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10:05:0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
论坛现场(李镆摄)
1月18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在京举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坛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对金融需求的重点领域、亟待突破的制度和政策瓶颈、创新拓展投融资渠道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明确方向,凝聚共识,创新理念,推动合作,有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各方对乡村振兴的投入落实落地,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发表主旨演讲(李镆摄)
论坛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董事长顾越,中粮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骆家駹,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四川省崇州市市委书记赵浩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巡视员鲁东升,审计署农林水利审计局副局长孙庆红等多个领域重要嘉宾参与。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莅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活动现场。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持人王焜。本次论坛是农业农村部成功举办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高峰论坛之后,又一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举办的金融论坛。这次论坛,我们邀请了24家银行保险机构、14家省级农担公司、5支基金公司、2个商品交易所、10余家社会资本和多家高校科单位的领导。同时,还邀请了部分省份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
[主持人]: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参加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董事长顾越,中粮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骆家駹,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四川省崇州市市委书记赵浩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巡视员鲁东升,审计署农林水利审计局副局长孙庆红,财政部、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活动论坛。本次论坛还非常荣幸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一会他也将亲临我们的论坛现场。欢迎各位嘉宾和各位朋友的到来!
[主持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农业农村部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能。今天,农业农村部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主要目的是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学界的领导、专家请到一起,共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合作大计、发展大计。在此,我首先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朋友们的到来和热情支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农业农村部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一直积极推进金融支农工作,在去年的机构改革中,还专门加强了农村金融方面的机构和力量。下面,有请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同志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余欣荣]: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年。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围绕乡村振兴对金融需求的重点领域,探讨创新金融投资渠道模式,破解制度和政策瓶颈,凝聚更大的共识、汇集更多的力量、增强更足的信心,形成全社会支持乡村振兴的格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同志原定要亲自出席本次论坛,但中央有临时重要活动无法到场,特别委托我在这里和同志们交流。在此,我代表农业农村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了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新组建农业农村部,并且把中央农办设在农业农村部,赋予农业农村部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责。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职责,一年多来,我们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2018年粮食总产达到13158亿斤,农民收入预计超过14600元,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余欣荣]: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一年来,在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下,我们有了全面的好的开局。同时,我们也特别看到,各金融机构一年来围绕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纷纷出台了富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即将印发,财政部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也即将落地。 我们在进一步谋划推动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从投资领域看,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现在大体上初步统计,至少在7万亿以上。所以这么大的投资,没有金融、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同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程之中,金融部门不积极地、创新地、全面地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个伟大事业中来,我们的金融也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后续的发展动力。所以这块蛋糕我们等着各方面有志之士、有才之士、有识之士来分享。所以,今天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大家来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谋合作。
[余欣荣]: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必须加快构建起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这里,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我谈三点看法,和同志们交流。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出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巨大需求,必将成为金融投资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20字”的总要求,制定了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突出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全面性、长期性,强调了优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的迫切性。我认为,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来超前谋划,进行战略布局和长期经营,寻找多种形式的合作机会、合作方式和合作途径。从金融投资重点领域和需求角度,当前我们建议重点瞄准三大领域。
[余欣荣]: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大家知道,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才能够聚拢人气、带动就业、激活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业发展正在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大宗农作物的种植、畜禽水产、特色种养等现代种养业不断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特征。所以这些方面,都日益成为优质投资的标的,当然也更加迫切需要金融进一步加力助推。同时,我们讲,今天的乡村产业,已经是远远突破了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范畴,伴随着乡村价值的彰显、乡村功能的拓展、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的跨界配置,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间深度交叉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土产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在蓬勃发展。
[余欣荣]:
今天吴校长在这儿,还有一批经济学家都在这儿,我到市县和一些领导讨论,我提了一个问题,“现在中央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广大农民群众现在农村的一个新的重要业态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认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是一次农民兄弟的创造。”其中一个很有趣的,我和有些地方的同志讨论,我说我知道你这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错,你能够跟我介绍一下你这个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是多少吗?他们说:“我只知道有加工产值,我只知道有农业产值和一产的增加值。一产的增加值现在在我这个地方已经不到5%了,很可能后面还要下降”。我说,随着工业、三产的不断发展,一产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但是很难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些后发展的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县反而真正成为了强县,它并没有地下资源优势,但是它有特色农业的优势,它走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后来有一个市的领导就跟我讲,第二天他说我请统计局给我算了一个账,大体上按照一二三融合的角度统计,因为现在国家没有这一套体系呀,他说:“我这儿不算不注意,一算真令我兴奋,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增加值占到整个GDP接近40%,但是我的一产的增加值是多少呢?不到8%。”后来我和有关专家在讨论,全国是一个什么情况?他们也给了我一个数字,当然这个数字很严肃,全国的我不好讲,但是我拜托我们的吴校长可以在这方面建议来探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我们在总结我们广大农民群众的又一次改革创新。
经过研究看到,越是中西部所谓的相对欠发达或后发达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比东部地区的县更高,我们讲,统计体系是对经济规律的一种总结,一种认识,一种统计体系的创新建立,将会更多地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来促进它。所以现在我们部里面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研究这件事情,今天这个会正好很多专家在这儿,建议你们也可以关注这件事情,开拓创新。真正产业振兴,没有理论的突破很难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余欣荣]: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是其中最活跃的引领性群体,他们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是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改善乡村面貌、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引擎,也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优质客户。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了300万家。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转型,他们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金融问题的这些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几年国家下功夫建设农担体系,就是为了精准解决这个问题。相继开展的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也是立足于解决农业在规模经营中的风险保障问题。因为农业特殊于其他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不仅有市场风险,更具有自然风险,而且两个风险往往容易叠加,所以在发展的进程中,这种脆弱性,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必须高度重视。
[余欣荣]:
去年,在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高峰论坛上启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也是要通过主体直连、信息直报、服务直通、共享共用,促进金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实现资本精准高效的落地。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变无序为有序。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众多的小农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在重点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广大小农,要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部署和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农业现代化不能够忘记小农户,要更好地和社会化生产服务有机连接,走向现代农业制度。所以这些都是属于历史性的任务,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好机遇。在这方面,我们和金融部门要联手合作,推动通过金融的服务,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大社会、大市场。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是振兴乡村、聚拢人气的硬件要求。当前,城乡差距大,除了收入,最直观的还体现在农村的人居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补上这些短板,需要大量投入。这个投入我们和世界这些发达国家做过对比研究,要达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村的现代生活,我们的投资空间广阔,一个巨大的发展蛋糕摆在我们面前,这个金矿怎么去开发,从哪里开发,哪种方式开发?就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就是从旅游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城里人到乡村,融入乡村,这个兴趣更加的广泛,叫做“养眼、洗肺、解乏、去累”。我前不久到奥地利考察了,大家知道奥地利的乡村治理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现在政府也推动一件事情,让城里人到乡村休假去,专门制定了政府和金融合作推动的项目,他们到农村休假去到底是怎么休假法?我也体验了一把,它的条件有些地方还赶不上我们。可见我们的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余欣荣]:
我讲的第二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坚持改革创新,共同探索有效路径。
大家现在都看好农业农村发展,我们也将更好发挥乡村振兴牵头统筹部门的作用,履职担当,与金融和社会资本一道,共同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我初步考虑,提出了三个“深入结合”,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是金融服务与农村改革相结合。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将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以“三块地”(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为牵引,加快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力求把农村巨量的沉睡资源进一步激活,采取因地制宜的多种方式,包括联营、合作等多种方式,把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好地吸引进来,形成农村金融与农村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个是金融服务与农业投资相结合。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明确由农业农村部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我们将坚持统筹整合、简政放权、改革创新的理念,多形式、多主体合作的理念,鼓励通过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合作,按照市场化的理念,采取担保、贴息、奖补、风险补偿、设立基金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到投资风险共担、合作发展共赢,从而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投资农业农村的信心,实现农业农村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 第三个是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相结合。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农村金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农村金融也必须加大创新力度,紧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去创新, 紧盯广大农民、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去创新,从而逐步做到有专门机构、有专业人员、有定制产品、有机制保障。当前,农村金融的重点是加快解决农村抵押担保难题,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把信用贷款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农业保险的重点是要发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以及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还要加快建立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专门考核评价机制,让金融对乡村的供给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余欣荣]:
第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把握好“三对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快速发展,但与“三农”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产业部门愿和各金融综合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一道共同努力。这其中,我认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一是点和面的关系。近年来,农业方面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部门、各机构都搞了不少试点,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典型,但要注意避免为点而点,只造“盆景”忽视“风景”,应该尽快将成熟的模式加快向面上推广。因为金融,建议大家要由点向面拓展,这是大形势变化。大家注意到,我们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学习浙江经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今年开始要以试点示范为重点转向面上全面推开。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由点到面,面对着点上所不具有的新的挑战。但同时,我们这些年点上聚集起来的一些很好的经验,为面上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准备,所以这两者妥善地把握,对我们的农村现代化,我们的农村金融现代化,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另一个层面,我们希望看到最理想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就是将前面所说的三个领域有机整合起来,在一个区域内实现立体式、共生式发展,通过金融和社会资本既把产业发展了、又把主体带动了、还把乡村建设了。比如以县、乡镇为单位,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等项目整体打包,把小项目分割式的碎片化的项目聚合成一个板块性的项目,一个大的工程,从而形成规模效益。同志们,这也是和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致起来的,所以金融环境是和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要相吻合的。
[余欣荣]:
大家知道,在中国几千年的治理方式里面,很重要的有两个规则,一个“皇权不下县”,第二个“治权不进户”,所以清官不要去断家务事,皇权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今天中央特别提出,在推进乡村振兴里面,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所以今天我们的财政很多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为县这一级制定的,所以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成为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在这方面也为我们金融在县这个板块有效地使用、高效率地使用,把风险降到最低,创造了好的条件。所以这一条也希望我们同志们充分地考虑。
现在我们建设的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是很好的载体,大家可以大胆地去结合,整合资源、创造机会、创新模式。今年的1号文件即将要发布了,在产业兴旺这一块,我们逐步地把它落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龙头企业,而且在这方面我们不断地要采取专门的措施给予部署,我们届时欢迎在座的各位金融界朋友,一些有志、有兴趣的朋友们,和我们一道来做这项有希望的事业。
二是近和远的关系。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退出难、回报慢,这是很多金融社会资本对农业投资抱有的态度。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其他产业可能会有朝阳、有夕阳,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但纵观古今,无论农业发展形态怎么演进、经营方式怎么变化,农业一直是稳定向前发展的,是一个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永恒产业。所以我们讲很多产业都有夕阳产业一说,但是谁也不敢下结论,说农业终有一天变成夕阳产业。所以我们讲它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就要出大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世界级的知名农业企业都是百年老店。因此,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沉下心来长期耕耘,需要持久的专注力,脚踏实地支持农村实业的发展,可以说,这既是政治担当,也是价值投资。同时,我们希望大家投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本,更是投入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经营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改造农村、升级农业、提升农民的目标。此外,还要处理好资本和老乡的关系,不能资本代替老乡,富了资本、亏了老乡,形成挤出效应。
[余欣荣]:
三是要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长期以来,农村存款大量流向了城市,为城市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时至今日,县域机构存贷比不高、农村资金外流的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应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完善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机制。我们看到,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是成功的创新,要坚持做深做透。这几年建设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国际经验都已证明的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桥梁,希望要尽快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努力,都是把农村资金更多留在农村、用于农村。也只有这样做,把农村激活了、把农业做强了、把农民扶富了,金融和社会资本才能获得更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实现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这里我想特别讲一下,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要解决小农和社会的联接,这是几千年一个难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他没有办法解决“人在干、天在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农业小规模经营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但是今天我们在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中央推动数字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的要求,正在推动“天、空、地”数字农业体系的构建,从而真正实现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人在干、天在看”,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我们金融朋友和我们金融的信息体系沟通,从而防范风险,聚合效益,整合规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手段。我相信在农村这个领域,又可以走出一条像我们今天中国的信息化的支付方式引领世界一样,给世界一种新的创造。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我们今天举办这个论坛,虽然是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但我们真诚希望能把我们在宏观层面的共识转化为微观层面的合作,将大家的“坐而论”转化为“起而行”,从而能够拿出更多更好实在管用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更多更好地彰显,同时也为我们金融机构提供一片成才发展做强做大的新的天地。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中国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支持,美丽乡村也必将给予金融以丰厚回馈。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乡村振兴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我想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大学者、大专家来为我们提供他们的思路、他们的想法,才让我们的乡村振兴变的更加的顺利,我们也期待通过我们今天这样一个高峰论坛能够将我们的经验、能够将我们的思路划上非常浓墨的一笔,为我们乡村振兴道路上能够勾画出更好的蓝图。现在都说大数据说话,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再次感谢厉老。感谢您对我们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回到高峰论坛的现场,我们说现在都靠数据说话,今天的高峰论坛我们的组委会也特意的准备了两条短视频,今天我们将在这个环节首先欣赏第一条短视频,它的名字叫做《数说乡村振兴需求篇》 (视频)
[主持人]:
谢谢观看我们今天第一条的短片,我们能够感受到乡村振兴对于金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乡村振兴对于产业的发展也是潜力非常大,我们相信在乡村振兴的进程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助力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国银行林景臻副行长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讲。
图为中国银行林景臻副行长演讲。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林景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论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金融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深入实施。刚才余部长的主旨演讲给金融界的朋友指明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让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互联网发展等诸多因素推动下,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必将呈现巨大增长,国有商业银行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一以贯之地推进金融支农工作,涉农贷款多年保持连续增长,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不断丰富,涉农服务的渠道网络日益完善。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我们特别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打通境内境外市场,引进全球先进的支农服务理念和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力争打造出中国银行服务三农的差异化品牌,为金融与农业的紧密融合开辟新的通路。在这方面陈四清董事长提出来一个口号:“中国银行既要服务好老外,更要服务好老乡。” 我们积极发挥全球资金和渠道优势,助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银行已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0多家分支机构,拥有丰富的境外渠道和客户资源,曾为中粮、双汇、光明等多家农业产业集团“走出去”提供全球金融服务。2014年起,推出“中银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目前已在全球举办50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其中包括多次农业专场撮合会,将国内优质的农产品“推出去”,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质资产、高端人才、产品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
[林景臻]:
我们积极引入全球领先的涉农服务经验,建成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2011年,中国银行与淡马锡旗下新加坡富登金融合作,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从经营理念、信贷技术、运营体系到信息系统均独立于中国银行既有模式,力图探索一条具有出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道路。如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在县域设立法人机构127家,涉农小微贷款占比超过90%,贷存比接近100%,这方面尤其可以提到一个点,我们整个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户均贷款只有23万元,真正做到了“支农支小”,也真正实现了欣荣部长刚才提到的,把资金留在乡村,用在乡村,我们力争反哺乡村。另外,我们积极汇聚行内外各方力量,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银行依托自身资源,聚焦产业扶贫、民生领域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发挥银行、员工、客户、国际四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超过230亿元,帮助180万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三区三州”共设立机构86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行共派出1550名挂职扶贫干部,奔赴在全国各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帮助贫困地区提升利用金融手段脱贫的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科技发展助农惠农平台,通过消费扶贫、公益众筹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
[林景臻]:
我们积极引入全球领先的涉农服务经验,建成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2011年,中国银行与淡马锡旗下新加坡富登金融合作,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从经营理念、信贷技术、运营体系到信息系统均独立于中国银行既有模式,力图探索一条具有出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道路。如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在县域设立法人机构127家,涉农小微贷款占比超过90%,贷存比接近100%,这方面尤其可以提到一个点,我们整个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户均贷款只有23万元,真正做到了“支农支小”,也真正实现了欣荣部长刚才提到的,把资金留在乡村,用在乡村,我们力争反哺乡村。另外,我们积极汇聚行内外各方力量,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银行依托自身资源,聚焦产业扶贫、民生领域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发挥银行、员工、客户、国际四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超过230亿元,帮助180万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三区三州”共设立机构86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行共派出1550名挂职扶贫干部,奔赴在全国各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帮助贫困地区提升利用金融手段脱贫的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科技发展助农惠农平台,通过消费扶贫、公益众筹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 当前,全国还有大量乡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尚未获得根本改善,农业企业灵活多样的融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在这方面,去年以来我们持续改进完善普惠金融事业部,及其在全行的组织架构,我们愿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持续发挥我行金融服务的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林景臻]:
一是普及金融文化知识,形成乡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良性土壤。过去银行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开展金融创新的重点主要在城市,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起步晚、基础弱,金融氛围、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将着力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员工队伍,因地制宜完善宣传措施,围绕个人征信、手机银行、金融诈骗、假币识别等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助力形成守信重信的金融氛围,为乡村金融健康发展培育良性土壤。 二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渠道,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目前,县域及乡镇地区金融网点覆盖不足、自助机具投入不足,农业农村客户贷、存、缴、汇等基础金融需求尚未满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首先要建设好金融基础环境。中国银行将继续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依托,聚焦基础服务、坚持“支农支小”,灵活设立助农服务站,运用网络金融、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推广线上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县域、乡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农民富,这样广大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也有扩大具有活力的客户基础的广大的空间。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探索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中国银行将继续依托全球化优势,推动形成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集团,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粮农事务的综合能力。各位同仁,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以金融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有赖业界同仁戮力同心、主动作为。中国银行将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在“建设新时代一流银行”的征程中,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建设富强、美丽的新乡村贡献中行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林行长的演讲,近年来中国银行既发挥传统优势让我们的农业产业走出去又不断创新我们的村镇银行实行新的运营模式下沉重心、扎根乡村、支农支小,在乡村振兴当中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接下来有请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进行演讲。
图为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演讲。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章更生]:
尊敬的余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前,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是解决“压舱石”的问题。作为国有大行理应引导资金精准滴灌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切实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把“三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一直以来,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借此机会,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向长期以来给予我们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监管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出身于安徽农村,现在还有兄弟姐妹在农村,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割舍不去的情感,下面,我根大家交流一下建设银行以普惠思维和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以普惠思维服务乡村振兴。 前不久,克强总理到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三家大型银行考察普惠金融时指出,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支持,普惠金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总理还勉励我们国有大型银行要带头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打造普惠金融金字招牌,促进市场活力。建设银行去年已将普惠金融上升为全行性的战略,这是我们顺应经济发展大势、担当社会责任、主动变革的结果。三农和扶贫,是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以普惠的思维去服务三农,核心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提升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度,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延伸问题,在这方面,建设银行通过设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打造真正的“村口银行”,为广大农民服务; 二是帮助涉农小微企业、农户等这些难以得到传统金融眷顾的群体,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在这方面,建设银行创新了“两权”抵押贷款,打造“N+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地区顺利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与衔接。
[章更生]:
二、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建设银行将金融科技作为全行又一大战略,用金融科技破解社会难点痛点问题。例如,建设银行加强网络供应链业务向涉农领域的延伸拓展,有效服务了农业产业链上的普惠客群。搭建“金融扶贫撮合平台”,帮助贫困地区企业实现资源对接。依托“善融商务”平台,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加入商务部电商扶贫频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扶贫“国家队”。打造“农民工普惠服务平台”,实现农民工工资及时精准到账,有效破解“农民工讨薪难”的社会难题。此外,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建设银行运用“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打破“信息孤岛”,创新“地押云贷”“农信云贷”“农垦快贷”等产品,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降低融资成本,成为破解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 三、以战略合力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本次论坛的举办,正是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战略合力的重要契机。新的一年,建设银行将深耕涉农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打造“绿色兴农”“产融促农”“基建助农”“科技强农”“改革利农”的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各届各方携起手来,共建合作机制,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一是地方政府、农担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要共同搭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农村企业和个人融资可得性。 二是要构建乡村振兴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比较优势。 三是要打通公共信息资源壁垒,全面整合农业农村大数据,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形成商业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 建设银行愿与各位一道,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创新思维,积极努力,推动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为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值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承祝大家猪年诸事顺利。谢谢!
[主持人]:
谢谢!谢谢章行长。建设银行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中也是积极地做着贡献。我们也知道高等院校为乡村振兴、为金融发展也是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和人才。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进行发言。有请!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发言。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吴晓求]:
余部长,各位来宾,非常高兴参加有关乡村发展“三农”的论坛,这方面的论坛我参加的相对比较少,主要是参加一些金融的论坛,实际上金融是要落地的,在空中是没有意义的,金融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其中在中国,为实体经济服务很重要的是要为“三农”和乡村振兴服务。 中国的现代化成功与否,要看农村,要看乡村。如果中国的“三农”问题没解决好,中国的乡村和城市有巨大的差异,这种现代化也是没有意义的。虽然现代化的起步可以从城市开始,从北京、上海、深圳开始,但中国现代化的收官之作一定是中国乡村的发展,应该看到它和大城市是没有太多的差别的,这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目标。 实际上中国的“三农”,乡村从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现在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现在大约在13.5万亿美元,中国人口大约也在13.5亿左右,我们正在迈向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实际上我们现在要深入地思考如何去反哺“三农”,如何去发展乡村。在我看来,中国的乡村也好、“三农”也好,它有几个问题需要认真地思考,刚才我认真听了余部长的报告,他讲得非常全面,说实话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原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点非常少,几乎是空白。我今天也看到农发学院来了几位非常著名的教授,人民大学对“三农”的研究在全国是走在前列,我们有几位非常著名的教授。我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学习了乡村发展的一些政策、现状、问题。我认为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它的基础设施差。它和城市的差别,一个极其明显的就是基础设施,所以这是要着力改善的。 第二个,它的公共服务差。公共服务突出表现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文化、娱乐现在网络化了以后还好一些,但是医疗、教育没法网络化,教育是一个极大的短板,医疗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公共服务对我们的乡村来说,这两条现在非常重要。 第三个,当然还有一个人居环境。
[吴晓求]:
第四个,它的产业升级。反哺“三农”,反哺乡村,很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有一种造血的机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各个国家的乡村和城市几乎没有差别,是因为有一个收入相对稳定的产业,这个产业和乡村的自然条件是相匹配的,你不可能在那里搞一个大型的化工厂,那是没有意义的,破坏了环境,它只能就自然条件做深度的加工,产业的深度延伸,提高它的产业附加值。刚才余部长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产业融合价值”,实际上不要把农业农村的产业过度分割。它的第一产业可以演化成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可以演化成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如说农业,第二产业可以把农业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而且人居环境,假定乡村旅游就变成第三产业,等等,它可以相互整合。我想这是第四个方面。第五个,它的增长模式、经营模式究竟怎么走,因为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口的迁徙过程,我们一方面当然要创造很好的环境,让相对多的人能够在我们的美丽乡村生活,但前提是他要有收入,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过程都是人口的迁徙过程,我们人口的迁徙究竟是向北京、上海这种大型城市迁徙,包括我们的中等城市南昌或者长沙迁徙,还是说在农村的周边有一些美丽小镇,这个都涉及到中国未来的乡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设计。中国的人口众多,看来走发达国家那样一种逐步的大规模的向城市迁徙的这样一个模式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困难、巨大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说对我们的产业要进行一个适度的分工和布置,产业不能过度的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北京的这种疏散人口,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从战略定位来看是正确的,这是说的第二个问题所在。 第三个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刚才在底下也反复的思考,这些问题我用了一个词叫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与“(三角)”支持,用了个“三角”靠一个力量是不行的,完全躺在政府的身上,解决中国的乡镇问题、三农问题那是偷懒不负责任,当然首先中国的三农和乡村的发展,政府富有极其重大的责任,我认为三农在今天的中国以及乡镇当然属于弱势的状态,所以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里所谓的政府是两个含义。
[主持人]:
谢谢吴校长的精彩演讲,相信金融科技发展必然会为乡村振兴打开一个崭新的门,而且的确面临着很多机遇,当然机遇当中也有挑战和风险,这种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应战。刚才说了,今天我们准备了两条短片,接下来看第二条短片,它的名字叫做《数说——金融供给创新篇》 (视频)
[主持人]:
谢谢收看,我们的名字叫做“数说”真的是很多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的巨大成果,也为我们对乡村振兴,我们的金融服务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和更加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我们将从金融机构方面来说一说如何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接下来将要演讲的各位嘉宾请注意把控一下时间,因为今天时间延迟了一些,感谢各位的配合。接下来有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殷久勇演讲。
图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殷久勇演讲。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殷久勇]:
尊敬的余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次高峰论坛,与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共同探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话题。前面余部长各位专家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讲了很多方面的理论政策也讲了很多方面的实践经验,我听后很受启发,而且对农发行很有战略意义。下面我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和农发行的具体做法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方面的不平衡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新三农”的问题日益显现。放眼全球,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曾经经历过和正在经历乡村衰退,乡村衰退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20字的总要求,体现了内涵式发展理念、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现代化发展的定位,顺应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新要求,必将开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篇大文章,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体现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的需要,更是服务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产业兴旺”引领金融服务的新方向。“产业振兴”位列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首,它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为核心,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动力,所以金融支持和业务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其次,“生态宜居”创造金融服务新需求。围绕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互联互通;围绕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推动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缩小城乡二元空间距离,来自金融的资金需求十分巨大。
[殷久勇]:
第三,“生活富裕”催生金融服务新功能 乡村振兴旨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脱贫攻坚阶段,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扶贫贷款,融资融智,发展普惠金融,体现社会责任。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要求不断弥补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充分的短板。此外,“农村改革”带来金融服务的新模式。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激活了土地要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带地带资带人“三带”入社入企,助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集体经济和产业资本联姻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据有关部门预测,仅就今后五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任务,大约需要投资7万亿以上,所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大有可为的。
[殷久勇]:
三、农发行全力开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始终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的办行理念和职能定位,以农为本,深耕“三农”。前面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纪司长所指出的,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独特的融资优势,依托国家信用支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引导和归集社会资金用于“三农”,这就解决了余部长刚开始致辞中所解决的,要把资金留在农村、用于农村、完善农村金融新机制这么一个机制。自2004年,农发行正式启动市场化发展以来,已累计向社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8万亿以上的资金,成为银行间金融市场的第三大发行体,所有这些资金全部用于“三农”。仅2018年一年,我们累计投放各类农村农村贷款1.81万亿元,创造历史新高。农发行的各项信贷职能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并荣获中国银行金融机构金牌榜“年度最佳三农金融服务银行”等多项荣誉。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发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去年的中央1号文件要求明确农发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贷款支持。作为一家银行,我们统计了一下,从2014年一直到2018年,每一年都对农发行政策性支农工作,中央1号文件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现阶段我们重点聚焦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四大领域,依托五个抓手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围绕粮食保根基。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而长。坚持把支持粮棉油收储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多元化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和粮油精深加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打造和工具农发行作为粮食银行的品牌形象。同时,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通过以土地流转贷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农业科技创新贷款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为农业强基固本,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农发行用于粮棉油收储各类贷款余额达到1.82万亿元,每年投放的粮棉油流通领域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2/3以上。去年,我们累计投放了粮棉油贷款5678亿元,同比多投放了1627亿元,也发挥了名副其实的在收储领域的主渠道作用。
[殷久勇]:
二是围绕产业做特色。坚持服务产业振兴,聚焦种植(养殖)、流通、加工转化全产业链,支持优质客户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产购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聚焦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重点支持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和营销网络建设、农村“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互联网+”农业以及农业、林业、海洋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支持运用现代生态循环技术,解决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林业、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推动绿色兴农战略实施。这方面农发行去年累计发放上述各类贷款1280亿元,同比多投放了302亿元。 三是围绕土地做文章。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要素、农村最大的资源和农民最宝贵的财富。通过统筹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带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优化。农发行依托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坚持规划先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促进农地提质增效。我们2018年全行审批了209个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贷款649亿元,当年净投放263亿元。同时着力支持村庄整治、旧村改造、村庄撤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密切跟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支持以“同地同权、流转顺畅、收益共享”为核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和以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核心的宅基地制度改革。 四是围绕客户做产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新的客户战略,精准分析客户资金需求和服务诉求,为客户提供适用的金融产品和高附加值金融服务,目前已形成覆盖乡村振兴各重点领域和主要环节的系列化特色产品,初步彰显了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品牌,同时我们秉承强农惠农的社会责任,坚持让利于农,2018年我行新发放的涉农贷款的利率低于全国金融同业水平123个基点,据此测算,给涉农的项目和客户节约融资成本79亿元。我们将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市场化经需要的具有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特色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
[殷久勇]:
五是围绕现金流定项目。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我们坚持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方式,实行融资、融智相结合,注重从现金流的角度去设计项目融资模式。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相继探索创新包括涉农资金整合、两项土地指标交易、项目综合收益还款、订单融资以及PPP项目等多种以项目现金流为核心的融资模式;完善支农转贷款方式,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发展,探索供应链融资模式,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的有效控制,提供全链条一体化融资解决方案;探索采用“特色产业引领+基础设施提升”的乡村片区开发模式。这个我想也就是余部长刚才讲的整合乡村碎片化的项目,融为一体的开发模式。积极拓宽第二还款来源,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海域使用权等抵押担保方式,合规运用政府增信,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这既是我们农发行的宣传语,更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农发行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和遵循银行规律 “三位一体”的办行理念和职能定位,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殷行长,也感谢农发行为我们的城乡一体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其实我们应该都知道,随着我们金融服务的发展和涌入到城乡发展的乡村振兴当中,可以说是我们乡村振兴发展越来越需要金融的刺激和需求,金融进来了必然会面临着一些风险,我想很多百姓和农民朋友对风险意识相当强,接下来有请太平洋财产公司董事长顾越发言,从保险角度解读一下。
图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越发言。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顾越]:
尊敬的余部长、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中午好,我汇报三点,更多是我们一些实践的工作。 第一点要跟大家汇报太保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保险的供给侧改革,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三农的保险需求。 正像余部长刚才讲到的,三农其实对风险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个在我们实践当中也深刻的感受到,我们在这方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围绕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创新保险产品的供给。我们创新的内容很多,我们选择重点创新的领域主要是围绕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在保险+期货方面;一个是农产品价格收入保险方面;一个是支持地方特色产品的农业保险;这些保险是当前三农也好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当中现在是需求比较大,同时又是中国农业保险相对比较空白的。2018年,我们联合太保属下的安信农保开发的新产品达到414款,其中种植业281款、养殖业114款,这些产品的推出,极大的满足了三农保险的一些需求,得到了各地政府积极的欢迎。比如说我们首创的保险+期货,我们目前已经立项了60多个项目,涵盖了广西的甘蔗糖、海南的天然橡胶、新疆的棉花等等,我们保险+期货产品的创新推出,也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大力支持,应该说这个在保险行业领域方面,或者说金融产品领域方面是一个跨保险、跨证券、跨期货的一个重心产品。我想这些方面刚才已经有所展示,目前应该说我们太保是中国三农保险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保险的供应商。第二个创新的方面,2015年我们联合农科院在业内首次推出了基于现代技术的太保e农险体系,这个技术是整合了很多内容,整合了云计算、整合了大数据、整合了遥感技术、整合了物联网、生物识别、无人机等等,目前在农业保险领域方面,应该是技术最先进的,应用也是最广泛的,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用户广泛的认可。
[顾越]:
解决了三个点的问题,解决了哪三个点呢?解决了农民兄弟承保理赔难的痛点问题,农民兄弟其实在保险过程当中,刚才几位领导嘉宾都提到,如果农民兄弟感觉到价格贵、理赔难,它这个方面的这种热情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我很简单的介绍一点。比如说我们气象证明,以前农民兄弟索赔是很困难的,要到气象部门拿取气象证明来证明是受灾了,但是同志们我们农民兄弟到气象部门索取气象证明是不太可能的,造成农民兄弟索赔很难,我们现在这个新技术是自动推送气象证明,农民兄弟其实现在不需要索取任何气象证明,我们这里就有气象证明了。所以这些方面是解决了农民兄弟的一个痛点问题,也解决了我们保险公司管理的难点问题,因为面广量大,要求非常高,我们监管部门要求非常高,同时也解决了政府部门在农业保险领域方面的管理的一些焦点问题。
[顾越]:
所以这三个点,应该是我们e农险,为什么得到了上下共同认可的一个关键点。这个新技术是每年迭代更新一次,从2015年我们推出一直到现在是4.0,每年的8月份,今年8月份要推出e农险的5.0,这个5.0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所以我想这一点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第二个创新。 第三我们着眼于中国三农保险的理论供给、理论创新方面,我们去年年底发起设立了泰安农险研究院,泰安寓意国泰民安的意思,这家研究院刚刚成立,得到了银保监会包括农业农村部、中农办、财政部、各个部委包括国际一些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这家研究院致力于专业性、国际化、有影响力的全国智库的定位,通过在政策领域、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为中国农业保险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并提供国际可供借鉴的国际国内范式、案例,应该说农业保险特别是在北美和澳洲地区是非常成熟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院成立以后,下一步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这是汇报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坚持社会责任担当,发挥前期的专业优势,精准设计普惠的保险,满足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前面吴校长也提到这个问题,应该说中国农村确实是地域广阔、需求多样、应该说这方面需求非常多,但是我们相当部分的农民兄弟收入不高但是需要保险,所以我们得到这个信息以后,也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积极引入东南亚比较盛行的,或者说东南亚金融、普惠金融搞的比较成功的所谓的普惠的保险产品,去年我们开发设计了中国农民风险保障计划。这个农民风险保障计划,就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个方面涵盖了一户农民兄弟全部的风险保障,这个保险的产品是保费非常低廉,投保又非常灵活,索赔又非常简便,所以是广受低收入人群的欢迎。这个产品我们推出时间不长,也就是一个季度时间,目前已在新疆、西藏、云南、一共有15个省市,现在已经超百万的农民兄弟投保了这个产品,同时我们也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主动开发政府积极支持的一些产品,刚才余部长报告当中也提到,包括完全成本、收入产量试点这些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开展,主要涉及到玉米、大豆收入产量保险试点。
[主持人]:
谢谢顾越董事长,可以说太保的一系列措施为我们农民的增产,为我们农民的增收也是打了一个强心稳定剂,刚才有很多领导和嘉宾进行了他们的分享,我们今天的论坛也请到了基层的负责同志,他将从改革一线的角度来谈一谈他的看法,接下来我们掌声有请四川成都崇州市市委书记赵浩宇发言。
图为四川成都崇州市委书记赵浩宇发言。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赵浩宇]:
尊敬的余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我是最后一个演讲,标志着所有的政策都会落到基层。崇州市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大要求,这几年我们探索实践了规划统筹、资金统筹、建设统筹、群众主体的“三统筹一主体”的乡村振兴资源整合方式。近几年,我们整合财政资金57亿元,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了509亿元,撬动比例是1:9。今天的主题,我要重点汇报崇州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创新1+3+7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的做法进行一个汇报。 一、搭建一个“农贷通”融资服务平台,畅通金融下乡渠道。 搭建“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金融有机融合,主要是为了破解针对农村金融服务资源分散、信息分割、对接不畅的问题。 一是建成农村金融信息库。建成惠农政策、融资主体、金融产品三大信息库,实现金融机构、融资主体共享,分权限网络实时查询与运营。 二是建成金融下乡的“高速路”。整合“银政保担企”各方资源,汇集融资主体多元需求,推动“一站办理、线上办理”,推出手机贷、线上金融等智慧服务。贷款流程缩短了三分之一,贷款的时间从5天缩短到3天。 三是助推金融服务改革的“加速器”。推动金融机构购买“农贷通”信息服务、智慧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创新等多项改革落地,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例如,2014年以来,我们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3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20亿元,建成23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53个美丽新村,14万人因此住进了美丽的新村。这是第一项大的改革。
[赵浩宇]:
二、推进“三站合一”,为“农贷通”平台构建共享的信用体系和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三站合一”指的是我们的农村金融、农村电商、农村产权交易功能的“三站合一”。措施上主要是集成这几项功能,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做了三件事。 一是集成农村产权交易功能。收集、审核、上传、发布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培育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为农村金融提供抵押物流转服务。 二是集成农村电商服务功能。开展农产品线上宣传、展示和销售,为信用评价提供海量的经济活动数据,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定。 三是集成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履行融资主体基础信息收集更新、金融政策宣传、金融业务办理三大职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电商服务的联动发展。 目前,我们已构建起县、乡镇、村(社区)纵向三级管理、横向“三站合一”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成村级“农贷通”服务站231个,实际上这项乡村振兴改革我们试点过后,成都市已经把“农贷通”已经在全市推行。 三、构建“七大体系”,为“农贷通”平台提供金融资源下乡的制度支撑 针对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农村资产处置难等问题,我们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盘活农村产权为核心,探索构建“七大体系”,打通金融下乡的制度瓶颈。 一是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组建崇州农村产权交易公司,健全“村收集、乡镇审核、市交易”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及交易服务体系。完成农村产权登记颁证,赋予处置、收益、抵押等权能。办理农村产权交易8000余宗、33亿元。 二是构建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立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业主代表共同参与的农村产权指导价格评审机制,实行基准价格指导与第三方机构评估相结合。 三是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银政保担联合信用评价机制,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实现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主体、信用户评定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信用信息入库率分别达100%、95%。
[赵浩宇]:
四是构建风险分担体系。财政建立4100万元风险基金及持续补充机制,政银按照8:2比例分担融资风险。7家保险公司推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21个,覆盖土地流转履约、用工意外伤害保险等。建立银保合作机制,贷款优先支持投保主体。 五是构建聚合融资体系。财政注资1亿元担保基金、人民银行投放支农再贷款4亿元,引导8家商业银行、7家保险公司、2家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45个,实现多家金融机构、多种金融产品、多层次聚合融资。 六是构建收储处置体系。成立蜀兴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农村产权政府收储机制。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公司,采取托管、再入股等方式再流转收储产权,化解抵押物违约风险。 七是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出台了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评估费补贴、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贴息管理等8个配套文件。记得今天我的发言是这5年4次得到余部长的支持,4次发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课题,我在这儿非常感谢农业农村部包括余部长对崇州的关心,我们这些实践,我们感到干好这项工作,产权明晰是基础、政策扶持是前提、产品创新是关键、风险防控是底线。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成长中的烦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记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的上帝是9亿农民,我真心希望通过我们的辛苦指数能让他们笑的开心。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谢谢赵书记!崇州市近年来大力开展“互联网+农村金融”的模式,我想这种模式也是值得很多地区去开展、去开拓的。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贴近农民的人缘优势,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有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发言,大家欢迎。
[邵智宝]:
尊敬的余部长、厉教授、吴教授,各位同仁、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感谢会议主办单位的邀请,很荣幸有机会与各位领导、专家一同探讨金融如何服务乡村振兴的议题。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一、邮储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开放40年,惠农政策不断加码,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服务国家战略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正如刚才韩部长所说,农业投资的改革创新,农业主管部门要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而我们金融机构则聚焦于“要花到哪、要怎么花”。我国的三农金融服务普遍具有“两高一难一慢”的问题,即高风险、高成本、管理难、见效慢。一家金融机构要做好三农金融业务就要需要举全行之力、配全行资源共同为之。就如同一艘海上航行的轮船,要有有效的政策引导做帆,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为舵,要有适宜的业务模式指引航线,要有精良的机构队伍各司其职。在农业农村部和人民银行的指导下,邮储银行党委高度重视三农金融业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做好服务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切实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服务能力。截至2018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本年净增超千亿。多年来,我们扎根“三农”,不断探索和尝试,利用邮储银行点多面广,队伍深入乡村的特色和优势,逐步探索出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三专三全”模式。
[邵智宝]:
“三专”是指专项政策引导支撑、专业机构提供服务和专门模式支持发展。首先,专项政策引导支撑。2018年,邮储银行印发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制定2018-2020年支持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行内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政策倾斜,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比重、内部资金定价优惠、授信政策绿色通道等多方面给与专项政策支撑。其次,专业机构提供服务。邮储银行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在全行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和三农金融事业部,加强三农金融业务管理。2018年,为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针对扶贫领域重点工作,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三,专门模式支持发展。邮储银行与各类支农惠农组织构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协同支农模式。引入政府增信机制,缓解抵押担保难;依靠专业技术协会,筛选优质信用客户;依托农业核心企业,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推动与保险、担保的合作,多方分担风险损失。
[邵智宝]:
“三全”是指全要素创新信贷产品、全流程优化作业模式和全方位培养人才队伍。首先,全要素创新信贷产品。邮储银行成立之初,从支农支小做起,开发了纯信用、无抵押的小额贷款产品,并专注于这个业务的发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61万亿元,笔均仅七万余元。随着十余年的发展,我行三农金融业务提质扩面,已覆盖所有涉农主体和三农领域。针对现代农业发展,推出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推进“1+N+X”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达1724亿元。积极跟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产品。力求打造满足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全产业链三农金融产品,构建邮储银行三农服务生态圈。其次,全流程优化作业模式。我行大力推进新一代零售信贷工厂项目建设,应用移动展业,优化贷款调查、业务处理、贷后管理等业务运营流程,逐步推进运营体系向“作业高效+审核智能+管理精细”转变,推动三农金融服务走向数字化和无纸化。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我行大力发展互联网三农贷款,推出了E捷贷、极速贷、掌柜贷等全流程纯线上产品,通过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切实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第三,全方位培养人才队伍。三农领域业务专业性强、风险把控难度大、熟人文化浓厚,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人员队伍扎根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民。邮储银行按照队伍分层管理、分层建设、分层考核的思路,强化考试认证及岗位培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岗位晋升常态化、构建服务三农企业文化,保障三农队伍建得起、用得好、留得住。
[邵智宝]:
二、下一步工作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下阶段,邮储银行将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发挥优势,以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重点,坚持服务“三农”定位,着力推进支持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即“农业产业升级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金融精准扶贫工程、信用村镇建设工程和金融便民服务工程”。一是在助力产业兴旺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工程”。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大力扶持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农村互联网贷款新方式、新模式;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大力扶持返乡下乡人员及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在助力生态宜居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生物保护等项目的金融扶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金融扶持;支持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对农村水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的金融扶持。三是在助力生活富裕方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程”。继续丰富适宜乡村的储蓄、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致富能力,打造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四是在助力乡风文明方面,助推“信用村镇建设工程”。联合多方力量,以信用村镇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五是在助力治理有效方面,助推“金融便民服务工程”。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养老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基础金融覆盖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便民服务。支持农村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建设,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环境。
[邵智宝]:
三、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三农金融各项考核与支持政策。为鼓励商业机构从事三农金融服务,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定向优惠引导政策,但从政策的运行情况看,还有进一步优化完善的空间。例如,不仅要考核机构,更要考核业务。我国目前很多优惠政策的受众载体必须是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部分商业金融机构也在三农金融服务领域进行了较大投入,但是因为机构性质受限而难以取得政策的支持。建议推动优惠政策的平等获取权,利用商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广、资金实力强、风控能力强等优势,推动商业金融成为三农金融服务主力军。同时,不仅要考核业务金额,更要考核业务数量,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但是,从业务规模的角度进行考核,难免会促使商业机构服务大型企业,提高单户贷款金额,使商业银行并不具有服务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动力。只有引入业务数量的考核,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覆盖率,使金融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平台建设。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将社会保障、工商、税务、法院等各类组织机构的分散信息进行整合,建设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建议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借鉴前期扶贫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塑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产权制度建设。建议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置”制度,确定农村产权的确权、评估、登记、交易等操作规范,配合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产权评估登记机构,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为农村产权抵押处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最后,祝这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邵行长的精彩演讲。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我想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当然这也需要大专家、大智慧。就在刚刚,我国经济学界泰斗,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一百人之一,厉以宁教授来到我们高峰论坛的现场,接下来我们将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厉老登台为我们进行他的精彩分享。
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发表演讲。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镆摄
[厉以宁]:
(提纲)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大变化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1.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从平原地带开始,从农民家里增添农业机械开始。农民家庭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农村观念转变的开始。2.一旦农户添置了插秧机、收割机、除草机等机械,这些农民家庭便成为专业户了。3.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家庭,除了自己家中使用农业机械以外,还为其他农户订单服务。4.农业机械专业户必须守信用,讲信用,这样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使用各种不同的农业机械的专业家庭,就是新农户的写照。二、农业机械化、家庭化,将是农户家庭的趋向。1.广大农民认为,从自己只购置少量农业机械是划不来的,家庭农业机械化是迟早趋势。2.使自己能实现家庭机械化,不仅能树立商业信用,而且能增加盈利,何乐不为。3.有些农民家庭从事多种盈利之余,很可能迁入小城镇,甚至中等城镇中生活,因为这符合利益。4.农民真正实现了城镇居民的要求,农民的孩子将在城镇中念书、创业,自己自身也改为“创意者”、“创新者”,直到“创业者”。三、农业种籽的推广应用。1.农民一旦把种籽的推广、改良作为新的事业来经营,前景是美好的,农民的潜力也将继续迸发出来。2.实际上,中国的面积这样广阔,不同地区的天气相差大,土壤的差异也一处一种标本,因此各个地区种籽的推广是大有文章好做的。3.农民职业在变化,新思潮对农民来说,这是老路挡不住的。每个地区都在走新路,这不是空谈,而是实际生活带来的新路必然带来的。4.走上新路的新农民,各有各的思路。有参加农村新合作种植的,也有自己带领家庭成员奔忙的。我们现在下农村看到的,只不过是刚开始的新农民,变化将紧随农村的成长而来。
[主持人]:
朋友们,今天上午的会议到这里可以说是圆满结束了,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在这期间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就让我们共同携手谱写出更多的辉煌,助力乡村振兴。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再一次感谢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的到来,在这次再次跟大家衷心地祝愿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各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