.1亿公斤,为玉米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持续不断的贡献。
秋日,鲜活丰富的农产品收上来了,对入口之物进行质量检测是必备环节。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总体趋好,但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药、违禁添加物等化学污染物仍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不仅严重威胁消费安全和人民健康,还打击了产业发展,影响了国际贸易。如何实现对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的精准识别与确证检测,为政府监管提供更加精准的手段,是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一直关注的事情。
经10余年系统研究,王静及其团队以检得准、检得快、检得多为目标,先后研制了56个化学发光、荧光、酶标记等快速检测产品。这些快速检测产品不仅可以被监管部门使用,也可以被企业用于自检,还可以被普通消费者所用。
在申报国家奖之后,王静团队对研发的快检产品进行了又一次更新换代。“快检产品研发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农残快速检测试验。烧杯中是待检测的茶汤,只见王静将茶汤滴入自主研发的样品池中,并放入能检测不同种类农药的试纸条。待试纸显色后,王静将试纸放在托盘上,不忙着查看试纸条,而是打开手机对托盘拍了一张照片。
正当旁观者疑惑之际,王静点开“快速检测图像识别系统”微信小程序,将刚拍的照片上传。不一会儿,该茶汤中吡虫啉、克百威等六种农残数据和是否超标情况都在手机上显示了出来。这种检测方式利用大众使用最方便的手机,让农残检测真正走进日常家庭生活中。
绿色健康是食物的本质要求,而这些都要依靠不断地科技进步和成果应用。感谢王静和团队,让广大消费者在秋日享受“舌尖上的安全”。
冬藏
从个体到国计,他们的成果持续造福民生
冬闲时节,许多农田都现出了大地本来的颜色。但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却没有停下来:87岁的陈宗懋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赵广才还在为科普书籍鼓与呼;张友军带领团队进一步完善“日晒高温覆膜”技术;熊本海在北京延庆建设大型奶牛研究基地;黄长玲起身前往农户家中了解农民对玉米品种的新需求;王静带领团队参与起草我国农药助剂禁限用清单及出台管理办法;陈化兰团队时刻保持“备战”状态监控禽流感疫情⋯⋯
这就是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埋头数十年只为攻克一个核心技术,有不畏光阴、一往无前的勇气;这就是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直面问题入村下田,有上下求索、“顶天立地”的智慧;这就是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像农民一样扎根脚下的土地,有一步一个脚印、水滴石穿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力、竞争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日夜钻研和技术创新,我国农民的劳动强度在降低、收入却在提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面向需求、面向市场的先进理念,广大人民才能无忧衣食、享受到最新科技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他们,是大国农业最好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