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企业

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年销售额增长率居国内奶粉行业前列

三元奶粉用质量托起信任

2017-06-18 11:17:4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近日,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口碑研究报告》中,三元奶粉蝉联口碑七连冠。这张成绩单,对主打“国粉”的三元来说,实属不易。2009年首农集团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军奶粉行业,2011年三元奶粉事业部正式开始运作。当时,奶粉安全事件的阴霾尚未散去,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跌至谷底,市场不买账,企业亏损严重。三元奶粉用9年的时间,严把奶源关、生产关、销售关,画出了一条销量和口碑的上扬直线,为国产奶粉标注了新的声誉。

  从草到牛——

  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养殖

  奶源决定奶粉的先天品质,三元奶源的品质如何?在首农畜牧金银岛牧场门口,几辆奶罐车正整装待发。首农畜牧公司副总裁李锡智说,鲜奶一旦离开母体,便会快速制冷。在整个运输中,温度保持在0—4摄氏度,并尽快运到奶粉加工地,最大程度保证原奶品质。

  作为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子公司,三元奶粉的奶源全部来自首农自有牧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的金银岛牧场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2800多头奶牛的家。

  走进牛舍,一排排大电风扇正呼呼地吹着。场长王炎说,奶牛不耐热,养殖场定时开启淋浴,再结合风扇通风降温,营造凉爽的环境;奶牛喜欢躺卧在干燥的地方,牛舍每隔一段,都布置了由沙子和稻谷组成的“床”,它们可以躺在上面闭目养神。

  “奶牛不仅住得舒心,吃得也很好。”王炎从地上抓起一把饲料说,这不仅包含燕麦、青贮玉米、苜蓿等粗饲料,还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精饲料,保障营养均衡。“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奶牛,牧场定制个性化食谱,比如在小牛的饲料里添了豆制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李锡智说:“首农畜牧公司对饲料统一采购,严格把控质量,一半以上的牧草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各个牧场采取全混合日粮调控技术,实现精粗饲料的科学搭配,奶牛吃得有营养,牛群产量高。”

  健康的牛才能产出安全的奶,首农畜牧公司共有9万多头奶牛,如何了解每头牛的身体状况,保障牛群健康是个大难题。

  在金银岛牧场,奶牛的耳朵上带着“耳环”,脖子上挂着“项链”。王炎介绍,黄色的“耳环”是耳标,记载着奶牛的身份信息,便于精准跟踪识别;蓝色的“项链”是计步器,可记录奶牛步数、睡眠状况、反刍次数等身体状况。只要奶牛走进挤奶厅,数据就会自动收集,上传到公司总部,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隔离、治疗。

  首农畜牧为每家牧场配备专业管理软件,实现对养殖的实时监控,远程指导。“信息化还提升了管理效率,过去每人顶多养十几头奶牛,现在每人能够饲养四五十头以上。”李锡智说。

  动物福利理念贯穿到养殖全过程,让奶牛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体细胞数量是衡量鲜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奶牛乳房发炎,牛体会自动释放白细胞杀灭病原微生物,如果数量超标,不仅会破坏牛奶中的蛋白组成,还会影响风味。在挤奶环节,公司制定了精细的操作规范。定期检查乳腺状况,早发现早处理;挤奶前,按照规定消毒,接触力道适当,防止皮肤受到损伤;挤奶时,时刻注意真空压强度,避免乳房缺血。李锡智说,奶牛是一种极具母性的动物,饲养员应该和奶牛建立友好关系。温柔地对待奶牛,它们才能产出高品质的奶。目前,首农畜牧公司所有牧场的原奶平均指标高于国家标准,体细胞数量控制在25万个/毫升以下;微生物数量控制在6万个/毫升以下;蛋白质含量保持在3.0克每百克以上。

  从奶到粉——

  采用先进工艺,研发科学配方

  在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乐工业园的生产车间,隔着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奶粉生产全过程。以奶仓为起点,经过混合搅拌、乳化粉化,填充进罐、包装等环节,一滴滴奶变成一罐罐奶粉,整齐排列在仓库里等待出货。

  三元奶粉事业部质量部经理贾海冬介绍,公司引进国外顶尖设备,采用主流的湿法工艺,在64摄氏度左右蒸发水分,喷雾成粉,这种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奶粉的营养均衡、口感新鲜。

  究竟采用何种工艺生产奶粉?在三元奶粉事业部成立之初,曾有过短暂的“干湿之争”。北京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说,干法工艺是以大包粉为原料,添加营养物质搅拌后,就能分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三元奶粉成立的2009年,正是市场低迷期,对于“抓住蚂蚁就是肉”的企业来说,干法工艺的吸引力很大,且当时国内不少以“进口奶源”为卖点的奶粉都是采用干法工艺,销量也不错。

  “但与湿法工艺相比,干法工艺缺点明显。”吴松航说,湿法工艺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将各营养成分按照比例液化,充分融合。因此,用此法生产的奶粉品质更高。这一工艺的关键是奶粉企业要有奶源基地。

  吴松航说,拥有高质量的奶源正是三元奶粉的优势所在。三元奶粉背后有首农集团全产业链的强大支撑。比如婴幼儿奶粉的奶源之一是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其原奶体细胞数、菌落数的控制水平、蛋白质含量标准高于欧盟标准。“采取湿法工艺也符合三元奶粉建立的初衷,即为国人生产高品质的奶粉。”

  配方是婴幼儿奶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争夺市场的制高点。吴松航介绍,奶粉是婴幼儿主要膳食,是获取日常所需营养的重要渠道。但凡知名奶企,都会在配方上下一番功夫。

  一则国外知名奶粉配方中蛋白比例不符合国标的新闻,引起了吴松航团队的注意,也让三元寻找到了市场的突破点。“消费者热衷购买洋奶粉,但国外奶粉是根据其所在国人群的营养结构研制的,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比如在蛋白结构中,国外奶粉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没有明确要求,酪蛋白颗粒粗大,中国宝宝不易吸收。在微量元素上,日本等沿海国家,奶粉中的锌、碘等含量少,欧洲的奶粉铁元素含量少,这些微量元素恰恰是中国宝宝需要补充的。”

  研发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成为三元的目标。三元组织了200位专家,历经3年时间,跨越6省,建立中国人母乳成分数据库。长期临床跟踪婴幼儿成长发育、肠道菌落和喂养方式之间的关联,以此为基础研制科学的营养配方。先进工艺+科学配方,加出了三元奶粉的拳头产品——三元蓝标爱力优。2017年第一季度,三元奶粉收入增长良好,其中爱力优销量增长260%以上。

  从小树到大树——

  口碑,是用企业的真诚换来的

  作为奶粉业的后起者,三元奶粉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市场口碑,都只能算做一棵“小树”。

  三元奶粉2009年进军市场时发现,进口奶粉已占据半壁江山,国产奶粉的市场推广举步维艰。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打开市场之门呢?“一方面,初期,企业经营困难,没有资金打广告;另一方面,一味地向消费者灌输奶粉有多好,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情绪。”吴松航说。

  通过研究消费者心理发现,不少消费者缺乏对好奶粉的辨别能力,常常把“质量”和“进口”简单画等号。找到问题根源,三元开辟了一条“开讲座、做科普”的市场推广方式——为经销商开设乳品知识讲堂,为消费者开设妈妈班,向他们介绍国外奶粉好在哪里,三元如何对标国际。

  科普讲座的效果逐渐显现。2012年,吴松航带领团队为郑州的奶粉经销商开办讲堂,到场的虽只有七八个人,一堂课下来,有两个区县的代理商说,他们做了十几年奶粉,第一次清楚地了解好奶粉标准,愿意试着代理三元,当场签了合同。这样的讲座,三元奶粉一年要开上万场。

  三元奶粉采取全员培训、个人包片的方式,拉网式地传播,渐渐打开了销路。三元奶粉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年销售额增长率名列国内奶粉行业前茅。去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三元实现净利润近5000万元,三元奶粉受到行业追捧。

  “消费者给予信任,我们要用更加严格的质量回报。”三元奶粉事业部质检部副经理李鹏说,三元奶粉有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除了国家标准规定的66项指标外,还自行开展风险项目检测和监控40余项,检测项目达108项之多,品控人员实施24小时监控。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不少,但是保障了产品的安全。

  三元奶粉大力建设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让质量安全“看得见”。在三元奶粉网站,点开可追溯页面,输入罐底的串码,消费者可对奶源、原辅料控制、生产批号及质量检测报告、产品标签等信息的追溯查询。

  小树已长成大树。首农集团总经理薛刚说:“三元奶粉这些年的努力就是希望消除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偏见,三元用科学的生产管理和真诚的服务,为国产奶粉注入新内涵。”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