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农产品价格高就好吗?

农民满意和市场接受要哪个?

2017-03-08 12:47:49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作者:

  一场关于农业的讨论在两会期间“先声夺人”。昨天,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经济、农业界联组会召开,李克强总理也来到会上。他说:“我已经连续五年来这个组了。有人建议我是不是可以换个组,我想,还是来这里巩固与‘老朋友’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表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高度重视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这个基础,再重视也不为过!在会上,委员们都关注哪些热点、焦点?大家不约而同的把话题转向了——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过去一年,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调整,许多品种走向了市场化定价。在我们前几天的两会问题征集中,不少朋友的信息都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政策有关↓↓

  

  

  国家关心,农民关切。很多农民在问:未来改革的方向往哪走?不种玉米,种什么?对此,农业领域的“大咖”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关键词——市场。

  “农民满意”与“市场接受”,价格怎么平衡?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说,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农民满意而市场不接受,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就依然要调整。

  陈锡文:“要改革,就需要了解一个问题——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政府为什么要定这么高的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障农民的收益,不是政府喜欢高价,因为他把对农民的补贴放在了价格里,所以农民是满意的,但是市场不接受。”

  市场不接受、结构不合理、农民不增收,困局怎么破?陈锡文认为,改革要想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把补贴从价格里拿出来。

  陈锡文:“拿出来不是给财政部门收回去,仍然要给农民,要换一种别的方式给。所以,东北玉米改革的基本原则就叫做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过去一年,国家针对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和收储制度进行改革。陈锡文认为,这个改革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陈锡文:“有三个效果非常明显:第一,东北地区的玉米播种面积下降了10%以上,减少了2300万亩;第二,价格明显往合理的方向回归了;第三,玉米价格从过去的一块多下降到七毛多,但是政府是有补贴的,政府把过去放在价格里的补贴拿出来,单独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怎样看待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也有许多农民朋友对突然下降的玉米价格不太适应。有人发来消息说↓↓

  

  针对持续走低的玉米价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玉米市场的低迷是暂时的,但补贴不是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增加生产、增加劳动生产力、调整结构才是最终的发展方向

  柯炳生:“玉米市场的低迷是暂时的,原因很复杂。农业生产中,生产有波动、市场有波动,不能根据一年的市场来决定往后的走向。现在玉米价格低,是因为进口多、库存多、去年生产也很好,所以综合因素导致。在市场调节下,原来有些不太适合种玉米的地方也种玉米的,他会主动调减,选择做适合他的东西。”

  

  不种玉米,种什么?

  去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调整,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作物价格则持续走低。农民忍不住会问:不种玉米,种什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种粮,还是要跟着市场走。

  韩长赋:“市场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价格好,我就建议你种什么,当然也要防止一窝蜂。另外,要种优质的、绿色的、安全的品牌产品。这是市场确实缺的。我们为什么叫结构性调整,有的是多的、有的是缺的,比如米改豆、粮改饲,还有一些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品牌产品可以作为调整方向。”

  

  盘点: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当年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水平分别为每吨19800元和每吨4800元。

  2015年起不再实行油菜籽国家临时收储,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油菜籽收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2016年,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供求关系靠市场调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