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09:26:3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邹大鹏、杨喆
杨老汉这辈子不记账,心里却有一本“脱贫账”:第一个月“工资”还完债给老伴儿买了身新衣服;去年底用一个月“工资”买了大彩电;最近用半个月“工资”补齐了自己的“大件儿”——半口假牙……
种了一辈子地,哪里来的“工资”?65岁的黑龙江省林甸县鹤鸣湖镇东升村脱贫户杨志友咧嘴一笑,露出满口洁白假牙说:“以前年底卖粮,一年见一回现钱,如今按月进钱,就业扶贫让俺也成了‘上班族’!”
杨志友老实巴交、踏实肯干,村里人称“杨老汉”。2013年一场大水,淹了贷款种的13亩田,他和老伴儿因灾致贫。“当时就想,这下子没办法翻身了!”杨老汉犯了愁,本就松动的牙齿掉得没剩几颗。
2018年,为带动村民就业脱贫致富,在驻村工作队协调下,东升村成立了林甸县东升绿化养护有限责任公司。最初,许多村民观望不前:“能有这好事?村支书他爹咋不报名?”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朱伟志赶紧动员老爹朱福春“上阵”,却碰了一鼻子灰。三番五次劝说后,朱福春报了名,没想到一下“干上瘾了”。“这活儿不仅能锻炼身体,午休时还能跟乡亲们一起拉家常。”朱福春说。
杨志友也在第一批报了名,开始“护花护绿”新生活。“这两年公司总培训,学了不少技术,每个月能挣2100元!”杨志友指着村里脱贫挂历上自己领“工资”的照片说,2018年5月在村委会第一次按手印、数钞票的感觉终生难忘。
“老激动了,又开心又舍不得花,这么多年没添过新衣服,最终领着老伴儿去城里从上到下换了一身。”杨志友说,2018年,他和老伴儿干了7个月,一共赚了14700元。
收入有了保障,杨老汉开始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家里20多年的老电视“鸟枪换炮”,今年又分两次镶了上、下口假牙。“半口牙得花费半个月‘工资’,还是有点心疼,过去没钱只能挺着,这算是‘大件儿’了!”他说。
除了在绿化养护公司工作,杨志友还享受林甸县当地畜牧业扶贫政策,通过“托牛入场”和养猪分红,每年还有5000元收入,加上自己再种点经济作物,早已“翻身”。
“存了多少钱?那不能告诉你,得留点底儿,反正咱光荣脱贫了!”当记者问及收入和存款时,杨志友笑着说。
“公司也经历不少风雨,尤其2018年6个务工村民被蜱虫咬伤后,公司送到外地专业医院救治、担负全部医药费,给每个村民都上了保险,大伙一下子有了‘上班’归属感。”东升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乔士平说,通过就业扶贫带动,参加招工村民人数从30多人增长到170人,过去村里农闲时火热的“麻将馆”,如今也都“关门”了。
在东升村,乡亲们享受着产业扶贫红利。走进脱贫户张春龙家,庭院里种满了紫色的八宝景天,他正忙着除草。“去年卖了2.3万株,挣了6900元,没想到咱这小菜园也能赚这么多钱!”张春龙说。
朱伟志告诉记者,东升村建设的东升百万宿根花卉基地,目前花卉已扩繁至100万株,带动1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林甸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地突出产业扶贫功能,通过奶牛和生猪养殖、订单种植、庭院经济等,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致富。目前,全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扶贫产业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