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给农民的秸秆找到消化出口

2016-11-11 15:24: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检测数据显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黑龙江省就有580个火点。环保部会议认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冬季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禁烧秸秆17年之后,仍然出现这种情况,面对社会各方关注,地方政府应该反思是治理方式出了问题还是态度出了问题。

  说到焚烧秸秆,首先应当关注两个概念,即“禁烧”与“治理”。前者重在堵,后者重在疏。“疏”的办法,就是给农民的秸秆找到消化出口,将农民眼中的“废品”变成可利用的资源。秸秆可以做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还可以做发电厂的燃料和工业酒精等。但推进这种转化,需要政府部门做很多工作。这些工作如果不做或做得少、不到位,一味“禁烧”,结局肯定事倍功半。

  其实,黑龙江省近几年在禁烧秸秆方面没少做工作。去年11月23日,该省曾下发《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紧急通知》;今年10月13日,又发布《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些通知主要强调“劝阻”“制止”“依法处理”,但事实证明,这些手段是无效的,治理焚烧秸秆的问题,如果只靠“堵”,政府下发再多的“紧急通知”都可能无济于事。

  说到底,无论采取什么手段,考验的都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行政管理,更大的内涵是服务。这在治理秸秆焚烧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如果为农民做好秸秆消化的服务,谁还会去顶风烧秸秆?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