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9 15:15:0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对于以养蜂为生的刘定茂也一样。
4月6日一早,他扛起铁锹、锄头,带着两个徒弟上山“播种”,只是,他带的种子不是稻粒,也不是果核,而是十几个活物——十几头虎头蜂。
他说,种子种下去,五个月后,在阿里巴巴平台卖出,可帮助一户农民增收数千元。
种下“杀人蜂”
在盈江县铜壁关乡三合村一处向阳的山坡,刘定茂和农户岳金甜把它们“种”下去。
“杀人蜂”食肉,两天吃光一条眼镜蛇
整个过程,非专业人士,不准靠近。装蜂笼子由一个徒弟拿着驱蜂设备看管,万一有蜂从笼子里逃脱,立即驱赶或捕杀。
因为“种子”太可怕了,被人称作“杀人蜂”。
据说,十几头杀人蜂,可以这蛰死一头牛,两天时间,把一条眼镜蛇吃的只剩下骨架,一只杀人蜂,可以咬死一个成人。
在刘定茂的虎头蜂养殖基地,一千五百只虎头蜂,半个月吃掉200多斤蚂蚱。
为了保证安全,“种”蜂的过程,极其严谨。
把蜂种下去以后,要放蜂,把蜂从种在地下的蜂巢中放到大自然。
为了保证安全,堵塞放风口的塞子用绳子牵着,绳子另一端扯到二十米外,等所有人员撤离,用绳子将塞子拉下,蜂从放风口飞出,整个过程安全完成。
随后,就交给农户岳金甜看管。
秋季,一窝蜂最高可收获一百多斤蜂蛹
五个月后,金秋,挖开这个蜂巢的时候,虎头蜂的数量将从十几头发展到两千到上万头,目前两厘米的蜂巢将长到超过一米,蜂巢里的上百斤蜂蛹,便是收获的“果实”。
这些蜂蛹目前在淘宝、天猫上的售价每斤最高达到300元。
“宁养一窝蜂,不养一窝猪”
刘定茂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虎头蜂养殖,他把蜂苗种下后,移交给农户,农户只负责看管维护蜂巢即可,收获季节,刘定茂与农户按照五五分成。
金秋十月,挖开,收获的是白花花的蜂蛹,最高产量可达一百五十斤。
岳金甜说,他和刘定茂合作了五年,每年增收三千元,去年,蜂蛹产量一百五十多斤,自己收入近一万元,“比养一窝猪都划算”。
除了看护,几乎不需要任何投入,当地流传一种说法“弄养一窝蜂,不养一窝猪”。
目前,在腾冲、德宏两地,与刘定茂合作的农户累计超过6000。
但是,在五年前,这在当地是一种“野生”的行当,风险大,收益小。
虎头蜂蜂蛹不但具有祛风湿药用价值,蛋白质含量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当地人流行吃蜂蛹。
有需求就有市场,当地农户常去山上采虎头蜂,但是没有专业的措施,时常有被虎头蜂叮咬伤亡事件。并且,因为野生采集产量低,渠道不稳定,收入也仅仅够零花。
杀人蜂让上万户农民增收
2010年,在腾冲卖摩托车的刘定茂看上了这个行当,想驯化“杀人蜂”,靠它致富。
当时有人称刘定茂是“刀尖舔血,险中求财”,并且也不一定能求到财。
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工养殖经验可以参照,而且市场渠道比较单一,只有部分当地餐馆有需求,万一规模化养殖以后,没有市场怎么办?
刘定茂摸索出“杀人蜂”人工养殖模式
对于销路问题,刘定茂胸有成竹,他之前做摩托车生意,靠着阿里巴巴1688,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我了解电商,相信电商的力量,淘宝、天猫是很好的渠道。”
刘定茂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虎头蜂的驯化问题。
他大费周折,找来了一本有关虎头蜂生活习性的专业资料,依照资料,制定了驯化方案。
同时,刘定茂摸索出了养殖虎头蜂中的防护问题,确保人工养殖的安全性。
在这个过程中,刘定茂被蜇了两次,其中一个伤疤,是五年前留下的,目前还清晰可见。
2011年、2012年,刘定茂连续失败两年,培育好的一千多箱种蜂在冬天全部冻死,损失40多万。
经过几年摸索,刘定茂成功了。现在,他有两个养殖基地,每年培育蜂苗两千箱。
这些蜂苗分发给两千农户,等到十月,刘定茂再负责回收蜂蛹。
刘定茂自己在天猫、淘宝销售外,还供应给其他天猫、淘宝商家。
在淘宝、天猫,虎头蜂产品广受欢迎
除此之外,刘定茂还广收徒弟,现在,他已经收了近百名徒弟,分布在河南、河北、湖北、贵州等五个省,带动上万户农户增收。
刘定茂说,他希望自己培育的产业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参与的人越多,成长就越快,受益的人就越多。
借助阿里巴巴生态,边远地区打破了因信息交通闭塞形成的市场壁垒,大量致富机会涌进农村。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的兴农扶贫业务已覆盖全国559个县,其中22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产业覆盖贫困县人口超300万,带动贫困县就业超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