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中国糖罐子”欲破“甜蜜产业”发展难题

2020-05-14 09:3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订单农业面临履约问题 “蔗贩子”坑农乱市

  “中国糖罐子”欲破“甜蜜产业”发展难题

  2019/2020年榨季近期结束。中国“糖罐子”广西蔗糖生产规模保持平稳,市场活力增强,糖企兑付蔗款速度明显加快,但一些地方出现糖企与蔗农违反订单合同购销甘蔗现象,蔗区生产秩序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建议,坚持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好经验、好做法,稳妥做好新榨季糖料蔗购销生产,助推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

  从拖欠蔗款到48小时内兑付完毕

  广西是全国最大食糖生产基地,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六成左右,目前广西有2000多万蔗农,相关产业工人10多万人,制糖集团10家,糖厂89间。甘蔗产业成为广西蔗农脱贫增收的重要保障。

  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打破多年来政府划定蔗区和糖料蔗政府定价模式,不断激发糖业发展活力,2019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型农企关系是维护蔗农权益,激发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内驱动力,制糖企业竞相缩短兑付时限,大多数企业三天就可以实现兑付,拖欠蔗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兰山村甘蔗种植大户何政武、罗石光、陆超学表示,蔗款兑付及时,糖企主动服务农民意识增强。种了100亩甘蔗的陆超学说:“制糖企业兑付蔗款速度明显加快,一个月内就能支付蔗款,有的糖厂在一周或隔天支付蔗款。”

  崇左市一家糖企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甘蔗进厂48小时内,公司就将蔗款兑付到位,最快6小时兑付。”

  糖企“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稳步推进。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介绍,刚过去的这个榨季,广西三分之一糖厂配备自动包装码垛、甘蔗自卸等智能化较高的设备。南宁糖业集团明阳糖厂“三化”改造后,用工总量减少385人,每年增加经济效益3255.8万元。

  糖料蔗种植日益向高水平种植大户集中。隆安洋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刚介绍,公司经营的现代化甘蔗农场分布多地,甘蔗种植面积3.6万多亩。“公司改变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农业模式,实行水肥药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平均亩产六吨以上,实现千亩农场一人管理。”

  蔗糖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食糖精深加工产品已接近20种,特色糖、功能糖、甘蔗饮料酵母等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蔗渣制浆由造纸逐步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绿色环保餐具;蔗叶利用起步良好,用于发电和生产饲料的蔗叶超过10万吨。来宾市利用蔗渣生产纸浆、高级生活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延伸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亿元。

  部分乱象干扰蔗区生产秩序

  广西多位干部群众反映,过去这个榨季广西糖料蔗生产形势利好的同时,也存在有的糖企与蔗农违反订单合同收购、销售糖料蔗的情况,这给蔗区生产秩序带来压力。

  广西一家糖企副总裁介绍,公司在崇左片区订购的糖料蔗流失严重,旗下一家公司本榨季同比少榨甘蔗22.08万吨,旗下另一家公司少榨32.5万吨。还有家糖企表示,这个榨季集团流失甘蔗大约40万吨。

  多家糖企负责人受访时表示,不少蔗农虽与一家糖企签有订单合同,但在利益驱动下不愿履行合同约定,而是一蔗多卖。一家国有糖企农务总监说,从去年12月开始,邻近糖厂每天均有车辆收购与公司签订有《糖料蔗购销合同》农户的甘蔗,“旗下一家糖厂本榨季就流失约20万吨甘蔗,公司损失约1.5亿元”。

  不少“蔗贩子”以倒卖甘蔗牟利,利用私设地磅收蔗外卖,通过调整电压改变重量,缺斤少两继而坑农。“此前打击私设地磅时测量过,有的地磅一吨可少一二百斤,这是蔗贩子获利的重要途径,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在来宾,一家糖厂有关负责人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来宾一个乡镇看到,一辆私自拉运甘蔗的货车被当地维持蔗糖购销秩序的工作组扣留,司机无法出示购销合同。记者在这个镇的一个村屯采访时发现,约百吨甘蔗堆放在一处空地上,不远处就有非法地磅,蔗贩子还搭设帐篷。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严重扰乱市场的行为影响了原料蔗订单农业的施行,阻碍糖业高质量发展。

  两家受访糖企表示,难以判断收购的糖料蔗是否来自订单农户。其中一家糖企表示,公司本榨季预计产量118万吨,其中约30%来自订单合同以外区域;另一家糖企也坦承,有一些订单合同以外区域的甘蔗进入了自家糖厂,但数量难以估计。

  广西某地糖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蔗区存在糖料蔗订单合同“一地多签”现象。辖区一家糖企本榨季甘蔗种植面积15.86万亩,但签订合同面积达31.1万亩,订单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96%。

  精准发力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

  受访人士认为,应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坚持“谁扶持、谁受益”原则,维护糖料蔗购销秩序,确保糖业改革稳步推进,促进糖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强化订单合同履约监管。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市场处处长杨若召认为,针对部分地区订单合同“一地多签”“虚假合同”等现象,要进一步核实核查,严肃处理并纠正作假造假行为。

  广西某地糖业发展局局长建议,糖企应积极做好蔗款及时兑付工作,挤压蔗贩子生存空间,保障蔗区生产秩序稳定。

  多位基层干部建议,落实甘蔗属地管理责任,糖业协会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约束制糖企业加强行业自律、遵守公约,保障蔗农利益。

  其次,加快推动蔗糖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糖业生产力。蔗糖产业链仍存“短板”,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综合开发和深加工产品不多,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一些地方经济作物与甘蔗争地矛盾突出,甚至出现群众毁蔗种果及其他作物现象。

  业内专家建议,从农务、生产、加工等全方位挖掘降本增效空间,提升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糖业全产业链发展,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产品附加值高的延伸项目。

  再次,加快建设糖业大数据云平台,完善糖业服务体系。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糖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包括订单合同、运输车辆、制糖企业压榨和生产等信息,了解政府、糖企、金融机构、蔗农、贸易商等多方信息并力争实现共享,维护糖业生产秩序。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