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09:10:3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记者王晖、王宁
清晨得闲,54岁的祁小平总喜欢顺着山路走一走。他曾经恨不得早日逃出去的“穷山沟”,如今越看越觉得美。
透过云雾,山下开阔的川地上,齐整的牛棚隐约可见。面朝黄土背朝天,与贫穷斗了半辈子的祁小平,现在是一名抓包机工人。
“不到一年,收入10万多元,日子好得很!”从山上下来,老祁一遇见来自天津的扶贫干部,就“卖派”起来,没有一点生分。
跟着老祁走进位于界石铺镇的养牛基地,一头头通体枣红、体形壮硕的牛,悠闲地嚼着饲草。
“同样是养牛,现在挣得可比过去多得很!”指着眼前大名鼎鼎的“平凉红牛”,祁小平和大家唠起了乡亲们养牛、卖牛的“致富经”。
“过去养的多是‘土黄牛’,个头小、分量轻、卖不上价,一头牛有时只能卖三四千元钱。”祁小平说。
“价钱不合适,缓缓再卖不行吗?”
“种地收入少,别的来钱门路也没有,吃亏也得卖。”
2017年,相隔1000多公里的天津市武清区和甘肃省静宁县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同年7月,踏实干练的武清区干部郭满山被选派担任静宁县副县长。在深入调研当地传统产业后,他决定帮这里把养牛变成脱贫致富的“牛产业”。
为支持静宁的养牛业,武清区多方筹措资金,三年先后在静宁县养牛产业上投入2897万元。产业配套、技术支撑、拓展产业链条等多管齐下,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饲草合作社等项目迅速推进。
“养牛真的能挣钱吗?不挣钱怎么办?”过去吃过养牛的亏,农户开始心里也打鼓。但顾虑很快被打消。
“本地农户交售550公斤以上的‘平凉红牛’,在市场价基础上每公斤加3元,贫困户每头牛再加400元。”界石铺镇镇长李高强说,龙头企业建立了母牛繁育基地,采取“企业统一供种、农户分散繁育、基地集中育肥、企业回购统销”的运营方式。“贫困户每卖一头牛,能比过去多挣两千元。”
为给红火的“牛产业”再添“牛气”,李高强和郭满山一合计,决定再建一个肉牛外销基地,争取高端市场。
双列式标准化牛棚4座,中转棚1座,配套建设若干……
提供小牛,包销大牛,“一揽子”买卖,把过去满满套路的牛贩子挡在了门外。很快,专业化企业闻风而来,借助和港企签订的“红牛”出口配额,年订单出栏量3000头。
打开销路,品质是关键。育肥牛棚里,堆放了三种颜色的饲草:麦草、玉米青贮草、配合饲料。“人勤牛不懒,科学喂上三个月,出栏时每头牛能长到600公斤至700公斤。”饲养员孙建华咧嘴一笑,满是得意。
订单有了保证,饲草需求量大增,720户贫困户开始种植饲草玉米,较传统种植籽粒玉米,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以草养畜、草畜并进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全镇牛饲养量达到8200头。”李高强说。
眼看大伙儿养牛都赚了钱,祁小平去年也购进了5头“平凉红牛”,家里养牛,合作社打工,上个月刚卖了3头小牛,祁小平算一下账,不到一年时间,收入10万多元。
离开养牛基地,山路曲折蜿蜒,车开始缓缓爬坡,记者回望川地里的育肥牛棚,苍翠的山林映衬下,青灰色外墙上的红底白字格外显眼:种好饲草养好牛,赶着红牛奔小康。