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 利好与考验并存

2016-12-03 21:45:41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王丰)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这个年终岁末也将交出第一份改革“答卷”。

  那么,目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吗?有哪些利好,又有哪些挑战?接下来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路又该如何推进?

  在黑龙江省宾县常安镇营口村营口屯,63岁的杨成发是当地典型的农民,一对儿女,再加上老伴,一家四口全部务农。今年,杨成发家的97亩玉米喜获丰收,然而在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下,老杨一家的收入却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家的57亩地每亩还能赚几百块钱,忧的是,租来的40亩地白忙活了:

  杨成发:自己家的地,每亩地收益包括补贴,去掉籽肥还能赚个五六百块钱。97亩地租了40亩,就得500块钱一亩,1亩地打1300斤苞米,按7毛钱一斤算,910块钱,去500元地租,再加上籽肥,还得300元,这就800元,再加上机耕费你还挣啥钱,不赔不赚。

  按照新机制,政府给玉米实际种植者的补贴为每亩153.92元。老杨告诉记者,现在屯里的玉米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农民如果不租地,加上补贴后,实际收益可以说略有盈余。同时,记者发现,新机制下,土地租赁价格开始下降。玉米种植户杨成发:

  杨成发:就是租,也不能再花500块钱租。现在有出租的,有承租的,300块钱一亩,较以前每亩降下来200元。现在开始租地,明年种。

  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表示,可以预测,明年租地价格将会继续下降,未来将有利于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及规模化经营的推开。

  朱玉文:实行市场定价,能够有效促进生产者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地资源在市场机制下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果说地租价格下降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利好,那么在新机制下,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利润空间增长,则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二个利好。

  黑龙江省隆信锐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的一家大型的玉米饲料加工企业。董事长何彦辉告诉记者,以前临储政策的存在,使得黑龙江的玉米价格比河北、山东、河南等产区的价格高不少,他们的饲料产品价格也高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同类产品,因此他们产品只能局限于东北和内蒙地区。今年临储政策取消,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低,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今年他们扩大了生产规模,盈利能力也大幅提高:

  何彦辉:我有两条生产线,今年上的是第二条。就是因为有这个预期,我才敢扩大生产规模,我的产品才能走向全国,我们的盈利能力起码能翻一倍以上吧。

  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坚持玉米收储的市场化道路,无疑有利于理顺市场机制,让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并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朱玉文:就因为这个改革,外国进口中国的玉米以及替代品,少了300亿斤,因为我们的价格低了。如果今年能够度过去,明年老百姓马上就要调整结构,不能总种玉米了,或者改变种玉米的品种,如甜玉米、糯玉米等,或者种植大豆、杂粮。另外我们的加工企业都在赚,满负荷的加工,他们有的说,加工企业已经亏了五六年了,今年一年就能捞回来。

  然而今年毕竟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迎来自己的阵痛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农民种植收益的下降。自由地农民种玉米略有收益,租地种粮大户和合作社面临亏损。农垦宝泉岭农产领瓜乡种粮大户庄秉旭租地种植玉米436亩,亩产874斤,销售价格每斤0.61元,加上补贴每亩收入687元,成本722元,每亩亏损35元,累计亏损1.5万元。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

  朱玉文:如果跌破了农民的承受力和成本底线的时候,这不是给了一次不贴了吗,希望能再给个第二次补贴。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就是外销运力不足。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一家大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于玉米收储的市场化改革,使得目前黑龙江玉米的购销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不足的运力却成了现在的瓶颈,黑龙江象屿农产副总经理穆天学:

  穆天学:现在港口和南方销区只要你有粮就有人敢买,到港口你想要多少钱就就能卖掉,只是往外运输的事,现在整个象屿积极参与黑龙江入市收购,到昨天晚上总共收了124.5万吨,但是只运出去23万吨。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共有580亿斤的玉米要销出省外,10月下旬以来,由于煤炭等物资运量大幅增加,公路运费上涨,铁路运力十分紧张,按时运输压力仍然很大,到现在仅能满足一半左右的需求,导致贸易企业粮食积压,前期签订的购销意向履行困难。未来运力不足还可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

  朱玉文:东北是这样,一到春节,一立春天气就开始转暖,马上气候就不饶人,然后玉米马上就要发霉变质,如果运输不出去,可能农民玉米的损失会更大。

  面对农民种植收益的下降的难题,黑龙江粮食部门也在积极作为。除了目前已经发放到农民手中的每亩153.92元补贴,黑龙江省粮食局还积极指导农民储好粮、卖好价,并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

  朱玉文:举办“玉米商务洽谈会”和“金秋粮食交易会”与全国玉米加工、饲料和贸易等大企业签订意向购销协议500亿斤以上,并在督促履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销区企业对接,积极走出去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及早寻找客户买家,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营销模式,为稳定市场预期和保证有人收粮提供了支撑。

  同时,黑龙江省积极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今年玉米比上年调减1922万亩,大豆比上年增加1155.6万亩。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表示,明年还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农民二、三产业的收入。而面对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协调当中。

  朱玉文:主管省长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强调玉米运输困难,加大运输的内部挖潜,提高运力,我们开始七八百车,现在达到一千七八百车,多了一千辆车。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