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农村电商

刘在权:"串串客"变身"魔术师" 滞销土货卖脱销

2019-08-21 09:28:14       来源:华龙网    作者:戴莉芸

  

刘在权(戴莉芸 摄)

  云阳县故陵镇有个神奇“特产村”,短短几年里,像被“魔术师”施了“魔法”:一两元的脐橙卖到了四五元,滞销的红薯粉变成脱销的酸辣粉;农户们都玩起了电商,贫困者、困难户在这里收获了温暖……

  “魔术师”是位80后,他是云阳县的人大代表,是二十位“重庆市农村电商扶贫带头人”之一的刘在权。

  当了五年“串串客” 串成产品销售专家

  2010年,20岁出头的刘在权回到云阳故陵镇照顾生病的伯父,从小失去双亲的他在伯父的养育与关怀中长大,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让他决定留在家乡,陪伴在伯父身边。

  得益于早年外出打工所学的互联网知识,聪明的刘在权回到故陵镇后当起了“串串客”,骑着摩托车下乡收购土特产是他每天的工作。他把土特产归类包装放在网上销售,并于同年成立了“聚缘商贸公司”。

  “那时候年轻胆大,想法单纯,说干就干,背起背篼四处打听,哪儿有好的土特产就往哪儿钻,这样的生意干了差不多四五年,和四方的乡亲都变得熟络起来。”刘在权说,在收购土特产之余,最喜欢和村里人坐在田坎地头“吹吹牛”,教他们一些电商知识。

  常年跟土特产打交道,不经意之间刘在权慢慢变成了一个农产品“专家”。他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知识,还告诉他们哪些土特产受欢迎,哪些销量好,给出种植的意见与建议。渐渐地,与刘在权有生意往来的乡亲开始喜欢上这个肚里有“货”的年轻人。

  2015年5月,云阳成为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这个电商高速发展的阶段,幸运的刘在权搭上了这辆快车,激发了自己对电商创业的激情,并让自己的小买卖提档升级,打造“特产村”网销平台品牌。  

  “益村行”扶贫徒步捐(刘在权供图)

  先对脐橙动了心思 产销内外协作联营

  把更多的乡镇土特产产品搬上网,需要成倍扩大规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乡镇物流快递不便,货物出单量少导致物流成本高,所以第一年效果并不理想!”刘在权感叹道,加之每个农户的产品工艺不同,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的销路也受限。

  “这几年东串西串,还好没有瞎串。”刘在权说,五年“串串客”的摸索,他熟知故陵镇的产业。几经琢磨后,刘在权开始在“故陵脐橙”上动起了心思,把脐橙搬进“特产村”。

  刘在权深知,故陵镇脐橙虽种植较广泛,但历来销路模式单一。到了采摘季节,果农们辛苦培育出的脐橙迎来的无非是“果贩”以每斤一两元钱的低价收购,或是把新鲜采摘的脐橙装箩筐里摆在公路边售卖。  

  向村民收购土豆(刘在权供图)

  于是,刘在权开始找脐橙种植户谈起了合作。

  “最初由于我们的采购量小,农户不太乐意合作,觉得我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没有果贩一次性直接收购方便。”刘在权说,“后来我们鼓励农户也参与到网络销售中来,给农户灌输互联网意识,利用在外的子女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卖脐橙,这种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卖的比一次性两元钱一斤的收购所获得的回报可要高得多。”

  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和刘在权的“特产村”网销平台进行合作,网上销量大了,发货量大了,也就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此,刘在权便成立了电商服务站点,以成本价帮助农户们发货。

  现在,在刘在权电商示范服务站的带动下,故陵镇不仅形成了“市场在外、营销在外、生产在内”的产销模式,还形成了在外子女销售,在内父母“种、采、发”的专兼协作模式。

  滞销产品卖到脱销 土货变成了抢手货

  如果说刘在权为故陵镇的脐橙开拓了新道路,那他只是做到了“固本”,而“特产村”需要的更是“培元”。

  为了能把故陵镇的其它“土货”变宝,刘在权可谓是下足了心思。2016年,恰逢故陵镇农村的红薯粉遇到滞销问题,很多农户找到刘在权,希望他能帮帮忙在网上打开销售渠道。

  带着滞销问题,刘在权找到了当时云阳县的电商“众筹达人”邬前坤,了解到京东众筹模式,可将红薯粉制作成酸辣粉在京东平台进行售卖,这让刘在权又发现了新的销售思路。

  经过近半年市场分析,刘在权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红薯粉,再委托加工企业深加工成酸辣粉。2016年底,刘在权自主研发扶贫旅游电商品牌“特产村”酸辣粉开始在网上售卖。

  “这些年,重庆的火锅、小面、酸辣粉深受游客喜欢,加之在外地的重庆人一直惦记着重庆‘味道’,所以我们把红薯粉加工成酸辣粉进行售卖,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经常卖脱销。去年年底,酸辣粉累计销售25万余盒,产值达到225万余元。”刘在权说。  

  “特产村”酸辣粉打包(刘在权供图)

  宝兴村是故陵镇的养蜂贫困村,村里的“土蜂蜜”货真价实,“这些蜂蜜都是不加糖的纯正蜂蜜,可是品相包装都不具竞争力,卖不起价。”刘在权说。

  结合国家蜂蜜《GH/T18796-2012蜂蜜》标准,刘在权建立了“特产村”蜂蜜初加工厂,经加工后不仅保留了原生态蜂蜜的纯正,还提高了品相。目前“特产村”月网销蜂蜜500余斤,单是蜂蜜这个产品就为宝兴村30余户贫困农户年增收1500余元。

  像红薯粉和蜂蜜这样的特产在故陵镇还有很多,在刘在权的带领下,通过“特产村”网销平台,还出售着经过深加工的渣辣子、故陵广柑、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产品,其中绝大部分产品都卖到脱销。

  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众店众创同心同赢

  “其实有不少人说我傻,你闷到‘搞’就行了啊,你带动了他们,自己不就赚得少了吗?”刘在权说,“其实,钱赚多赚少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赚到了钱。”

  在刘在权的努力下,自2015年以来,共带动故陵农户70余家参与电商经营,其中21家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并通过“特产村”平台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问题70余次。

  同时,刘在权打造的“特产村”网销平台,服务消费者超过37000余人,截止至去年底共计销售农特产品21万余件,累积销售额1380余万元,以”故陵脐橙”为例,在云阳县故陵镇通过带动农户参与脐橙销售,营造出了全民电商氛围,镇单日电商销售超过7万余斤。

  刘在权还积极响应县政府、县商委号召,推行“政府+公司+农户+电商分销”和“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分销”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户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原则,严格遵循“众店众创众筹,同心同行同赢”的运营理念。

  近年来,刘在权还热心公益事业,为解决宝兴村10组60余户200余人出行难问题,个人出资15000余元募捐7万余元集资2万元修通宝兴3组到10组的组级连接公路;响应团、县委“扶贫益村行”活动,捐赠3500元募集2000余元;为故陵镇宝兴村两个发生重大家庭变故的特困户募捐4万余元。  

  帮助留守儿童(刘在权供图)

  “作为云阳县人大代表,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故陵镇的建设添砖加瓦,把传统的农业小镇变成新兴电商小镇,我相信小镇的人们明天会更加美好!”刘在权自信地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