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15:44:17 来源: 作者: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据悉,今年上半年,拼多多的农产品订单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副)产品超过4000款,同比增长超过490%。
拼多多公共事务部高级总监宋巍介绍,拼多多成立六年来,持续探索更符合农民利益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体系,首创了“农地云拼”体系,通过“拼购+产地直发”的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传统流通模式的限制,在“云端”直连全国市场,并获得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拼多多将持续聚焦农产品上行,探索兴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宋巍表示,平台涉农店铺100%覆盖全国的县级行政区。通过互联网技术,拼多多将分散的消费需求积聚,借助“云拼”,实现乡村农品直连平台8.5亿消费者,进而打造了乡村农货上行的“超短链”。
寻找“最想咬一口的好苹果”
10月中旬,生长在北纬35度附近的各地苹果终于红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产季苹果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判断,2021产季,苹果总产量预计超过4500万吨,较去年小幅增长。
“我国的苹果主产区,不少位于丘陵沟壑之地,是贫困高发地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霍学喜表示,小苹果的销售是关系兴农富农的大事。
随着农村电商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果农通过电商提升了销量,卖出更好价钱的同时,实现了“线上致富”。
从10月27日起,拼多多连续推出“苹果丰收季直播”及万人团等活动,联合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新疆六大苹果产地,开启苹果“双11”。在供应端坚持“源头分级、产地直发”的模式,销售端借助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扶持资源,帮助产地农户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
据了解,为匹配平台逾8亿用户分级分层的消费需求,寻找他们最想咬一口的好苹果,拼多多选果团队自今年8月起就深入山西运城,陕西洛川、礼泉,山东荣成,甘肃天水、庆阳,四川盐源,新疆阿克苏等优势产区,调研种植情况,培训、发展更多强供应链的产地商家入驻。
山西“果二代”王震在拼多多上销售万荣苹果遭遇瓶颈后,主动转型升级,以“百亿补贴+日常销售”的组合拳,满足不同用户的购买需求。去年,王震带领团队及合作社实现电商销售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翻番。
80后新农人张阳2017年开始在拼多多上销售水果至今,最高日销逾2万单。今年盐源苹果季,他们自建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果库、引进600万的自动分拣包装设备,并在当地直接承包果园,推动“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的丑苹果直达城市。
山东荣成的悦多果业目前拼单已超10万+,而这背后依托的是其2300亩高标准果园、1.2万吨的气调保鲜库、6000平方米食品级加工分选车间、斥资近千万从法国进口的全自动分选机,以及“非常懂苹果”的种植户。
霍学喜认为,平台型企业的介入,在促进苹果市场交易层级的扁平化、促进供应链的短链化、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够进一步推动算法的改进与创新,电商拓展苹果销售的潜力依然巨大。
这恰是拼多多近年来推动苹果等农产品上行的践行思路。针对中国苹果产业小规模种植的特点,通过“拼”的模式,把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规模果园供给,在云端精准匹配起来,打造了一条“乡村果园直连家庭果篮”的产销对接高速通道。数据显示,苹果已连续多年蝉联拼多多销售规模最大的水果品类。今年1—9月,该平台的苹果销售额同比增长翻番。
据了解,在“拼购+产地直发”的“农地云拼”模式下,苹果被更有效率地组织起来,不仅卖得更多,还卖得更快。尽管今年上半年苹果价格波动较大,但不少果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得以保住部分利润。
“网红”小米是如何炼成的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陕北名谚,让“米脂婆姨”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人说,米脂姑娘的美,归功于长期食用当地特产小米。
十月是小米谷子丰收的季节,53岁的高晓均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从小米收割,进厂加工,再到打包发货,每天有近8吨米脂小米通过高晓均的拼多多店铺销往全国各地。随着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新电商给黄土高原的小米插上翅膀,成为米脂的新一代“网红”。
米脂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日照时长充足,有着发展小米产业的天然优势。“米脂种植小米已有数千年历史,色泽金黄、质黏味香、营养丰富,熬出来的小米粥浓香扑鼻。”据米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镈介绍,米脂因“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
种出了好小米,如何卖出好价钱?近年来,随着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米脂小米搭上电商销售的快车,在全国名声大噪,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口粮。
“政府修了环山路,种出来的小米不用我们自己出去卖,企业收购了直接在拼多多这些电商上卖,比出去打工还赚得多。”米脂县杨家沟镇宫家硷村村民王晓繁今年种了十多亩谷子,预计能收获5000斤。提到小米的销路,他一点都不愁。
收购王晓繁家小米的,是高晓均的米脂婆姨农产品开发公司。高晓均在米脂经营杂粮加工厂已有20多年。为了让米脂小米走得更远、名头更响,在政府支持下,高晓均创立了集有机种植、收购加工、网络销售于一体的“米脂婆姨”品牌。
据介绍,去年12月,“米脂婆姨”品牌进驻拼多多平台。“拼多多上用户多、需求大,而我们有原产地优势,小米品质好、价格地道,所以产品一上线就迅速起量了。”“米脂婆姨”电商负责人艾雕介绍,此前,米脂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比较滞后,对电商是极大的考验。经过半年时间磨合,现在能实现24小时发货并中转,店铺销量也水涨船高,“5斤规格的小米是销量10万+的大爆款,日均下单3000余单,高的时候到五六千单,好评率能达到99%,复购率高达30%。”
拼多多带来的稳定订单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米脂农户开始种植小米。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户收入,米脂引导农户与企业开展订单合作模式,“米脂婆姨”等6家企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与5000多户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高晓均的加工厂还准备开发小米零食等产品,他相信,通过电商平台直连更广阔的消费者市场后,“米脂小米”将从黄土高原飞向全国。
五原瓜子实现弯道超车
五原县位于“塞上江南”河套平原的腹地,正好处于黄河“几”字弯的顶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却是全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县,年产瓜子超过5亿斤,中国人茶余饭后嗑过的瓜子中,每7粒就有一粒来自五原。
1972年,巴彦淖尔市农研所的工作人员在盐碱地种下了47亩向日葵,意外地发现了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也正式拉开了当地葵花种植的大幕。但当年巴彦淖尔农研所最早在盐碱地种下的向日葵,亩产不过180斤,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后续经过多年的改良与发展,才得以普及,并逐步成为河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目前,仅五原县的种植面积就达到120万亩,年产量超过5亿斤。
“当地光照足温差大,葵花籽皮薄子厚,吃起来特别香。”张靖介绍,当地农户刚刚收获的向日葵,单盘重量在四、五两左右,亩产超过550斤,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五原人,张靖对于家乡的向日葵充满了特殊感情。一方面,正是靠着卖瓜子的收入,家里才把自己供上了大学。另一方面,自己也是靠着卖瓜子挣到了第一桶金。
大学毕业以后,张靖在西安做了两年设计,后因父亲生病才返乡创业,与朋友一起成立了商贸公司,主营就是经销瓜子,年销量超过1300万斤,并一度把五原瓜子卖到了中亚和欧洲。此前不久,张靖又被村民选为五原县银定图镇宏胜村的党支部书记,这让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据张靖介绍,五原瓜子内销的渠道主要是安徽、河北、河南等地的炒货厂,每年销售额基本上是固定的。而出口是五原瓜子近几年的主要增长渠道,但今年的海运费价格飙升,有可能会压缩出口份额。
如今,随着新电商的到来,五原瓜子正在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今年国庆期间,张靖筹备已久的运营团队入驻了五原电商产业园,并正式开通了拼多多的店铺,主营当地原味的葵花子、南瓜子。“政府对电商的扶持力度也很大,电商产业园的仓库都是免费提供的。”
五原县作为一个边塞小城,深处内蒙古腹地,相比江浙沪地区,电商产业的发展一度滞后。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电商产业开始迎头赶上。过去一年,在整个电商产业园中,仅拼多多的商家就新增40多家。
孙卫国是最早尝试在拼多多开店的商家之一,去年初开始发力运营,销量很快实现突破。“之前主要做线下经销,一车发货十几吨,刚开始瞧不上电商的单量。”孙卫国表示,还有就是担心年纪大了,搞不懂电商的玩法,没想到拼多多的运营很容易上手。
在孙卫国看来,电商最大的好处还是缩减了瓜子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也为五原瓜子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每年10月份,当地的鸿鼎农贸市场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全国各地的瓜子经销商蜂拥而至,来到五原采购各类瓜子。据了解,鸿鼎农贸市场的大部分经销商来自安徽。
“经销商从农户手中采购瓜子,然后运输至安徽、河北等地的炒货厂进行代加工,加工好的成品再经过一级、二级经销才能进入商超。”孙卫国表示,经过层层中间环节,瓜子的销售价格就被抬高了,结果是种植户低价出,消费者高价买。
孙卫国认为,现在通过电商可以把瓜子直接卖给消费者,而且相比安徽等地,五原拥有天然的原产地优势,无论是原料、人工成本,还是生产、加工成本都更低,完全有机会改变现有的产业位置,成为瓜子产业的新高地。
多年以来,五原虽然一直位居瓜子产业的上游,但孙卫国的畅想并非没有机会。
早在2003年,五原县就已经着手引进国内外葵花子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当地瓜子产业转型升级。当年10月,安徽“真心”瓜子就在五原落地了第一条生产车间。由此,五原瓜子从种植时代开始迈向代工时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地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家工厂集群,并具备了集种植、分拣、加工和研发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链。
今年40岁的郝恒是当地一家工厂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代加工生意,主要为各地品牌商生产焦糖、五香、榴莲等不同口味的瓜子。其工厂单日产量超过20吨,是当地最大的几家代工厂之一。
“20年来,五原瓜子的代工模式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但代加工的利润薄。”在郝恒看来,五原瓜子下一个发展趋势,无疑是坚定地探索品牌化道路。
新电商给郝恒带来了新的机遇。过去一年,郝恒也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拼多多店铺的运维上,并注册了“郝恒”牌瓜子商标。据郝恒介绍,因为是产销一体化经营,自己生产的瓜子品质有保障,很快打开了销路,消费者的复购率非常高。“目前,线上的销售额已经反超线下代工,占比超过60%。”
在五原当地,探索品牌化道路最为成功的还是巴彦淖尔市的“三胖蛋”瓜子。去年8月,“三胖蛋”同样入驻了拼多多平台,并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据“三胖蛋”的电商负责人介绍,“三胖蛋”作为一家传统企业,此前的主要渠道还是线下,但近年来线上的比例不断提升,占比已经接近40%。
“相比其他电商平台,拼多多的运营成本不高。”该负责人表示,“三胖蛋”接下来也希望更多的在新平台发力,与拼多多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打响“三胖蛋”的知名度。
宋巍介绍,在“农地云拼”体系的基础上,拼多多深入推进“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探索科技扶贫应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的完整体系,让脱贫模式规模化、可持续。
此外,拼多多“多多课堂”同时开通了线上、线下电商课程培训通道,先后在21个省份累计培育学员6700多名,直接引导店铺超过3900家,累计触达49万扶贫产业经营者。同时,拼多多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县长当主播、农民多卖货”的消费助农新模式,超过400位市、县、 区等各级主要负责人进入助农直播间推介本地农(副)产品,累计催生4.9亿笔助农订单,销售农(副)产品总计超过29.3亿斤。
“拼多多将会持续优化乡村农品‘超短链’,探索由农品‘超短链’向‘优品链’过渡。”宋巍表示,未来拼多多还将在农产品物流、农业科技等领域持续投入,以科技普惠助力中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