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5 15:06:00 来源: 作者:刘月姣
市场化、品牌化与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三个核心内容。农产品市场化解决市场效率、农民收益等问题,品牌化提升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信任度,信息化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业的市场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又有新的内涵,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位,并寻找新的途径和手段去推动发展。为此,本网专访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
市场化 品牌化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的新内涵
——专访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
中国农村网记者 刘月姣
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
记者: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加快农业现代化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新形势下,市场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
张合成:我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政策都表现出新的特征: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常态化;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快速粗放型发展转化为结构优化发展的常态化;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稳定型而非刺激型政策的常态化。这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的局面下,对经济发展现状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准确决策。就农业来讲,我国在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后,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现实挑战,如何科学理性地判断未来农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全面倒挂,农业生产利润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传统模式]和以往的政府调控政策也面临新的困境,这就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常态。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现代化被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这些都是为农业本身服务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狭义的农业现代化。现在的农业现代化不能仅靠这些去评判,而是要靠消费者从内心去认可,只有消费者最终认可了,那才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在新常态下去认识农业现代化,应从市场化、品牌化和信息化三方面去理解。
首先,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如果农业没有一个市场化的机制,不能让无形的手起决定性作用,没有配套的现代市场体系,没有建立现代供求关系,生产靠政府安排,增长靠政府拉动,那这样的农业只能算是计划农业、传统农业。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决定作用摆在第一位?因为只有来自市场的动力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最根本动力。现代农业不是靠领导、靠政府去认定的,而是建立在现代市场体系基础上,是消费者能够通过市场选择表达意愿的农业。我认为,没有市场化这个灵魂的农业现代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
第二,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李克强总理现在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推销员,他推销的主要是什么?高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总有一天总理也会像推销高铁一样推销我们的农产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多次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品牌化是价值提升的过程,是无形资产,其核心在于能够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品牌化对现代农业具有一票否决作用,品牌象征着品质、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因此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没有品牌的农业不能算是现代农业。
这里再谈谈品牌创制问题。我认为品牌创制要抓好四件事。首先,要树立品牌战略是国家战略的理念。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农产品市场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因此,应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从品牌培育、扶持、宣传、监管和保护等方面开展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拓宽农业品牌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实施。其次,建立国家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立品牌国家目录、省级目录和地方目录,将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作为两个核心衡量指标。品牌目录的指标体系可由政府设定,但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评分由消费者说了算,可以通过网络评价来实现。再次,建立国家公用品牌发展体系。依托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分地区、分品种、分层次推介国家名牌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农户品牌。最后,培育和塑造国家品牌。着力培育和打造能代表我们国家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中国农产品真正走向世界。
第三,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现代农业包含两个很重要的外在元素,一个是现代生物技术,另一个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就是要把这些外在元素与产业相结合。信息技术是现代最先进技术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把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等与农业产业融合到一起,实现节本增效,节约土地、劳动、水、农药、化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最高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实现了农业的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将为农业信息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制度红利。
这些与传统意义的现代化并不矛盾,传统意义上的观点是从生产上说的“现代化”,我们现在跳出这个来谈农业现代化,在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推进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产品市场紧平衡状态是农业市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也是对政府调控能力的考验。
记者:农业市场化改革一直是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您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市场化建设,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应如何作为?
张合成: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已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调控为辅的农产品市场运行管理机制,对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可以说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农业是我国最早放开的领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份合同是在小岗村签订的。自此,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鲜活农产品生产机制逐渐激活,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模式逐步实现多元化,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市场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放”的过程,对于农产品市场我们能放的都放了。现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还必须要加上一个“帮”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帮”好,“帮”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学习和改进,比如现在粮棉收购上国营体制占主导,政府承担了粮棉收购的主体责任,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造成了仓容紧张,财政负担沉重。那么在市场化进程中,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特色的农业市场化体系成功与否?
我认为这一标准就是“紧平衡”,紧平衡是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一种最佳市场状态,它应是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紧平衡的实质是一种农产品供求关系管理。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紧平衡:第一层,紧平衡是供求关系的状态。当前我们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关系就是紧平衡状态。粮食的紧平衡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二是防止粮食供应宽松后造成粮价下跌、影响种粮积极性,这是一个两难。这表明紧平衡首先是一种状态,农产品供给并非越多越好,供略小于需求的紧平衡是最佳的。在营销学上有个类似名词叫饥饿疗法,就是厂家提供的商品总是略小于需求,这样反而可以刺激需求,我们要用紧平衡原理去管控好农业。第二层,紧平衡是一个技术活。紧平衡像走钢丝,要这边调一调,那边调一调,调不好就失衡了。我理解紧平衡是供给与需求不是100%相等。实现这个要求绝对是个技术问题,是对政府调控能力的考验。传统意义上,我们一直强调增产,这是短缺模式下的思维方式,而紧平衡要求我们转变理念,政府服务的最终目标应是让市场能够将供求关系自发调节保持在紧平衡的状态。第三层,紧平衡是市场现代化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管理生产一定要用紧平衡的机制,就是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紧平衡状态如果破坏了,不是牺牲农民的利益就是损害市民的利益。紧平衡要拿捏好分寸取决于我们的水平,也取决于大环境。我们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提出一个合理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价格波动都是合理的,而不是说越多越好,单单强调“菜贱伤农,谷贱伤农”是不科学的。
紧平衡是我们农业市场化要研究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我们粮食生产“十一连增”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有人说多了,有人说不够,一边是大量的进口,一边是库容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市场经济的管理部门迫切去研究掌握紧平衡管理的办法。
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构建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价格谈判能力。
记者:市场化改革实质就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新常态下,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张合成: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0条指出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合理,决定了市场机制作用能否正常发挥。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直接决定着农户的利益,直接决定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这里谈一谈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尽快提高农民对价格的谈判能力。当前农产品定价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在交易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定价权。一般来说,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所得占最终卖出价格的14%,而发达国家生产者能够得到30%,我们的梦想就是把这个14%变成30%。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现状是几乎没有任何定价权,谈判能力极不对等。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农户集中起来,就是通过规模化、组织化经营,让合作社等集体组织代表农户去谈判;二是把现有的谈判能力提高,重点提高农户的四种能力,第一个是“不卖”的能力,即提高农户的窖储能力;第二个是“卖”的能力,即提高农产品直销配送能力;第三个是信息获取能力,即要建立社会化的农户信息服务体系,让农民知道“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让农民知道从哪获取信息,并能够获取到;第四个是品牌创制能力,即有能力基于自己的产品去创制品牌。
二是尽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众所周知,农业信息有三个作用,一是支撑决策,二是引导市场,三是指导生产。农业信息要对称要解决哪些问题呢?首先要解决信息的透明度问题。农民其实就需要三方面信息,面积、产量和价格,特别是当期的面积、产量和价格。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是某个县里的农民,影响我决策的就是本县当期产量数、所在省和全国当期的产量数。这三个数政府可以统计出来,也是农户最需要了解的,可是现在政府的数据滞后了,农民得不到或者得到也晚了。其次要解决信息的口径统一问题。口径的统一,解决的是标准统一的问题。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样本采集出来的信息是没法对比的。举个例子:北京市场的猪肉分成16块来卖,每块一个价格;而沈阳的市场分成34块,按两种口径完全不同的标准采集出来的数能比吗?老百姓能看懂吗?第三个要解决数据发布的权威性问题。我们现在的信息除了不同的市场主体自身采集的信息以外,政府部门的信息也是数出多门,谁是标准的,农户该信任谁无法确定,这样的数据不但对市场没有指挥棒的作用,还会误导市场。美国是怎么做的呢?美国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信息,由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一月发布一次,权威部门定点定时定方法,一个声音发出来。我们现在是各个部门都发声,好比一个乐队,大提琴、小提琴、长笛,每一种乐器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但一起吹,听起来就是噪音。数据看起来都很权威,但农户不知道该听谁的,今天听着这个有理,明天听着那个有理,必然导致生产和市场的盲从波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中国权威的监测预警体系是当务之急。
高效优质的流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关键在于完善产品市场体系,优化产销对接模式。
记者: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搭建高效优质的流通机制关键问题是什么?下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推动哪些工作?
张合成:虽然我国农产品市场放开是最早的,但是至今我们的市场效率仍然不高,存在流通战线长、环节多、费用高、损耗大等问题,而且农户卖贱和市民买贵经常同时存在,有的产品价格差达到几倍之多。从农户到批发商、经销商,人人都抱怨自己没有赚到钱。问题的核心就是流通效率低。搭建高效优质的流通机制不仅要建设市场流通体系,还要建立配套的工作机制和信息机制,即打造产品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一体”的流通机制。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年内蒙古土豆滞销卖难,中央电视台帮助应急促销,公布了当地县农业局长的手机号码,局长白天除了工作还要接上百个电话,累得病倒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这个农业局有个市场科,专门负责应急促销,可能早就发现问题,提前疏导了。这就是典型的产品流、工作流、信息流割裂的问题。因此,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而不是单纯建几个大型批发市场就是现代流通了。农产品流通的体制机制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抓紧推进。
下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就要以建立主产区产地营销体系、提升生产经营主体营销能力和创制公平公开的交易环境为目标,依托各类农产品优势集中产区和生产基地,着力构建国家级专业市场、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三级互为补充、层次清晰、开放公平竞争、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十三五”期间,我们准备重点支持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产地市场,扶持改造300个区域性产地市场,示范建设1000个田头市场,使市场布局更加优化,产地市场由局部性、自发型建设向系统性、协同性建设转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顶层设计,编制印发《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规划(2015-2020)》。
信息化对农业的改造将是全方位、革命性的,农业信息化要着眼于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面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目标。这些年农业部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请您谈一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张合成:实施农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信息化因其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被列入“四化同步”战略。首先,信息化推进技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将传感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产生出物联网,对农业生产智能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巨大潜力,但也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应用和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次,信息化带来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让农村人与城里人一样感知世界。2014年我部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把免费的无线网络(wifi)带到村里,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我们把世界带给了农民,把农民带到了世界。互联网应用要注意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把国家大型网络企业引向农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和机制。再次,信息化产生新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商业模式创制。现在大量的数据资源孤岛化,相互割裂、开发利用不足,是巨大的数据资源浪费。如何开发利用资源,可以借鉴美国做法,比如美国国家气象局只做监测,不做预报,气象局负责公布基础数据,商业公司根据这些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向需要服务的对象收取一定费用,赚取中间的服务费,这就是社会化的信息服务。预报得不准就要按合约赔付客户,这就是市场化的农户信息服务机制。这些服务模式的创制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实践。
当前,我们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四大核心任务。第一是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二是用经营的网络化和现代电子商务技术来解决经营的问题。支持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在线交易,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第三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管理的现代化,实现管理的高效透明。依靠信息化全面提升各级农业部门行业管理能力,加强涉农数据的采集、监测、统计、分析能力。第四是实现信息服务的便捷和灵活。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方式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快捷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11期)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