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扶贫

湖南湘西扶贫攻坚见闻:发展乡村旅游 完善基础设施

2017-07-19 10:51:57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玉洁

  湘西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湖南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截至2013年,仍有1200个国家级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0.96%,有贫困人口73.36万人。

  为确保群众如期脱贫,湘西探索将资源优势变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产业。经过4年努力,湘西不少老百姓有了固定增收渠道,收入普遍增加。

  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村民向圣全便是其中之一。自2015年7月,永顺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不久,向圣全就结束在外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做船工,他家人也在景区内办起了农家乐,“去年我们全家收入有十多万元”。

  在湘西,像向圣全这样的依托乡村旅游走上脱贫之路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我们将扶贫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开发‘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乡村精品线路,规划出适合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284个,其中有244个贫困村,预计将带动10万人实现脱贫致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办主任李卫国说。

  在花垣县双龙镇双龙村,村民施金银正在菜地里施肥。2015年华天集团驻村后,施金银自家养殖的鸡羊、种植的蔬菜以及熏制的腊肉都有了稳定销路。“以前村子离外面远,村民们不敢种太多东西,因为把菜挑出去卖,费时费力还卖不出好价钱。”

  为解决销路问题,华天集团不仅为贫困户提供种苗,还以高出市场价5%到10%的价格上门收购。通过这种“订单模式”,施金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里3口人,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900元提高到2016年的4500元。

  这是湘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李卫国介绍,2014年以来,湘西立足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扶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当家产业。

  2013年至2016年,湘西共实现27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35.42万人,其中,通过产业扶持脱贫人数达30.34万人,占减贫人口的85.65%。

  在湘西各县市农村走访,不少老百姓都反映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现在搬迁的新房子修好了,是建在公路边的两层小楼,我没花一分钱就住了进去。去年通组公路又直接修到了老家门口,以后回老房子照看农田也不用再翻山了。”吉首市马颈坳镇米坡村村民杨再齐说起生活变化赞不绝口。

  与杨再齐有同样感慨的还有花垣县双龙镇让烈村86岁的贫困户石胜武。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不仅把村里老百姓出行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做到组组通、户户通,还为村里进行了防洪沟改造,解决了几十年来“一下雨就涨水”的问题。

  不久前,村里的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村民们可以随时在中心找到村干部办理各类手续,还能在中心卫生室看病、购买生活用品,中心旁还有供村民活动的广场。

  基础设施的改善还带来了“商机”。双龙镇金龙村贫困户龙国洋便是“受惠者”之一。2013年底,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利用金龙“悬崖苗寨”的环境优势,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帮助村内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修建通村通组公路和旅游栈道。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2016年金龙村依托旅游收入达48万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说,扶贫开发工作推动湘西的当家产业加快向贫困村全面覆盖,基础设施加快向贫困村全面延伸,公共服务加快向贫困村全面倾斜,社会保障加快向贫困村全面惠及。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