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热点观察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兰州新区着力探索具有新区特色的生态治理新模式

2019-06-14 13:36:29       来源:兰州新区报    作者:魏晓倩

 

   6月的秦王川大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绿波荡漾。从昔日草木稀疏到如今满眼青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与城市发展同步并进的美好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演绎。力度空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区的发展底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兰州新区累计投入各类生态建设资金30多亿元,坚持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综合施策,以发展生态林业、都市林业和民生林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等绿化项目,形成了防风林带、城区景观、生态水系、绿廊花海、山体公园、湿地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成果。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新区建成区绿地率由2011年不足5%增加到如今的35%,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新城已然崛起。

  ■新布局

  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

  5月初,兰州市民刘磊带着一家人在新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让刘磊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城区道路两侧还是水秦快速路沿线,无论是旅游景区周边还是住宅小区、企业厂区四周,目之所及总有独特风光,或是绚烂绽放的紫花苜蓿,或是草坪中蜿蜒向前的小道,抑或是一座凉亭、一片树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感。用刘磊的话说,“随处都是小游园”。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盐碱化程度高、“风吹石头滚”的荒滩。经过多年的建设,荒滩披上了绿衣,草地、树木、湖泊……多样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充满活力的生态新城。

  这一切,都得益于新区注重规划设计——着力规划生态防护和园林景观新布局。近年来,新区坚持生态与经济互促,生态与民生并重,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园林景观。2017年,以“打造生态战略平台,建设绿色美丽新区”为目标,以“一心、二网、三区、四廊、多点”生态分区布局、“六纵九横”防护林带布局,编制了《兰州新区国土绿化行动规划(2018-2030)》指导生态建设工作。

  在生态设计规划理念指导下,新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吸引了众多绿色产业落地新区。第二十四届兰洽会上,兰州新区共签约项目59个,较上一年度增加20.4%,签约总额35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6.3%,项目中绿色生态、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高,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有36个、占比高达61.2%,这一切,都是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有力证明。

  不仅如此,新区还进一步探索“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的生态发展路径,规划了国家现代农业公园、“一带一路”民俗园艺博览园、段家川生态养殖园区等项目,使得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林业发展、现代养殖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过去“下雨就起洪、刮风就起尘”的黄土丘陵地貌,变成了现在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

  ■新模式

  生态修复换来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原来这里风沙大,又缺水,种不活一棵树……”年近八旬的芦临龙老人从小生活在秦川镇石门沟村,在他的记忆里,这里就是风沙肆虐的穷山沟,土质多为黄绵土,降雨后雨水不能渗透、土壤不能保墒,树木种了不活、活了不长已然是常态。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很多人一心想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发展,其中就有当时还很年轻的芦临龙。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2018年夏天,芦临龙老人再次回到了那个阔别已久的小乡村,没想到此时的故乡已大变样——偏僻干旱的山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天池,昔日的荒滩上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看到这一幕,老人不禁心生感慨,随即挥毫泼墨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盼水梦成真,偏僻荒沟变天池,碧水润泽山青,昔日风沙肆虐,今朝绿树成林,未来更加辉煌,新区花园胜景。”

  让荒滩长出树木开出花儿,这是新区不断探索尝试之后取得的成功,是具有新区特色的生态绿化新模式。近年来,新区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目标进行生态修复,充分利用土壤特点,采取土壤扰动、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使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绿化种植的土地变成适合苗木成活、能自然存水的土地。

  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东门的一处小山包前,新区农林水务局林业生态处处长黄宁说:“以前这里的山体坡面比较陡,不容易存水,我们对山体进行土壤扰动手段处理了以后再进行绿化种植就比较容易存水,苗木的成活率就高了。这一片山体我们种了一些冷季性草,像高羊茅、早熟禾,配以微喷,变成了一处绿化景观带。”

  ■新变化

  昔日生态“短板”今成城市景观名片

  新区特色生态绿化新模式不仅要为荒山披上绿,更要打造一个个景观带。

  驾车行驶在宽阔的水秦路,道路两旁整修一新的缓坡上密布着绿色植被,绿化带中各类花草争艳。水秦路是连接新区与兰州市区的快速干道,是新区的东大门。为了彻底改善水秦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状态,从2018年起,新区实施了水秦路沿线生态修复工程。按照新区与兰州主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力争将水秦路沿线打造成“生态田园化+服务现代化”、农林牧互补、产城游结合,具有丝路文化、甘肃特色的通道。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处现代园林景观,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经济林果和景观树种错落有致,兼配景观花卉与草本植物,已形成乔木组团与成片经济林果融合、游览步道与疏林草地相间的生态田园景观带,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区“东部绿色长廊”。

  原本生态脆弱、盐碱化严重的新区纬十六路南侧坡体如今也成了高品质生态恢复示范区。今天的纬十六路南侧坡体,各类花儿争相绽放,风中弥漫着清香,引得许多游客专程来这里拍照留念。昔日的生态“短板”,如今被打造成城市景观名片。

  湿地入城,是新区生态建设又一重大成果。依托秦王川盆地的地下潜流及引大入秦工程灌溉回水效应,新区通过推进“湿地+水体治理”,打造了水天一色、绿茵如画、碧波荡漾、百鸟翔集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新区标志性景观,以宽阔包容的胸怀吸引八方游客的到来。通过“湿地+水利工程”,昔日盐碱化程度高的荒滩成了名副其实的多湖水城;通过“湿地+生态修复”,引得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驻足……水在城中、湿地入城,不仅大力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和品质,还让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还来自于制度创新。新区坚持建管并重,大力推进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按照“谁承包、谁还林,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重点在漏水、漏土、漏肥的“三漏地”及沙化地内全部进行退耕还林,在东南部城郊山地及其他宜林荒山,通过林地承包、林权拍卖、林权股份制经营、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等新模式选定有实力的生态建设主体,建立生态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态建设。

  截至2018年底,新区已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0万亩以上,实施生态复绿6.2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

  ■新理念

  道路绿化模板化造就“一路一景”

  在新区,以城市美化绿化为主的园林景观达到了1.99万亩。黄宁向记者介绍说,在实施道路绿化工程方面,不仅需要营造出一个绿色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更要强化方案设计意识,让道路绿化达到“透光、透线、透人气”的效果。

  “我们正在改变以往栽植过密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一处绿化带的价值,增添景观小道、长椅等公共设施,将其打造成可以供市民休闲游览的街边小公园。”黄宁说,不仅如此,在行道树的栽植上也做了一定调整,将原来单排行道树的栽植形式改为双排行道树,使行道树真正成为城市的绿色景观。

  以“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施工”为原则,近两年来,新区转变园林绿化工作思路,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园林景观和水系景观集群,打造“一路一景”,重点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网络、商住产业园区环保景观网络等工程。选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玫瑰、枸杞、油用牡丹等适生树种,在全省率先开展道路绿化模板化设计工作,根据新区不同道路类型设计3~6种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的设计模板,有效缩短道路绿化建设周期,推进园林绿化工作标准化设计和规范化施工。

  新区还积极探索干旱区生态绿化新技术、新模式,通过选用适宜树种、地膜覆盖、节水滴灌、实时跟踪天气变化等方法,改变了原平地栽植,大水漫灌等用水量大、成本高的绿化模式,栽植树木成活率由传统栽植方式的80%上升到90%。

  “标准上更高一步、时间上更先一步、路径上更优一步”,这是新区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不懈的追求。

  新区坚持把创新摆在生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针对性地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生态修复项目,遵循生态与产业相结合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和优势特色产业,以生态保护理念支持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成果保障生态建设,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正如新区农林水务局局长张爱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新区生态建设永远不会停步,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措施只会越来越有力。

  兰州新区,肩负国家级新区的使命,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坚持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一幅更绿更美、充满活力的美丽新区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