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海城“试航”:改革激活“发展力”

2017-05-18 14:17:0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 包尚友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之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体,是联结工农、统筹城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基本着力点和攻坚点。近年来,辽宁省海城市在承担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全面深化县域经济市场化综合改革,争当县域深化改革的“试航员”,在经济新常态下成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县域发展新动力、新活力、新潜力、新竞争优势,为全国中小城市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日前,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记者专程采访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共海城市委书记孙巨先。

  “破立并行”增动力

  记者:据我所知,海城是2014年11月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陆续承担了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自去年5月起,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海城市委、市政府对这6项改革试点实施了统筹谋划、协同运作、整体推进,并以此为先导,开启了全面深化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你们采取了那些改革举措?此举对于海城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孙巨先:经济转型迫切需要突破旧有发展模式,促进动力转换,我们通过多项改革试点的有机融合、协调并进来打好改革试点的“组合拳”,形成“1+1>2”的改革倍增效应和溢出效应,为转型发展增加内生动力。海城的发展、领先源起于改革、得益于改革、未来更寄希望于改革。海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全面深化县域经济市场化综合改革作为把握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四个着力”的最大“利器”,紧紧抓住历史给予海城的改革机遇,高擎改革大旗,激活海城改革基因。一是谋划推动新一轮综合改革,选准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主攻方向,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引领,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围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构建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发展投入资本化,深化城乡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四个方面,出台30条改革决定,探索建立60项新机制,狠抓创新政策供给、制度供给的力度、精度、准度。二是有效推动落实任务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激励政策感召下蓬勃兴旺,激励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平台,新建5个省级研究中心、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培训、孵化、融资、管理等服务支持体系;户籍制度改革平稳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局已经成立运行,做到“两集中两到位”,法人企业注册登记零费用,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国有林场改革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行全部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患者“先看病、后付费”,组建紧密型医疗集团,填补了县域诊疗多项空白;新农合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成效明显,22种重大疾病基本实现免费治疗,居民健康素养、健康指数以及人均期望寿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统筹推动探索试验性改革,我们承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四是自觉推动实践需求性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组建水务、交建、有线电视等多家国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创建文化供给与产业发展融合机制,深化一镇一所政府办乡镇医院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我们做到:哪里有问题,改革就指向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哪里就有变化、有成效。

  海城市委、市政府坚持调整结构,持续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我们秉承“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的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动,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壮大实体经济为方向,以振兴民营经济为重点,以提升支撑力和竞争力为抓手,转方式促升级,不断蓄积发展新动能。一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不忘招商引资的初心和承诺,甘作不请之友的“两不”原则,积极主动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最具“洼地效应”的营商环境,全面开通网上审批平台和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展法人企业注册登记“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切实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通过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解决难题,44家停产半停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5家企业成功实现新三板挂牌,一六年全市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94个。镁砂滑石深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贸易市场与电商、农产品加工、运输与快递等产业集群日渐兴隆。二是加速结构优化调整,做实“三去一降一补”,围绕打造绿色农业,加速构建具有海城特色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60万吨、蔬菜产量稳定在132万吨、水果产量稳定在30万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性农产品达到6个品种,体验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数量大增,沈阳农业大学海城分校全面竣工、产学研融合呈现新局面。围绕打造绿色工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发展之路,矿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化学化工等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大型企业陆续达产,特别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双园”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打通了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围绕打造绿色服务业,加快构建彰显海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海城义乌小商品城建成运营,构建了南义务、北海城的小商品市场发展新格局,投资50亿元的大连(西柳)海关监管区和西柳国际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深圳雨辰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开园,投资30亿元的腾鳌龙基物流园一期工程主体竣工。西柳内外贸结合市场建设试点初见成效。西柳、南台两大市场交易额实现625亿元,一六年快递企业业务量达到1200万件,网上销售40亿元,新涌现电商镇2个、电商村6个。

  记者: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已经呈现出不少亮点,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生动实践?

  孙巨先:改革试点成为加速海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机遇。我们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为契机,建成了东北首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做为交易平台、监管平台,政策健全,工作流程规范、交易规则透明,服务体系完善。去年,海城全市通过市交易中心流转土地23.2万亩,交易额4.9亿元。全市累计流转土地68.77万亩,占166万亩耕地的41%。市级交易平台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每亩增值200元左右,增加了农民收益和集体收益。这项改革试点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两年间就增加新型经营主体186个。同时,流转交易平台作融资平台推进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扩大贷款抵押(质押)物范围,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林权抵押贷款,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预期收益+农业保险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新品种,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52亿元。目前已开发金融产品14个,涉农融资5亿元。这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到中央农办、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充分肯定;在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面,我们根据资产类型、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新型城镇化试点,先确定8个试点村,继而确定100个试点村,制定出台了12个相关文件。这项改革实现了农民变股民、集体资产股份化,固化和保护农民财产性权益,增加财产性收益,促进农民带着权益择业生存,推进正向城市化,激活沉睡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变资本,作活作优资本市场,探索出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和“三资”管理经营新机制;而自启动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以来,我们推出了“六台、一池、一会、一保”工作模式,市财政注入风险资金池3千万元,1:10撬动银行资金,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与农业银行、邮储行、农信社、金海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战略协议。目前,各金融机构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42亿元,贷款不良率为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除了上述几项改革试点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尤其让海城人受益良多,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不但有效拉长了经济产业链,节约了资源,更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协同创新”添活力

  记者:您刚才谈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让海城受益,而各地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土地、资金、产业、社保、城镇功能等一系列瓶颈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巨先:我们主要采取了八方面措施:一是按照“城市化、城镇化、新型社区化”三个层次推进城镇化,多规合一科学布局新型城镇化;二是建立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探索发展投入资本化,破解“五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同步发展资金瓶颈;三是构建多元化用地解决机制,破解新型城镇化土地瓶颈;四是探索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推进农民带着权益进城,探索灵活的社保模式,明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生活有保障,城镇化率达68.2%;五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做强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通过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手齐抓,实体和网上两个市场统筹并进,增加了居民就业创业机会,实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470元,同比增长7.9%;六是加速壮大集体经济,股份权能改革保留集体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兼顾集体收益,村集体分享城镇化红利,集体经营性资产出售、出租、入股、转让、抵押等经营收益使村集体增加财力,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普遍超过5万元,村级财务账面资金总额2.6亿元;七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美丽宜居特色镇村特色社区,涌现出特色小镇4个、国家级宜居乡镇3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30个,共争取国家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1305万元。八是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逐渐消除社会积弊,通过“两手齐抓、内外双修”来推动五个文明和从严治党见实效,使创城综合效应与改革综合效应变相辉映。经国家发改委评估,海城综合试点目前已走在东北县级前列,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记者: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导致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据了解,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海城目前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规则体系,建立了包括民主决策、价格形成、入市风险评估、入市主体和入市交易、利益分配、入市后续监管服务六个方面的制度规则,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制度成果。特别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使用支出方向、土地利用收益再分配、入市土地抵押融资政府补贴利息等方面形成了富有海城特色的制度设计。去年,海城试点一次性高分通过国土部中期评估,以“改革创新助推东北振兴”为主题的“2016’中国新型城镇化(海城)经验交流会”和“统筹协调推进东北三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中调研会”,先后在海城召开。可以这样说,“海城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孙巨先: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获得财产权的主要来源,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用变为国有直接入市、农村“三权”市场化流转,为破解城镇化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瓶颈开辟了一条新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采取就地入市、调整入市、整治入市三种方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相融合,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调整入市,可以整合分布零散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向产业园区集聚,实现规模入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我们在土地增值收益利益分配机制方面让农民群众得大头,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不受损,平衡好土地征收与入市补偿标准、土地征收与入市工作标准,平衡好土地增值收益与土地出让金收益,做到上符中央要求,下合海城实际,建立起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我们一直坚持试点多样性,着力试规则、试制度、试办法。目前已入市的五宗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前两宗地出让后,我们颁发了土地使用证,完成后续融资贷款、办理房产证、他项权利实现等工作,实现了东北地区入市第一宗、东北第一贷、北方第一挂,打响了具有方向性的“第一枪”,取得了“东北领先、全国居前”的成绩。总而言之,6项试点的协同创新,为海城破解发展难题带来了红利,带来了动力,更增添了活力。在这其中,新型城镇化是纲是引领,其余是目是支撑且互为支撑、互相推动、合力共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和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基础,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引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是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发展用地不足难题的重要途径,及时长久完善社会保障、维稳维权是关键。

  未来发展有潜力

  记者:海城去年第四次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十名。未来,你们在继续深化改革谋发展大潮中如何高标准站位?

  孙巨先:首先当然还是要全力以赴地抓好今年的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新的突破。边试验边总结,边督察边考评,用行动赢得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联手破解难题,做好试点成果与修改法规的衔接工作,率先形成坚持中央改革方向、解决海城实际问题、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国家试制度、为发展增动能、为海城谋未来,进一步争取在国家改革中提供海城模式,对国家修改法律法规做贡献。我们要求全市上下在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方面必须敢于担当、精于作为、善于创造,合力做到:一是领导支持护担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其专项改革小组一个月一次例会,统筹谋划,统一调度,释疑排忧解难。二是容错纠错保担当,改革是最难的,很多人不愿意研究、推进改革,因为改革容易出错,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市委态度非常明确:实干是通行证,担当是验证码,运用改革创新思维谋划和推动干事创业是干部的必备素质、基本功。干部必须提振精气神,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除。改革的舞台就是容错纠错的舞台,用改革的方式试错就没有错。我们特别制定出台了《保障我市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顺利实施的纪律暂行规定》,主要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标尺,建立合理“容错纠错机制”,明确提出让有前途的人抓改革、让抓改革的人有前途、让担当者改革、为改革者担当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确保消除干部思想顾虑、实现工作有劲头有奔头。三是解决难题促担当,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直面解决难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培植后劲,充分运用好觉悟驱动、责任驱动、制度驱动、荣誉驱动、利害驱动。四是全面实践敢担当,主动探索、强化实践,试点先行、梯次展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乐当改革的先行者、示范户、促进派、实干家。五是群众满意稳担当,我们每进行一项改革,都特别注重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调研、论证、评估,注重防风险保稳定。

  海城人一定不负众望,自觉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光荣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改革发展方向,上紧发条,压实责任,践行“一条主线三大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振兴鞍山钢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贡献出“海城力量”。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