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1:08:29 来源:央广网 作者: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重要的时刻。但是最近,各地又出现了一些“扶贫贪腐”的事件。
据新华社消息,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县的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从项目招投标到项目验收,竟然经过了六层“拔毛”,项目资金落地,竟然只剩下最后的30%,拔毛率高达68%,项目完成度不足23%。省、州、县多个层级的干部涉案其中。
无独有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村支部书记张兴亮在脱贫攻坚中优亲厚友,挪用低保金,收缴群众低保金的情况也被举报,最终被给予开除党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脱贫攻坚不允许贪腐蛀虫的存在。本月,中纪委对扶贫资金使用加大了监督力度。7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在全国省市县纪委设3000多个分会场,12万多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回忆。7月18、19日,王岐山又到河北张家口,检查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对各级纪委在扶贫领域的工作提出新要求。
王岐山书记半个月两次强调扶贫中的贪腐问题,足以见得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魏永刚认为:扶贫资金本来是用在刀刃上的钱,基层干部对扶贫情况了解,让他们来支配这些钱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多加监管。
魏永刚:县乡村基层干部熟悉情况,了解实际,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赋予他们更多动权,是应该的。但是,有一些乡村基层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天上掉下来的“肉”。他们或者优亲厚友,或者先考虑自己。使用扶贫资金时,不征求群众意见,申报扶贫项目不考虑扶贫效果,总想着先把扶贫资金争取了再说。这些现象都需要通过监督执纪和问责来解决。这样的形势,要求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大。这是对扶贫工作的监督,也是推动脱贫攻坚胜利完成的重要动力。
脱贫攻坚到了节骨眼儿上,各地各部门扶贫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很多扶贫举措都是与钱直接相关的。扶贫资金多起来,如何用得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魏永刚认为,王岐山对扶贫贪腐的关注,将推动扶贫资金的使用问责工作。
魏永刚: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和问责,首先是盯着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资金不是“肉”,而是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营养品”。用了这些扶贫资金,上了扶贫项目,就要看到效果。问责的内容,一是问钱花得对不对,有没有违反财务纪律,有没有装进自家口袋;二是问钱花出去之后有没有效果,扶贫项目落地之后,是不是发挥了脱贫效果。监督执纪是手段,也是推动力。现在,中央的会议开过了,中纪委领导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党的纪律监察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追着县乡村基层干部的屁股后面执纪问责,用问责行动和纪律手段来推动扶贫资金的使用,为脱贫攻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