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11:06:4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万秀斌 汪志球 郝迎灿
原本偏僻贫穷的六盘水市水城县甘塘村,近来热火朝天地“买卖”起当下最时髦的红豆杉。“县里引来企业,我们拿出345亩土地作为股权,双方各控股50%。”村民张毕昌说,过去守着一亩二分地,紧巴巴过苦日子,现在将自己的土地作为股权参与企业经营和分红,日子越过越甜。
土地入股、林地入股、“四荒地”入股……“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六盘水在摆脱贫困的实践中,趟出“三变”新路,让手握资源或资金的农民找寻到一条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之路,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3.5%下降为19.55%。
促资源型城市转型
初秋,艳阳高照。64岁的老汉李兴炳喜欢在忙完手头的活后,叼一根旱烟杆,坐在水城县米箩镇草果村的猕猴桃基地边,看着即将成熟的果子。
基地是县里一家公司搞的,但李老汉付出的精力可不少。他不仅是基地的工人,还是基地的股民。“明年开始分红,我家5亩地每年至少能分得3万多块。”
2010年,猕猴桃基地辐射到草果村,约定前5年由公司每年支付流转金400元/亩,从第6年起,土地入股农户参与红利“三七分成”,即种猕猴桃产生的纯利润农户占30%、公司占70%。
“1亩稻田年产800斤,一亩纯收入仅300来块。而土地入股后,不光有流转金和参与分红,村民还可家门口就业。”李兴炳跟村民打起了算盘,“跟着企业干,错不了!”现在草果村已流转土地近千亩,全村7000多人口近一半已成为股民。
拿土地入股跟着企业搞现代农业经营,如今在六盘水农村,已不再是新鲜事。
“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改变了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方式,对规模经营主体而言,按照农户持有股份向其分配收益,而不需要支付土地租金;对入股农户而言,通过入股,从过去的工人变成了股权拥有者,增强了农民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市长周荣说。
六盘水,西部煤海,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山地面积占97%,土地破碎、发展传统农业空间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全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50.99万,贫困发生率高达19.55%;2013年全市“空壳村”占一半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这些都是这个人均GDP全省第二的城市绕不过去的窘境。
要想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六盘水“三农”工作只能改革创新,关键是要激活山地资源、生态资源、政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各种发展要素,发展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和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全市特色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既要普适性,又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如何让农村经济由封闭变为开放,让农村这个源头活水真正活起来?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将“三农”改革的重点放在创新集体资产管理方式、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上来,从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基础出发,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模式,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激活农村内生动力
“农村发展难,难在哪?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明晰、产权归属不清、要素聚集不强……”市委副书记魏雄军掰着指头挨个数。而“三变”正是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破解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的关键一招。
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是一个典型贫困村,2012年在农民企业家陶正学的带领下,从成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倒包等形式,规模发展猕猴桃、蓝莓、刺梨等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把穷山沟变成了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每亩耕地产值从过去几百元提高到3万余元,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3年前的不到3000元提高到11260元。
资源变股权,即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整合农村土地、山林、劳动力、旅游文化等资源,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仅近一年时间,六盘水市就有16.52万亩集体土地,8.21万亩四荒地和32.18万平方米水面转变为村集体持有的股权。
资金变股金,则是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盘县滑石乡岩脚村党委整合23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光伏发电项目,为村民免费安装78套3千瓦的民用光伏发电系统。“我们在满足村民生活生产用电的基础上,剩余发电量卖给南方电网公司,收益村集体与农户按照2∶8(与贫困户为1∶9)的比例进行分红。现在的受益农户有102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滑石乡乡长沈明丽说。
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各项资金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使用,且点多面广,资金投入分散,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有扶贫资金给贫困户买羊来养,没多久羊被杀吃了的现象。”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胡雍贤说,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这次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资金入股、农民受益的方式,也是希望可以使分散的资金聚集,实现效益最大化。
迈出了前两步,则农民变股民,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就成了题中之义。“‘三变’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等方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就可以实现增收致富。”六盘水市农委主任梁建说。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
4.72万户、17.82万农民参与“三变”,实现户均增收4434元、人均增收1128元;8万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人均增收1020元以上;带动20余万农民创业就业,人均工资收入达5000元以上……
这是2014年六盘水市实施“三变”后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三变’搭建的股权平台,把贫困群众与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放大贫困群众狭隘的生产空间、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昌鹏表示,“三变”改革构建了乡镇党委—联村党委—村党组织三级乡村治理领导体系,构建了在联村党委领导下多种经济组织合作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构建了党的领导与各种经济组织和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衔接互动的治理体系。
六盘水更将“三变”提升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高度来推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统到分,提高个体农民种地积极性,解决温饱;而现在是由分到统的再过渡,土地再集中,以规模化生产、公司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应对农村人口减少,解决致富难题。”副市长付昭祥表示。
出了盘县县城驶入藏龙山,海拔抬升到1800米左右,便到了岩博小村。2002年这里还是个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的贫困村,余留芬上任村支书后,带着村民修基础设施,利用土地入股等方式建砖厂、搞养殖,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三变”这条路,岩博不仅探索得早,更走得远。2011年,余留芬决定扩建酒厂。资金不够从哪来?“酒厂是集体的,工人大多是本村人,有了盈利大伙分。”余留芬“脑洞大开”,提出个人拿出资金、拿出技术入股酒厂,“这是一次成功的‘众筹’,结果筹资3072万元,涉及120多户。”
“以往办企业都是几个人合伙搞,村民打工就领一份死工资,现在酒厂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在用心做事。‘三变’让资本成为纽带,集体、村民和企业‘各把一个号,同吹一个调’。”余留芬说,农村要活,首先农民思想要活。更让她自豪的是,村里的劳动力几乎没有外出,“既能赚大钱,又能照顾老小,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集体资产变股权,也为村级组织、农民创业兴业提供了第一桶金。去年以来,六盘水市通过土地资源转股权,建成万亩以上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千亩以上优质原料生产基地58个,消除“空壳村”413个,村级集体积累比上年增长22.6%,“空壳村”占比从2013年的53.8%下降到15.3%,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856.3万元;培育种养大户2107户、致富能手3530人,8000多农民成功创业……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