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扶贫

“永不熄灭的火塘”——一位佤族青年的安居梦

2017-09-25 14:58: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初秋时节,夕阳的余晖撒遍大黑山岭。山脚下的一间小土房里烟火缭绕,50岁的佤族妇女包依块正忙着往火塘里添柴做饭。

  佤族是聚居于云南省内的9个“直过民族”之一,在屋里燃起火塘的习俗已延续了千百年。包依块所在的贺岭村位于紧邻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村里随处可见葱翠的树木,一些砖瓦房正在修建。

  看到客人来访,包依块连忙招呼儿子赵百胜搬出小木凳和自家种的黄瓜热情招待。“自打记事起,我们一家五口就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小茅草屋里,房子是用木头、竹子和茅草盖的,一下雨就漏水。”谈起过去,赵百胜不禁眼角湿润,“房子里没什么家当,两位姐姐打地铺睡,记忆最深的,就是中间用铁三脚架支起的一个火塘。”

  1999年9月,7岁的赵百胜前往贺岭公播小学上学,学校刷白的砖墙,整洁的水泥地,相对宽敞而舒适的宿舍,给了他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从这时起,我便有了让家人安居的梦想。”他回忆道。

  高中时,他因家里凑不够学费无奈辍学。此后又先后只身前往广东、四川等地打工。2011年4月,父亲因病离世,他因在外打工却未能送上最后一程。

  父亲离世和姐姐出嫁,让赵百胜成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2013年,他当了两年武警后退伍归来,换了不少工作,日子稍有起色,但仍没能摆脱贫困。

  2016年,我国迎来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阿佤人民的安居梦在扶贫蓝图中更加凸显。按计划,云南省将投资343.9亿元,到2020年稳定实现“直过民族”聚居区66.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随着云南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和农村危房改造,沧源县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去年,赵百胜家被认定为D级危房户。按照有关政策,赵百胜家拆除重建将得到4万元政府补助。

  赵百胜推倒了陪伴他多年的茅草房,在原地盖起了三室一厅共70余平方米的砖瓦房。“拆除旧房时先给2万元,等新房通过验收并入住后,我再拿另外2万元补助。”因为新房刚建好还没有装修,现在的小土房,既是厨房也是过渡时的卧室。

  安居梦从未熄灭,就像佤族人家的火塘。“这间是我的婚房,那间妈妈住,还有一间当客房。”赵百胜高兴地说,现在装修材料都备齐了,再过两三个月就差不多可以入住了。

  重山挡不住梦想。沧源县扶贫办副主任扎迫介绍,在沧源县,和赵百胜类似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还有4700余户,目前已竣工3405户、入住1646户。

  去年12月,云南机场集团推进航空扶贫,在阿佤人民的歌声中,沧源迎来了佤山机场的通航。赵百胜应聘成为机场工作人员后,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我再也不是低保户了!每个月在机场工作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赵百胜说,“虽然地处边疆,但阿佤人民有信心不拖后腿。”

  夜幕降临,贺岭村宁静祥和,村寨中央,一棵老榕树无声记载着流年。小土房里的火塘,火苗跳跃。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